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湖南金鹰报
湖南金鹰报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30,847
  • 关注人气:659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百家讲坛》主讲杨雨

(2012-06-14 20:42:04)
标签:

杂谈

“美女教授”的境界

《百家讲坛》主讲杨雨
【人物档案】
杨雨,1974年出生,湖南长沙人。文学博士,现任中南大学文学院教授,古代文学专业学科带头人。精通法语、英语等多门外语,2004年获法国政府资助赴法国进修。入选2007年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湖南省首批新世纪121人才工程等。

 

  近日,在由湖南卫视官方杂志《芒果画报》主办的“芒果精英会读书沙龙”活动现场,中南大学文学院教授、百家讲坛主讲人杨雨,带着她的最新力作《我是人间惆怅客:听杨雨讲纳兰》与读者见面。读书沙龙现场座无虚席,很多读者自发站在会场后面。可以说,这是一场惬意的视听盛宴,一个浪漫的古典文学之夜。
文*《金鹰报》记者  杨昀

 

去掉“美女”腰封,送友人
相比电视机前盘起头发的杨雨,生活中喜欢留着披肩长发的她,更多了几分温柔与优雅。

 

《金鹰报》:您把头发披着挺好看的,在《百家讲坛》上,为什么要把头发盘起来呢?
杨雨:很多人都觉得不应该把它盘起来。但栏目组认为,盘起来比较切合学者身份,我现在的这个样子缺乏公信力。
《金鹰报》:新书的腰封上,标注了您“美女教授”身份。
杨雨:对,那天陈虎(本书责编)把这个书稿给我,我就说“美女教授”这个词我不喜欢。能否改成“知性”或“人气”这类词。他说这个由不得你,这是我们开会决定的,而且关键他说已经付印了。如果我把这本书送给圈内人,我肯定去掉腰封。
《金鹰报》:去掉腰封?“美女”身份会对您的教授形象有什么影响吗?
杨雨:我承认有很多女教授是真正意义上的美女教授,比如说词学界,我们最推崇的前辈叶嘉莹先生,还有我的学姐赵晓岚教授,她们是我的前辈,也是名正言顺的美女教授。要达到她们那个境界,我觉得我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希望若干年后,虽然我可能老了,但我能称得上是真正意义上的美女教授。
记者:最近,《百家讲坛》连着推出了一些年轻的美女学者,比如您、赵冬梅等,有人说央视也开始走偶像派的线路了,您怎么看?
杨雨:我基本不看电视,但是老一辈学者,比如阎崇年先生的讲稿,好几本书我都是仔细看过的。我讲纳兰之前,把阎崇年老师关于清初的一些讲稿也非常细致地通读了一遍。我觉得,我跟他们不太一样的是,从讲述的内容上来说,他们是讲历史,我是讲文学;从讲述风格上说,我更加注重一个作品当中所包含,及我所体验到的一种情感的力量。

 

放弃白领,转向冷门哲学
在成为教授之前,杨雨可以是白领、可以进入人们眼中更为时尚、前沿的领域,但她偏偏顶着外语系学士头衔,扎根于文学与哲学领域。
  
《金鹰报》:您本科学的是法语,完全能进外企做白领。
杨雨:我从上海华东师大毕业时,正是外企大量进入中国的时候,找一份收入高的外企工作非常容易。当我决定读中国哲学专业硕士时,连我的老师都觉得我脑子进水了。
《金鹰报》:当时,父母反对吗?
杨雨:幸好我的父母非常支持我的选择,他们从来不干涉我的专业选择。
《金鹰报》:为什么转向冷门的哲学和中国古代文学?
杨雨:其实从小学到高中,我一直喜欢语文,高考后偶然读了法语专业。其实法国文学和我们中国的古代文学有共通之处。读本科时,我接触过很多法国人,聊到中国文化,我发现很多法国人比我还要了解中国文化,这让我汗颜,也坚定了自己有机会一定要读中国传统文化的相关专业。
《金鹰报》:转向冷门专业,跟您的性格有关吗?
杨雨:我觉得专业没有冷门和热门,何况随时会有转换和变化。只要自己喜欢就好,心安就好。我是个偏安静的人,喧闹的工作环境并不是我喜欢的,复杂的人际关系也是我不擅长的,我也没有那么高的物质期望。

 

依然是个普通的大学老师
从湖南教育电视台《湖湘讲坛》到央视《百家讲坛》,杨雨以她的讲授风格,收获了一大批粉丝。声名大噪时,她依然坚称,自己还是那名普通的大学老师。
  
《金鹰报》:当时是怎么走上讲坛的?
杨雨:2007年,我在长沙电视台讲过李清照。当时我有一个学生在那,我是帮学生才去讲的。但没想到遭到很多质疑,因为我把李清照塑造成了具有男性气概的女词人,这似乎颠覆了传统的多愁善感、柔弱的女性形象。我当时就决定以后再也不上电视了,因为媒体的力量实在太强了,一渲染就会有无数倍的放大效应。而我更喜欢安静。
《金鹰报》:所以,一开始您拒绝了《百家讲坛》的编导?
杨雨:《百家讲坛》的编导来跟我联系时,说正是看了我讲李清照的视频。我有点意外,但一口回绝了他们的邀请。
后来编导说,既然你热爱古典文学,难道只满足于自娱自乐、书斋里的研究吗?要知道电视观众需要传统文化,作为学者,难道没有时代的使命感和社会担当吗?说实在的,作为学者当然是想有为于时代和人民的,这不是大话,这是一个普通知识分子的责任感。于是我答应去试试。
《金鹰报》:有没有想过出名后,会减少学术研究的时间,并有很多采访和活动要应付?
杨雨:对于出名我从来没有其他想法。我知道上了《百家讲坛》,肯定会有很多读者认识你,也会有些读者喜欢你。
那这一阶段我的书出了,应出版社的邀请会参加一些活动。但最多两个月,而且我一般都安排在周末,对我的工作没有影响,我依然还是个普通的大学老师。


《我是人间惆怅客-听杨雨讲纳兰》经典语录
●“而今才道当时错”,所有的这些错加在一起,其实就是一个错:错就错在纳兰这样纯情的人,根本不应生在这个复杂的人间——他“自是天上痴情种”,“不是人间富贵花”!
●他用词在无怨无悔地倾诉着对感情的执着、对友情的笃守,像熨帖的疗伤温泉汤药,唤醒了,温暖着,我们已然冰封的情感。
●他像一颗流星划过人间,却用了最灿烂的姿态陨落。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话题
后一篇:微小说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