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专栏

(2013-10-17 15:56:17)
【莫小米专栏】
清零
(莫小米,知名作家。代表作:《左手握右手》、《永不言别》等。)
电子时代的一大特征就是可以快速清零,无数你生活过的痕迹与证据,一个按键,全部清零。
有个女人,在一场事故中,大脑裂了一条缝,就像一道深渊,将她与过去完全隔开,她的大脑被清零了。
就像婴儿初生,重启。
她问丈夫,有个孩子很可爱,是谁家的?其实那就是她自己的儿子,以前她每天检查功课,少不了要骂孩子笨。现在儿子的作业她一个字也看不懂,觉得那孩子聪明极了。
她问丈夫,对门住着那女人,是不是自己的姐姐?为什么对自己这么亲热?
她完全不记得从前两家主妇老是磕磕碰碰,明争暗斗。现在她连炒青菜也不会,只得向对门女人请教,不知道对方名字,只好喊人家姐姐。
她原来在大型超市收银,现在不会算账了,经理派她往货架上补货,她从早到晚一刻不停地工作,一人抵三人,仿佛停止键坏掉了。直到经理跟她说该下班了,才歇手。
最难恢复的,是丈夫,她认识这个人,跟他熟,听他的,却以为他是个家长,跟超市的经理差不多。丈夫要跟她肌肤相亲,她就陷入混乱,像小女孩那样尖叫起来。
丈夫只好带她去下馆子,看电影,郊游,试图重新恋爱,她玩得很开心,回来还是老样子。
有一天在公园,一个年轻男人请她为他们摁个合影,合影完,年轻人微笑着向她表示感谢,她微笑地盯着对方许久。丈夫拉着她走,她还频频回头。丈夫暗自高兴,她开始懂得喜欢男人了。
丈夫的朋友在电视台工作,为他们设计了一个节目,一排男人一排女人,面对面坐着,相互寻找爱人,都是未婚男女,除了他俩。
有英俊男人手持一支玫瑰,笔直朝她走过来,她用眼神笑迎,可是男人走了过去,牵走了她身边的一位,拥抱,亲吻。
轮到女方挑选时,主持人点到了她。
她走到对面,来回走了几趟,看中了一个人,音乐起,漫天花瓣纷纷扬扬,男人热泪滚滚,他们拥抱,亲吻,许久。
她选中的正是自己的丈夫,这一刻起,她重新爱上了他。





【韩松落专栏】
因为透明,所以强大
(韩松落,《青年文摘》杂志作家,知名专栏作家。)
小S正在风波中心。
八月,小S的丈夫许雅钧投资的“胖达人”面包,被曝光使用人工香精,曾为面包店的开幕拍摄影片并四处站台的小S,随即在《康熙来了》鞠躬道歉;九月,许雅钧和父亲许庆祥又卷入股票内幕交易案,正由相关部门进行调查。
一系列风波中,有个细节。台北地检署到股票内幕交易案相关人家中搜索,在小S和许雅钧的家中搜出千万现金,许家父子对这笔钱的解释是:家庭备用金。这笔“家庭备用金”,瞬间引发了外界对许家财力状况的猜测。
 能登堂入室到别人家,查看他们的钱袋子,这种机会并不多,财务状况,是真正的绝对隐私。即便有这种机会,如果没有新闻探头的引导,也很难扩展成全社会的探看。
而这一次,因为小S的明星身份,全社会得以仔细打量一个家庭的危机和实力。这也正是小S所要背负的命运,她是明星中特别的种类:楚门秀明星。生活不分台前幕后,无法有丝毫保留,人生的每个阶段,生活的每个角落,都被探头照到,无一遗漏。
小S是被我们“看着长大的”,还在华冈艺校读书的时候,就被发掘,和大S一起,以少女团体的形式亮相,当时才16岁,而大S是18岁。娱乐圈欢迎的,也正是这种早慧早入行的明星,一方面,为的是迎合年轻受众,商业期可以更长,另一方面,也是为了形象安全。他们早早进入娱乐圈,早早接受全社会的监督,工作史和生活史都在资本掌握和监控下,和那些半路出家、有隐秘前史和双重生活的明星相比,个人形象中较少地雷,商业价值比较稳定。
形象安全的重要性,在主持节目时也显露无疑。小S的生活没有死穴,肢体动作可以尽管大胆、语言可以尽可能出位,王伟忠曾评价她:“千旦易得,一丑难求”。这种肆无忌惮的“丑”的前提,是个人生活和工作浑然一体,放弃给自己保留私域的自由,将生活细节、情感波折、生理状况公开,换取大胆出位言行的权力,且不给群众提供发动攻击的把柄,以始终透明获得安全。
《康熙来了》每一个节目嘉宾,其实都受到了这样的暗示:我这样坦然,你也应当如此。这是这个节目长青的秘诀之一。
香港艺人喜欢说“艺人就是一盘生意”,小S也精通此道,甚至可以说,她是精通此道的艺人里,最精明的一个。她开掘了自己的一切商业可能,主持节目、做广告,怀孕期间的经历用来写书,并顺势接下许多孕妇和婴幼用品的广告。2012年台湾综艺主持人年收入排行榜上,小S以8920万元的收入列在第二。这盘生意的首要条件,依然是形象安全。
股票内幕交易案事发后,小S坦言,心情很受影响,但对小S这个早早接受目光聚焦的女人来说,她的生命就是这场秀,没有退身绿地,她一向强大,这次也必须强大。





