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湖南诗人“手握”四川高考作文题

(2012-06-14 19:57:49)
标签:

杂谈

  湖南衡阳诗人聂沛的诗歌《手握一滴水》成为今年四川高考作文背景资料,这是湖南作家的作品首次入选外省高考作文素材。因此,我们聚焦高考作文,聚焦几代考生,以及一篇篇划上时代痕迹的作文题。几代考生与老师之间有着怎样的观点碰撞?也许,那些故事与嬗变时的酸甜,成就了教育考量体系的蝶蛹路径。
文/图*《金鹰报》记者  刘欢乐

湖南诗人“手握”四川高考作文题
才情四溢的湖南诗人聂沛

考生家长要诗人估分
聂沛的新浪博客可热闹了,俨然成了“会客室”:有老友贺词的,有圈内作家道喜的,更多的是四川考生家长留言“讨教”的。
一位考生将自己博客地址粘贴在聂沛博客里,向聂沛讨教,他写的作文《一滴水可以活多久》“是否偏题”。一位考生家长更是提出请求,要聂沛为女儿写的《一滴水,一份爱》估分,“是否偏题,她这样写能打多少分?”网友“夜鱼”表示,“我得让我女儿多读你的诗,没准哪天高考又用上了,她也好提前有个准备!”
聂沛也没有闲着。除了依旧粘贴新作之外,挤时间不厌其烦地解答网友的诸多疑惑。
作为中国作家协会会员、湖南省作家协会诗歌委员会委员,聂沛自1985年开始写诗,先后出版了三本诗集并获得多项文学大奖。即便贴着祁东县文化馆副研究员标识,但要寻踪闲云野鹤惯了的聂沛,不是那么容易。在四川媒体绞尽脑汁寻找聂沛联系方式而未果时,我却从一位作家好友那里轻松拿到聂沛的手机号码。
《手握一滴水》是收录在聂沛作品集《天空龙的补丁》里的其中一首,内容为:“一滴水里有阳光的谱系图,有雪的过去和未来式,有沙漠干渴的大陆架,有人的生命……;我手握一滴水,就是握着一个重大的世界,但一个小小的意外,比如一个趔趄,足以丢失这一切。 ”
聂沛是从网上获悉自己的作品入选四川高考作品素材的。他写这首诗的本意是描写轻与重的关系,一滴水并不轻,教大家从一滴水看世界。“手握”应当是作文“题眼”,握一滴水要讲究方法,要谨慎。这首诗看起来很感性,可其内核是理性的。
聂沛认为,只要学生理解了《手握一滴水》的原意,就可以得高分。不巧的是,有的考生却大谈阔谈珍惜水资源的问题,显然有些跑题了。“这道素材作文主要是考学生的思辨能力与想象力,但切忌胡思乱想,想歪了,就偏题了!”

理科班的作文高手
聂沛是1978年参加中考的,这是文革后全国恢复高考后的第二年,那一年的中考,他考出了公社中学第二名的好成绩,可惜的是,2岁时因患有小儿麻痹症而导致右腿轻度三级肢残,严格的新生体检,他被刷下来。事后,他用散文《我的1978》诠释了他当时的无奈与苦闷。
选择直接就读高中之后,聂沛读的是理科,他的数学成绩一直保持全校前三名,更让他自豪的是,他的语文特别是作文成绩在全校顶呱呱,在很多次征文比赛中,他代表理科班击败文科班,多次夺得第一名。

从规矩作文到个性作文
高考时,聂沛的分数超过了复旦大学录取分数线,因身体原因,他与大学失之交臂。聂沛依稀记得,当时的作文是命题作文,好像是“由达芬奇画蛋联想到的”一类题目,“那个时候的作文题都是命题作文,没有素材一类的提示。现在的作文大多选用素材。将过去和现在的作文进行比较,以前的作文写作很规矩,现在的作文更推崇个性化,考生发挥的空间比以前要大多了。”

儿子向老爸作文取经
聂沛的儿子快大学毕业了,儿子是2009年参加高考的,作文题忘记了。聂沛在儿子语文高考前提了些建议:先认真审阅作文原意。如果可以写记叙文和议论文,建议写记叙文,因为记叙文容易接地气,更保险。写议论文,处理不好的话,容易陷入空洞无物之境。“但《手握一滴水》这篇作文不同,我觉得议论文更适合。”

