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专栏】

(2011-08-18 21:28:41)
标签:

杂谈

开口说话至少比完全沉默好

■韩松落

朋友H终于就她和同事的矛盾,在公司的会议上做了说明,尽管还是有人质疑,但此前的传言和谣言,从此却逐渐消失了。
 H性格强悍,事情发生后,她起初的选择是不做回应,似乎一旦开口说话,就是示弱,这和她一贯的性格不合。但是,在需要开口说话的时候保持沉默,是最糟糕的应对方法。作为一个社会人,最大的恐惧,不应该是说话,而是不能说话,“不能说话”是一项原始的恐惧,所以,那些神话文本里,要把一个人推入麻烦的境地,先要让她失语,比如《海的女儿》和《野天鹅》。
丧失说话的权力,就等于拱手让出自己的形象塑造权。上世纪四五十年代,在整个社会对“新女性”的恐惧中,好莱坞在黑色电影里,发展出了一种固定的女性角色——“蛇蝎美女”,她们通常冷酷无情,坏事做绝,而最重要的特征,是她从不表达自己,性格是扁平的,身世和情感都含混不清,在很多时候“镇定自若,没有眼泪,连眼皮都不会眨一下”——詹姆斯·纳雷摩尔在他所著的《黑色电影》中这样总结。这一切,为的是让她被困在一个邪恶的形象中,阻止观众对她产生同情,以便于让电影中的正面角色“可以毫无顾虑地消灭她”。
 人的形象,是说出来的,解决危机,首先应当考虑的,是怎样说,以及在何时说。屡屡被提及的例子,是陈冠希和张柏芝、阿娇在隐私照泄露后的表现,陈冠希以慎重的态度,在郑重的场合,“说”出了一个慎重的男人形象,张柏芝则用七情上脸、喜怒溢于言表的方式,“说”出了一个刚烈的女人,而阿娇的失败,则在于她“说”出了一个飘摇不定、软弱惨白的弱女子。而群众对于公众人物,一向是有性格要求的,可以邪恶,但不能含混不清,相貌可以不够倾国倾城,但性格却一定要跌宕鲜明。这一切多半靠“说”。从前的剑仙小说插图里,侠客一张口,往往吐出一把剑,或者一个任由驱使的精灵,而公众人物的口中如果也吐出那么一个白圈,圈中应当是个由语言塑造出的自我。
多数时候,即便是普通人,也还是有发言权,发言权并没被剥夺;而且,在遇到危机的时候,人们甚至急切地希望当事人开口说话。当然,怎么说,何时说,由当事人定夺,需要策略,需要精心设计说话的时机和方式,但不管怎样,发言,都胜过完全沉默。
犯错误时、被误解时,敞开心扉仍是最好办法。接过自己的形象塑造权,坦然表述出一个完整的自己,仍是人们在遭遇危机时的首选之策。■

(韩松落,《青年文摘》杂志作家,知名专栏作家。在《新京报》、《南方都市报》、《南都周刊》、《北京青年周刊》、《新闻晨报》、《广州日报》、《香港电影》等三十多家报刊辟有电影、音乐、娱乐、文化评论专栏。)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