【戴旺财专栏】
男人与电脑
(戴旺财,媒体人。复旦大学新闻系毕业,现供职于《外滩画报》。)
一个同行兄弟最近攒了台顶级配置的电脑,耗资逾万,各部件都算得上主流。我问他,你整这么一台高端大气上档次的电脑打算干吗?未必是写稿子?回答是:聊QQ,打帝国!
我不禁泪奔。帝国时代是我们过去、现在和未来永远的最爱,一不小心都爱了十几年了。我读大学的时候,学校门口的网吧为了招徕顾客去打帝国,打出的广告是“奔5”配置。如今这哥们整了个i7处理器来玩十几年前的游戏,完全是高射炮打蚊子。
一位女青年说,我实在不能理解你们男人对于电脑的痴迷。我说,你想想自己对于买衣服的狂热,应该就能理解了。男人永远嫌电脑的CPU不够快,硬盘不够大,内存不够多,所以天天都想着要升级;女人的衣柜里永远缺一件穿得出去的衣服,所以永远在买衣服。
女青年深以为然。
这位女青年最大的优点就是技术盲。2002年那会儿,大家都刚用上手机,有次我和女青年一同外出,女青年掏出手机想要打电话,却记不起号码。我提醒她可以看看通讯录里有没有。女青年高兴地说有的!然后华丽丽地从随身小包里掏出一个小本本,开始查找。我大惊失色:难道你不知道手机里也有通讯录的么?女青年答不知,她一直就是这么查电话号码的。
多年之后我才明白,女人在电子产品方面表现出的白痴,其实是非常符合生物进化原理的。大学里,男生们泡妞的一个重要途径就是帮女生整电脑。买电脑、装电脑是第一次亲密接触,装完之后女同学总要表示感谢请吃一顿饭,过几天电脑坏了再上门修理一次——当然也保不齐是男同学在装机的时候故意在系统里留了个小尾巴。
我上铺哥们一直以来就是我们女班长的独家技术支持,经常提供上门服务。但苦于技术不精,往往不能现场解决,只好把机箱拆开,主机抱走了去修。至于是抱回家自己修,还是送到百脑汇去修我们就不得而知了,我们最后知道的是,这么一来二去,就像钱钟书《围城》里说的借书一样,电脑修没修好不重要,我的上铺最终成了睡在女班长身边的男人。
当然偶尔也有异类。我认识的一名女青年,是女生中少见的IT高手,不仅会“关机重启”这一修电脑必杀技,甚至还会自己装windows系统,所以她们班上女生电脑出问题了都找她来处理。我告诫她,你这样是不对的,耽误了多少青年男女的大好姻缘啊。我想这个班上的男人多半对她恨之入骨,在背后天天扎她小人也说不定。
另一位大龄单身女青年抱怨说,单身的一个坏处就是,电脑坏了都不会修。我好意劝之,所以要找个男人啊,男人除了可以拖地暖床扛大米,还有一个重要功能就是管理家中的电子产品啊。
女青年十分不屑:沾上不好的男人可比碰上有毛病的电脑麻烦多了——电脑不好还可以送到维修站去,一年之内都有官方保修,男人出了问题找谁保修去?找他爹妈还是找他单位?电脑系统出了问题可以格式化了重装一个,男人变了心难道你有什么办法让他恢复到出厂状态?
女青年单身这么多年还保持着这么清醒的头脑,我深表赞许。但这也就是女青年之所以成为大龄单身女青年的原因吧。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