 

【观念碰撞】
个性作文终结猜题时代
(周泉,从事语文教育工作19年,曾在全国作文赛课中获得特等奖。现任长沙市岳麓区素质教育基地副主任。)
湖南诗人“手握”四川高考作文题
上世纪七十年代至九十年代初期的高考作文都有些太实,考生写作文中规中矩,只要背诵几篇范文嫁接就可以得高分。那个年代,猜题是一种本事,名校的老教师都会猜题,因为,作文范围就只有那么大。现在,猜题没那么容易了,也很难猜对。记得去年的湖南卷2011高考语文作文是以歌手问候语变化为题,今年湖南高考作文与“手”有关,还配了四句诗意句子。这很有创意,考生发挥空间很大。相比以前,如今的作文题更多元,更人文,且多触角延伸。这样的作文题能将考生的个性解放出来,不再固定思维,去口号化,这是一种进步。能将考生的综合素质全面展示出来,也能更好地展示考生的知识面。

 

有些考题让人满头雾水
(张锦平,从事教育工作30余年,曾担任中语文教师、校长、教务处负责人等职。几年前从长沙教育学院招生办主任岗位退休。)

湖南诗人“手握”四川高考作文题
上世纪七十年代至八十年代中期,那个年代的语文考题大多是“我的母亲”、“我的祖国”、“论节约”一类,这样的作文题在全国的作文考题里比比皆是,初看题目,一目了然。以前要求作文在结尾时画龙点睛。更强调精神层面的表达和升华。那个年代的人活在理想里,讲奉献,讲付出,讲为人民服务。
现在有些地方的高考作文题虽很有个性,但看不懂,满头雾水。这无疑是一些考生制造迷魂阵,容易让考生跑题。遭遇这类雾水题,一些平时作文成绩不错的考生往往考得一塌糊涂。太个性化的作文考题能发掘考生的综合知识潜能,但也让一些真正的作文高手大意失荆州。

 


那些年,

我们一起写过的高考作文
      还记得那一年你写的高考作文题吗?是胸有成竹还是悲催的挖坑吐槽?那些烙印着年少轻狂的方块字中间,总有你忘不掉的青春记忆。
文*《金鹰报》记者  宋洁

 

最应景考题:我准备怎样做一个高等学校的学生
当高考还只是极少数人得以实现理想的时候;当大学生身上“天之骄子”的铭牌还在闪闪发光的时候,能在考场上畅想一番象牙塔里的生活,应该是不错的选择。1955年的高考,尤其是对那些从偏远县城、担负着全家、甚至全村人的希冀,千山万水赶来的考生来说,成为大学生的意义远不止“准备怎样做”这五个字。

最实在考题:我在劳动中受到了锻炼 
1960年,坐在高考考场的学生们在看到考题的那一刻心情应该很愉快。那个年代的高考作文打上的是时代的烙印,质朴的表达与激烈的情感宣泄并不矛盾。很多参加当年高考的人回忆,当年除了上课,他们经常去工厂或农村劳动,在家里也要做大量的家务,包括高考前。所以同学们在高考时,写劳动写得得心应手,满篇都是真情实感。

最环保考题:致光明日报编辑部的信
1985年到1986年,连续两届高考作文题都与环保有关。“致光明日报编辑部的信”和“树木、森林、气候”。考查的不仅是学生的知识,还有关注社会、胸怀远大的情怀。市场在改革,我们的教育同样需要改革。读死书拿高分的历史在一点点改变,一点点地渗透进我们的高考作文中。

最哲理考题:韩愈的诗是生活和哲理
2008年高考湖南作文题是:“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根据韩愈诗中你读出的意境和哲理写一篇议论文或记叙文。” 据说,考完之后,有名校资深高三语文把关老师出来点评,内容如下:揭示其哲理就是:置身太近,有时反而感觉不到实际存在的东西;要把握某一事物,有时需要跳出这一事物;人对事物的看法与对美的感受同距离是有关系的……

