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
(2011-08-18 21:28:41)
标签:
杂谈 |
开口说话至少比完全沉默好
■韩松落
朋友H终于就她和同事的矛盾,在公司的会议上做了说明,尽管还是有人质疑,但此前的传言和谣言,从此却逐渐消失了。
丧失说话的权力,就等于拱手让出自己的形象塑造权。上世纪四五十年代,在整个社会对“新女性”的恐惧中,好莱坞在黑色电影里,发展出了一种固定的女性角色——“蛇蝎美女”,她们通常冷酷无情,坏事做绝,而最重要的特征,是她从不表达自己,性格是扁平的,身世和情感都含混不清,在很多时候“镇定自若,没有眼泪,连眼皮都不会眨一下”——詹姆斯·纳雷摩尔在他所著的《黑色电影》中这样总结。这一切,为的是让她被困在一个邪恶的形象中,阻止观众对她产生同情,以便于让电影中的正面角色“可以毫无顾虑地消灭她”。
多数时候,即便是普通人,也还是有发言权,发言权并没被剥夺;而且,在遇到危机的时候,人们甚至急切地希望当事人开口说话。当然,怎么说,何时说,由当事人定夺,需要策略,需要精心设计说话的时机和方式,但不管怎样,发言,都胜过完全沉默。
犯错误时、被误解时,敞开心扉仍是最好办法。接过自己的形象塑造权,坦然表述出一个完整的自己,仍是人们在遭遇危机时的首选之策。■
(韩松落,《青年文摘》杂志作家,知名专栏作家。在《新京报》、《南方都市报》、《南都周刊》、《北京青年周刊》、《新闻晨报》、《广州日报》、《香港电影》等三十多家报刊辟有电影、音乐、娱乐、文化评论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