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证神一到神九发射的湘籍工程师
标签:
杂谈 |
高敏忠的“航天人生”
【热点人物】
高敏忠,湖南宁乡人。1992年7月毕业于国防科技大学燃料与发动机专业,同期入伍。历任138工程氧化剂加注系统指挥、921工程燃烧剂加注系统指挥、加注供气组组长、室副主任等职务。现任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测试站总工程师、测试发射工作协调组组长。

文/《金鹰报》记者
罗希
克服极限低温发射火箭
2012年6月18日,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神九载人航天飞船,举国欢腾。当时发射测试站总工程师高敏忠正站在1.5公里处的指挥大厅,火箭发射前的30分钟,他还在发射塔下,做最后的设备检查和准备工作。站在指挥大厅,高敏忠思绪万千。“当时的心情主要还不是激动,更多是要保持头脑的清醒。”
从神一到神九,高敏忠经历和见证了中国航天事业飞速发展的历程,让他印象最深的是神州四号的发射,那时正好遇到了极端恶劣的天气。“所有的发射条件都已经准备完毕,但发射前的气温却异常地低,达到零下二十几度甚至零下三十几度,这对航天设备的硬件是非常严峻的考验,一个硬件的失灵,可能就会影响火箭的正常发射。”发射火箭允许的气温是在零下二十度以上,在零下三十几度的气温下要发射火箭,几乎是不可能的任务。
高敏忠带领发射团队的成员做了很多工作,想了很多办法,对火箭各部件的工作环境和设施进行保温,模拟同等的条件进行实验等等。“幸运的是正式发射的当天气温回升,发射相当成功!”
中国航天技术已接近登月水平
英国《泰晤士报》称,中国人爱说“妇女能顶半边天”,中国首位女航天员刘洋征服了一片天!当大屏幕上出现刘洋自豪地向祖国招手时,也意味着中国的航天技术到达了一个新的高度。“男女搭配,干活不累,有些需要细心和耐心的工作更适合女航天员做。从无人到男航天员,再到女航天员,说明中国的航天技术到了一个新的高度。”
那么中国的航天技术在世界上到底处于什么样的位置?“有人这么说,我们国家的航天技术,包括生产技术、制造技术、材料技术,跟世界最先进的技术比,比如美国,差距算小的。”中国太空安全现状如何?对此,高敏忠自信地回答:“比起海洋安全,太空安全要好很多,甚至可与美国一较高下。”
中国的航天技术经过多年发展,现已接近可登月的水平。“从绕月、探月到登月,中国的航天技术正在按这一套步骤逐步发展。今年发射的‘嫦娥二号’卫星的轨道将会更接近月球,为未来登月作准备。”除中国之外,多个国家也在加快载人航天发展步伐。美国计划“重返月球”,欧洲、俄罗斯、日本和印度等也都已提出登月构想。
航天城是个世外桃源
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处在干燥少雨的荒漠,《中国好声音》选手航天科工云杰所唱的《鸿雁》中描述的辽阔悠远的情怀,正是这里的景象。“发射场很空旷很开阔,看不到山,没有任何遮挡。天是蔚蓝的,看不见一丝云,有一种萧条和悲壮的感觉。”
而航天城的日常生活却不是人们所想的那般神秘和寂寥。除了有发射和实验任务期间为安全、保密做保障外,这里与一般的城镇无异,生活设施也非常齐全,银行、医院、公园、超市、电影院等应有尽有。“有人开玩笑说,我们这是个世外桃源。酒泉的人思想方面相对保守,比较安静、文明。有人钱包忘在自行车篓子里,第二天早上去看都还在。”
高敏忠在发射中心的工作较忙,加班是家常便饭。“在酒泉发射中心,好多事情都有特殊性,完成工作的时间比较紧张,发射的日期都会有限制,常要加班。”
最浪漫的事是散步
航天城里男多女少,找对象是件特别困难的事。高敏忠和妻子的相识得益于老乡的介绍。说起两人的结缘,他开玩笑说主要是自己“下手早”,“女干部很少,看上一个不容易。”没有太多花前月下的浪漫场景,两人的相恋过程非常简单。“最浪漫的事情就是散步,逛公园,也会看看电影。”
这次来长沙录制都市频道的《先锋问答》时,高敏忠刚下飞机就发了条短信给爱人:“顺利到达长沙老家。”爱人简单地回了一个字:“好。”两人的感情平淡却温馨。高敏忠的儿子正在读高中,他感慨因工作忙,跟孩子沟通较少。他的一个小小心愿就是,能有更多的时间与孩子相处。
人在酒泉心系故乡湖南
23岁就离开湖南宁乡到酒泉,高敏忠对故土的一草一木都有着很深的眷恋。每次回来他总会点上一桌宁乡特色小吃,口味蛇、宁乡花猪肉等都是他的心头好。“回去时我都会带上腊鱼腊肉,还会带点宁乡的白辣椒、咸姜。外面的东西还是没有家乡的好吃。”高敏忠笑着说。
对于高敏忠来说,现在的生活让他感觉特别满意,可以从事热爱的航天事业,还有一个幸福美满的家庭,一切都很顺利。唯一让他遗憾的是,因离家太远,无法照顾到老家的父母。去年父亲得了场重病,他也没法陪伴左右。“我们那边这种情况多,有父母去世回不来的,有爱人生小孩回不来的,确实难以两全。”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