最纠结考题:诗意的生活
2007年湖南高考的作文题是:诗意地生活。不知道考官们出于怎样的心理,还特意在考题“地”字下面加上了着重号。于是,众多考生纠结了:这到底是啥子意思嘛?最悲剧的是:有个同学注意到这个重点记号,于是他就想啊:本来应该是“的”不应该是“地”的啊,这个字还加重点了,应该是叫我们注意这个吧……于是……他……写了一篇……《论错别字》。

 

 


【声音】

命题创新考验文字功底
今年高考作文虽是材料作文,但不仅限于文字材料,还在试卷上提供了图画。而图画以照片形式呈现,有别于一般的新闻图画或者漫画图画,可以说是全国高考中第一次出现这样的新命题形式。而高考作文选题贴近生活实际,很好地抓住了当今浮躁复杂的人际关系大背景。“伸出是温暖的服务,摊开是放飞的想象,张开是创造的力量,捧起是收获的希望”,对于这些话题,人人都有话说,学生都有感想,有东西可写。通过自然圆润的过渡升华主题,更能突显考生的文字驾驭能力,得高分的可能性会比较大。不过,如果考生就某一项深入发掘,行文自然通畅,也应该能写出不错的文章。
(雅礼中学语文高级教师   胡志豪) 

湖南诗人“手握”四川高考作文题

       

“我手写我心”才是好文章
感觉这几年的高考作文越来越有“悬念”。 全国卷的“甩掉多余的顾虑”,如果没有了样板文的限定可以是好题目;新课标卷的“船主和油漆工”,让人完全摸不着头脑,看完满脑子都是问号。我认为好的高考作文题一要简洁明了,不要让人在审题上费太多精力。二要给人想象空间,让考生有发挥的余地。好题诱惑你把内容带进来,必须用生活经验来诠释题中所蕴含的深层次内涵,让考生将对生活和生命的想象与细节融入其中。评价作文的“对与错”只是相对标准。三流作文堆砌文字,二流作文道德伪装,独抒性灵才是一流作文。
(中南大学文学院教授  禹建湘)

湖南诗人“手握”四川高考作文题

发虚的“散文体”高考作文
2005年我参加高考。一看作文内容就呆了:跑的体验。当时我的感觉就是今年的考题怎么这么虚?然后一边答题一边想着怎么写,用什么文体写。最后语文成绩是108分,不好不坏。据说有心的网友还总结了近几年的高考考题,最终得出结论:出考题的老师们一定事先串通好了,因为这几年的考题根本就是一篇微散文嘛——“大家好,我来了,我早来了,在润如酥的天街小雨下,我踏着遥看近却无的草色,踮起脚尖来进行跑的体验,这是很有意义、但是也很诗意的生活。”
(2005年湖南高考考生  文青)

湖南诗人“手握”四川高考作文题

 


【延伸阅读】

湖南高考满分作文节选
世间之路自是难走,但也有鸟语花香的地方;月之精华自有阴暗流缺,却也会有皓亮盈满;水之流动自有低转迂回,也还有奔腾的高涨与勇猛。只叹道:“未亲尝之又岂得其味哉?”一念一清净,心是莲花开。出入尘世,尘世自处,自处之时,自是将思想邀放于天地。
——2005年湖南满分高考作文《心是莲花开》 

 

这一切,都源自对早的向往。有了早,就能欣赏到“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的孤寂美;有了早,就能领略到“岭上晴云披舒帽,树头初日挂铜钲”的奇异;有了早,就能抒发“愿乘风破万里浪,直挂云帆济沧海”的宏愿。于是懂得,早是人生不可缺少的一抹亮丽色彩,是实现人生精彩的动力。用早来鼓舞自我,何须“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的悔恨,何须有“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的无奈?
——2010年湖南满分高考作文《早》
 
我说,我只是红尘路上一颗微小的芥子。这个世界拥抱了我,所以我也要去拥抱它。须弥纳芥子,芥子纳须弥。把自己当成一颗纳下须弥的芥子,不要再等着别人来包容,来关心,来爱护。在自我之外时,心系天下,胸怀苍生,则你我都能成为两颗不凡的芥子。
——2010年湖南满分高考作文《芥子纳须弥》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榜单
后一篇:话题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