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男一号

(2013-09-17 20:30:53)
武艺
“师哥”有话说

文/《金鹰报》记者 王薇 
●搜索武艺的关键词:羞涩、腼腆、萌。拍摄前,天娱传媒公司给我打了几个电话,说武艺不再做“武林盟主”,这次要尝试新的风格,三年的沉淀,能不能请摄影师打造一个比较MAN的武艺。可在影棚门口接到他时,还是一脸羞涩的笑容,尊敬地跟每一个工作人员打招呼,话很少,嚼着口香糖,安静地站在灯光下等候他的拍摄。
男一号

第一次见武艺,是2010年《快乐男声》全国总决赛时,他和一群选手坐在湖南卫视T2区的化妆间接受媒体的群访,那时他们的比赛已经进行到了 “白热化”阶段,所有的选手在面对媒体时,都表现得异常活跃。只有武艺,戴着他标志性的小鸭舌帽,压得低低的帽檐下看不到他的表情。只有在大家点名喊到他时,才会抬起头腼腆一笑,那表情像极了一个沉浸在自己童话王国里的小孩,突然被闯入的大人打破了他世界的沉静,一种被打扰的惊讶在他脸上慢慢扩散,所有的大人都被他逗乐了。
时隔三年,当初那个羞涩腼腆的小孩已经长大。这三年,他陆续发行了几首单曲和两张个人专辑,也参演了电影拍摄,还串过主持。很多“午饭”(武艺粉丝)都纷纷表示这三年来武艺的突破很大。比赛时那个连接受采访都支支吾吾的武艺,我们谁也想不到那么快,他就能大大方方地站在主持台上,虽然谈不上妙语连珠,但也不失风趣。我们还记得一年前的《百变大咖秀》,“三七分”的武艺站在台上模仿林志颖,这对当时的他来说算是不小的挑战,谁都知道,不老神话的林志颖很难模仿,一颦一笑都要抓得准才能临摹得惟妙惟肖。“没有光头,没有反串,这样子就可以了。”他认真地完成每一个动作,诚恳地唱起那首《十七岁的雨季》时,有多少“午饭”当晚为他湿了眼眶。
如果说2010年的武艺很青涩,在面对外界质疑时不知所措,那么,2013年的武艺就已经比较成熟且有担当的了。他内心世界真正做到了“MAN”。一场场的表演使他积累了越来越多的经验。走过青涩,形成自己霸气稳重的台风,他的歌声更加细腻惊艳,武艺也被更多的人所熟知所认可所支持所赞扬。纷纷嚣嚣之中,始终不变的是那颗执着爱着音乐的心。或欣喜或打击,他遇到太多挫折,也扛起了所有坚持。
现在,武艺带着他的第二张个人专辑《武艺的异想世界》回归,全新EP中,五首歌的呈现组成武艺成长后的五个不同面向,其中既有忧郁伤感,也有跳跃活泼的武艺。在七月流火的北京郊外,为配合专辑中《舍不得忘记》伤感唯美的气氛,导演谢宜珊觅到机场二高速旁的一片薰衣草庄园为拍摄场地,开拍前的三天连续下雨,拍摄当日一早突转为万里无云的艳阳天,地面温度接近37度的高温,让武艺与参演的两位演员在烈日暴晒下大汗淋漓,尽管如火的天气令在场的每位工作人员备受煎熬,但只要导演给出指令,武艺均完美地给予配合演出,在教堂窗前的一段内心戏的表演,更是令导演惊叹不已,监视器前导演不停自言自语:“好,就是这样的状态。”在大家事前都觉得武艺难以胜任内心戏表演的顾虑下,武艺的这场戏一遍过,导演的一声“咔”后,全场掌声雷动。
尽管,在面对媒体采访时的武艺仍过于“安静”,但这三年来的磨练,已将一位有情有义、有的作为的武艺完全呈现在我们面前,他说这三年来,所有对梦想的坚持都来自于“午饭”对他的支持,不离不弃。






对话武艺(Q金鹰报 A武艺)

Q:这首专辑中有首歌是自己写的?
A:没错,《听我说》。我找刘鑫谱的曲。
Q:花了多长时间写这首歌?有什么创作背景吗?
A:两天时间。其实一直都喜欢自己写点东西,以前一直不敢拿出来,现在时机成熟了。
Q:演戏、主持、唱歌,哪个更自在?
A:唱歌。总觉得自己是属于音乐的。
Q:这三年,自己最大的变化在哪里?
A:成熟了很多,不再去在意外界的评价。说到这里,我真的要非常感谢一直陪伴在我身边的“午饭”们,没有他们,我撑不到现在。
Q:这届“快男”最喜欢谁?
A:小强(贾盛强)。非常快乐和开心的一个人。
Q:作为“师哥”,最想跟他们说什么?
A:执着自己的梦想,有自己的特色最重要。
Q:这么多年都在外面,中秋有什么打算?
A:其实出道以前的中秋都会跟家人一起过,这次正好处在新专辑的宣传期,当天会在西安做签售。在这里,武艺率“午饭”们祝各位《金鹰报》读者中秋快乐。





摄影&后期/彭栋梁GAVIN

统筹/王薇

摄影助手/暨邦杰  


服装提供/丹宁定制
(芙蓉中路98号明城国际中心2707号)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快男特辑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