邱震海:不能影响世界,至少客观公正

标签:
杂谈 |
电视里的邱震海严肃而深刻,思维缜密、甚至有些咄咄逼人的尖锐。没想到,现实中的他却高大儒雅,温润如玉。十年前,他说生命中最重要的事情还没开始去做。十年后,面对《金鹰报》的独家专访时,他说依然如此。50而知天命,现在邱震海最大的愿望,就是专注主持两档节目,然后好好梳理他的“思想”,留下一些著作。“人的全部尊严就在于思想。”某种意义上,邱震海才是帕斯卡尔的忠实追随者。
文\图*《金鹰报》记者
宋洁
【人物档案】
邱震海,著名时事评论员,德国图宾根大学博士。现为凤凰卫视《震海听风录》、《时事开讲》等节目主持人,同济大学兼职教授、香港岭南大学亚洲太平洋研究中心顾问理事会成员,《德国之声》和《亚洲周刊》特约记者,以及香港、东南亚和欧洲媒体外交事务专栏作家。
◎2007年,邱震海主持的时事类访谈节目《震海听风录》,仅播出4期,就创下当时凤凰资讯台最高收视纪录。这给了邱震海很大信心:一开始,很多人不看好这个长达45分钟的深度讨论话题,但邱震海坚持相信中国的高端观众有能力消化这档深度节目,而事实也证明了他的选择。
资深的“名嘴”
《金鹰报》:《震海听风录》是您的“名片”,如何定位它?
邱震海:《震海听风录》以我的名字命名,更强调向观众提供观察角度和思维空间。节目有4个要求:内幕、张力、前瞻、思想性。举个例子,陈水扁曾与美国一名高官秘密会晤。我们就想尽一切办法,把这个美国高官找出来,让他上节目。在节目上,我就问他:你和陈水扁当时秘密会谈了,内容是什么?你要跟我们说。
《金鹰报》:您在电视上引经据典,口若悬河。名嘴这个头衔,您认可吗?
邱震海:这只能说我有一些说话的才能。千万不要以为辩论就是吵架,也千万不要以为庸俗就是幽默。抖掉一点包袱,我们会更年轻;学会一点规则,我们会更成熟。
《金鹰报》:有人说《震海听风录》太高端,您怎么看?
邱震海:《震海听风录》现在的收视率大概是中等偏上。思想类的节目在如今未必拥有最高收视率。但是我希望这档节目是能让人口碑相传的。把一些好的思想和精神传达出来与知识精英分享。今年我的新节目《寰宇大战略》则会采用更娱乐、更亲民的表现手法,会有不一样的侧重。
◎要说凤凰评论员队伍里谁被骂得最多最惨,非邱震海莫属。网友骂邱震海,主要是针对他在中日问题上的一些评论有“亲日”嫌疑。而在他眼里,成为一名好的评论员,公正客观远比个人英雄主义重要。
公正和客观
《金鹰报》:早几年,不少观众一边看节目,一边大骂“汉奸”。您知道么?
邱震海:我知道。其实比这个更难听的都有。很多人看完我的节目,都说我怎么不像个中国人。尤其是涉及到钓鱼岛问题,对日本的态度这些问题上。其实我觉得在中日关系上更应该强调利益至上,中日都要丢掉历史包袱,走向和解,面向未来。尽管这与民族主义的大气候不相适应。但作为一个评论员,必须保持公正和客观的声音。
《金鹰报》:公正和客观的声音?
邱震海:对时事其实谁都有发言权,难的是树立社会公信力。评论员最浅层的就是解释新闻事件,对事件背后意义进行价值判断。最高的境界,则能影响一定历史时期社会发展进程。这中间还有一个层次就是公正客观。第一,你在里面是没有利益的。第二,你是在事物的逻辑层面。如果不能影响世界,至少要守住公正客观。时间会证明一切。
◎“上午日本前副外相刚走,晚上我还要做《时事开讲》,明天一早要主持《有报天天读》,周三的《震海听风录》自然不容错过。本周五深夜,阎学通将到访《寰宇大战略》”这是邱震海在微博上发的一周工作安排。忙,一直是他的主旋律。
“疯子”的生活
《金鹰报》:您在微博上说,自己过的是“疯子”的生活?
邱震海:干我们这一行,没有人是不可替代的,但是只要你没死,就没有人能替代你。所以偶尔也要在微博上抱怨一下,给老板听一听。
《金鹰报》:听说您很喜欢“躲”饭局?
邱震海:应酬一多,我的创造力日渐下降。我发现自己已经不会思考了。就常以躲饭局为乐:躲一个饭局,好像赚钱那么高兴。最享受的是一个人躲起来吃泡饭。
《金鹰报》:您是个生活很低调的人。我们查遍百度,最后只在凤凰网上,找到了一张历史久远的您和儿子的照片。
邱震海:那张照片,我现在很后悔给凤凰网。其实,生活里我是一个很随和的人。虽有朋友建议我改名孤僻,但我还是十分享受与“知己”在一起的时候。比如每一次的读报节目,经常是:上场前昏昏欲睡,做完节目精神抖擞。于是,工作量不断增大。
◎16岁就开始学习德语,留学德国7年。他做的研究、写的论文在全世界只有100个人能看懂。然而最终,为了追寻理想,30岁出头的邱震海带着一部40
万字的著作离开德国。
现实的“理想”
《金鹰报》:您在德国有很好的发展,为什么选择回来?
邱震海:无论是人文科学还是从事新闻实业的人,都希望对这个社会的架构做出努力,哪怕是国民素质的培养。回来能在母体文化土壤上做很多事。
《金鹰报》:您是理想主义者?
邱震海:对,我是个理想主义者。但是,你不能光有理想,还需要基础。我从过商、进过上市公司,严格说,我是个现实的理想主义者。
《金鹰报》:您想做“严肃的新闻”,可香港是“娱乐至上”的城市,选择不矛盾吗?
邱震海:刚到香港的4、5年时间里,我经常会在夜深人静的时候问自己:难道我的决定错了吗?理想和现实的冲突,随时都会冒出来和你纠缠。那几年,我写专栏,做报社特约记者,直到后来遇见凤凰卫视。我常说:人生耗得起。年轻人要多爬几座山,不要老想留在山顶。应该下山,当你一生爬过几座山头,折腾一番之后,你会发现:哦,人生很丰富。
《金鹰报》:您的最终精神诉求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