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城记
标签:
杂谈 |
30余年包点生涯,拥有一群铁杆粉丝
谭厚余和他的家庭伙头军
凌晨3点左右,晨雾中,长沙东风路上的“双顺包点”灯火通明。谭厚余和他的堂客、姨妹子、姨夫,还有徒弟小冯忙碌着,装满包点的竹笼整整齐齐码在店铺里,谭师傅带领他的家庭伙头军在蒸腾的热气中穿梭。
两秒多钟,一个造型可人的烧卖从谭师傅手里诞生;每4秒钟,一个美味香菇肉包从案板放进蒸笼。谭师傅曾在一个小时内制作过1200多个烧卖,这个记录,他的徒弟还打不破。30多年的包点生涯,谭师傅乐此不疲。
1979年的一天,家住宁乡巷子口乡南木田村的谭厚余来长沙找工作,在长沙一家供销社饮食部工作的父亲将儿子交给同事杨国军,“咯扎伢子,就交给你哒,要好好调教,你的那些拿手绝活,对他莫保留哟!”
杨国军是长沙老德园的包点师傅。杨师傅13岁进德园当学徒,白案红案都学。杨师傅的白案活儿算是练到家了,做起面食来不仅手脚麻利,味道顶呱呱。老同事开口,杨师傅哪敢怠慢。从不随意授徒的杨国军望着眼前这位敦实、憨厚的小伙,顿生怜爱之心。
跟随师父学艺的日子里,谭厚余勤学好问,三年下来,他将师傅的白案绝技一一学到手,有些地方甚至超越了恩师。
学成之后,谭厚余到长沙几家宾馆、饮食公司做了10余年白案,他做的面食包点得到顾客交口称赞。“谭师傅,你面食做得这么好,怎么不自己当老板哟?”一位顾客这样提醒他,谭厚余这才开始思索创业,他开始打造一个属于自己的美味包点世界。
1995年,谭厚余在体育馆路一角开了家“双顺包点”,专卖自己制作的包子、卷子、馒头、烧卖等包点,还顺便卖豆浆、绿豆粥。谭厚余做的腌菜糖包香甜爽口,香菇肉包油而不腻,添加了肥肉油渣的烧卖更是脆香宜人。为人憨厚、诚实,加上味道不错,谭师傅的包点店生意一直不错。
在体育馆路经营4年之后,因城市建设需要腾地,谭厚余的店子搬到了烈士公园西门,一干就是6年。再后来,店子搬到了东风路101号,直到现在,他在东风路干了7年。“在体育馆路时,我的崽伢子才满月。如今,一晃就17岁,读高二了。时间过得蛮快!”
从学徒至今,谭厚余做了30多年包点。这期间,他带过几个徒弟并倾囊传授绝技。徒弟学成之后,都在各自的家乡开了面点店,生意也还不错。谭师傅的一个徒弟在长沙袁家岭玉楼东附近开了家包点店,生意比他的双顺包点好多了。“我的几个徒弟跟我学得很扎实,做的包子馒头也蛮好呷,都是一个师傅传的手艺,差不到哪里去!只要顾客试一次味,保证一想起它的味道就放肆流下巴涎,哈哈!”
与读高中的儿子相比,大女儿有一双巧手。丫头从父亲手里学到了绝活。遇到店里订单多、忙不赢的时候,打个电话过去,大女儿就会立马赶来帮忙。谭厚余组建的伙头军里,除了徒弟小冯,全是他的亲戚
:堂客、姨妹子、姨夫。爱徒小冯人很灵泛,做事勤快,手脚麻利。聊起跟师傅学艺历程,他每回答一个问题,总是报以腼腆的微笑。
开包点店的17年里,谭厚余拥有了一群铁杆粉丝,小到3、4岁的细伢子,大到80多岁的娭毑嗲嗲,吃惯了他的包点,一天不吃,像落下什么东西一样。“从体育馆路到烈士公园西门,再到东风路,总有一群老面孔追着我,店子搬到哪里,他们就追到哪里。如果做面食偷工减料,我就对不起咯群老顾客!”家住河西的张爷爷每周三都会坐很多站公汽,来店里买一笼香菇肉包、一笼烧卖,谭厚余每次都要多送个把包子、烧卖,没带足钱,差个一毛两毛,他会憨厚地笑笑:“算哒,冒得关系!”
包点原材料涨价后,包点成本提高很多,谭厚余叮嘱包点不许提价。朋友建议他将包点材料降低些等级,谭师傅脑袋摇得像拨浪鼓:“咯要不得!会自己砸自己的牌子!”依旧是优质穗嘉丰面粉,依旧是40多元一斤的上等香菇,28元一斤的干笋……即便一个月少赚些钱,谭师傅依旧坚守自己的经商底线,且乐此不疲。
征集“特色”市民
爱上一座城,只因爱上一个人。街头巷尾,一群韵味的市民,他们,和他们的五味故事,点亮了星城最璀璨的街灯。发现“特色”市民,或珍藏有怀旧老照片,请您添加QQ(号码为793524142)报料,或拨打13707493451倾情诉说,我们将用镜头和文字记录下这一切。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