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均拥有率不低 5成拥有休眠卡

标签:
杂谈 |
近7成人不了解自己的“经济身份证”
你是否因为有趣的赠品而办理了不同银行的多张信用卡?你是否曾经因为忘性大而逾期不还款?你是否有一叠信用卡在睡大觉?如果你符合上述说法的一两条,就该调出自己的信用记录来看看,是否已经有了“污点”,看到这,你是否要问,怎么查信用报告?你了解自己的信用吗?你看到过自己的信用报告吗?《金鹰报》的问卷调查也许能帮你解开这些疑问。
文*《金鹰报》记者 杨湛
现象:国内银行信用卡业务正实现高速增长,数据显示,截至2010年末,信用卡授信总额2万亿元,全国信用卡累计发卡量达2.3亿张。尽管湖南的金融部门没有发布具体数据,但湖南作为中部重要的经济大省,各银行相当重视信用卡在湖南地区的覆盖。
以省工行为例,该行牡丹信用卡发卡量已高达130多万张,其中牡丹白金卡客户超过1.5万户。湖南建行信用卡累计发卡也已突破119万张。“加上农行、中行、交行等其他国有银行和商业银行在湖南发行的信用卡数量,湖南人均拥有信用卡绝对不低。”一位业内人士表示。
这一估计也从本报调查中得到体现。在接受问卷的100人中,拥有1张或以上的比例高达8成,从未办过的只占2成。其中最多的拥有6张卡。同时,在开卡人群中,表示有“休眠卡”或者开卡未激活的也接近一半。
本报提醒:“休眠卡”不用要及时退
对于手头确实不用的信用卡市民应当及时退卡,尽管“休眠卡”不激活不再收取年费,但市民最好不要贪图一些小礼品盲目办理信用卡,因为卡越多,持卡人丢卡、个人信息泄露的风险越大。
3成对收费规则一知半解
现象:随着“刷卡消费”观念逐渐普及,长沙市各级法院近年来受理的因信用卡透支引发的银行与用户之间的纠纷也越来越多。
记者从芙蓉区法院了解到一组数据:2008年,该院审结信用卡纠纷案件78件,2009年就增长到184件,2010年更是达到创纪录的699件,增长幅度惊人。在该庭审理的近700件信用卡纠纷案件中,绝大部分被告并没有到庭应诉,而绝大多数判决结果也以信用卡用户败诉而告终。“这些案子的诉讼标的一般在几千元到数万元之间,最多的一起也不过4万元。而被银行告上法庭的透支者,一般年纪在30岁左右,大多是有一份稳定工作的年轻白领,不少人的透支时间长达2至3年。”
而在本报的问卷中,“是否了解信用卡使用和收费规则”一栏的数据显示:3成受访者基本不了解信用卡业务,比如对年费额度、免息期限、透支额度等都是一知半解,这样就很容易产生罚息和滞纳金。
本报提醒:信用卡不能及时还款 不妨试试申请推迟
对于忙碌的上班族而言,如果因为紧急情况不能及时还款,不妨致电发卡行客服申请延迟还款,多数银行会根据客户实际情况为客户办理1至2天的信用卡延期还款业务。
7成不了解个人信用状况
现象:根据央行发布的数据显示,截至2010年底,我国已有近1700万户企业和7.77亿多自然人在企业和个人征信系统建立了信用档案。记者从中国人民银行长沙支行了解到,截至2009年底,湖南省有3200万自然人信息录入全国个人征信系统。
同时,因为忽视个人信用而吃亏的人也在逐年增加。2010年湖南省就有1819笔住房公积金贷款申请因为征信记录不良而遭拒。
在“您了解自己的信用状况么?”、“您查询过自己的信用状况么?”两项问题中,不了解和从未查询的比例分别高达68%和70%。还有超过一半的人不太清楚什么行为属于不良信用信息并列入个人信用档案。值得肯定的是,一旦信用记录出现“污点”,绝大部分受访者表示会向银行申请调整,还有45%的人表示以后会按时还款。不过,也有5%的受访者表示会考虑请银行内部熟人帮忙消除不良信用记录。
本报提醒:空白信用记录未必是好信用
如果两位申请人其他条件都一样,那么拥有好的信用记录的申请人会比没有信用记录的申请人获得更多的认可和优惠。因此,信用记录越长会被认为越可信,所以应尽早建立自己的信用记录。
个人信用热点7问
1.哪些行为导致“负面”信用记录?
一是没有按时缴纳“睡眠卡”产生的年费;二是没有按时归还信用卡消费的最低还款额;三是没有按时归还个人按揭贷款;四是贷款利率上调后没有调整还款金额;五是为第三方提供担保时,第三方没有按时还款。
2.如何避免产生信用负面记录?
首先,不要随便出借出租身份证件,防止个人身份被盗用;其次,合理安排信用消费;第三,制定还(缴)款计划,及时还贷;第四,每年至少查询一次本人信用报告。
3.如何查询自己的信用记录?
携带身份证原件和复印件前往中国人民银行长沙中心支行征信大厅填申请表格查询。
4.发现个人信用报告中有错误怎么办?
若报告中收录的信息与实际情况有出入,例如逾期次数不符等,需及时与信息报送单位取得联系,核实以确保良好记录。
5.负面记录会永远保留么?
根据国家相关规定,负面信用记录最长可在7年后“洗白”。负面记录的保留期是从该笔贷款还清之日开始计算。
6.可以花钱“洗白”负面记录吗?
真实反映企业和个人信用状况的历史数据,不可随意更改或删除,网上“只要花几千元就能将客户负面记录‘洗白’”的说法是不可信的。
7.还有什么途径可查个人信用?
现在,在长沙信用网已可查询企业的基本信息和部分重点人群的个人信用。重点人群包括律师、保险推销员、质量监理员、资产评估师、会计师。
在国外 信用有污点后果很严重
在西方国家,信用记录是公民的“绿色身份证”,哪怕一次公交逃票记录也有可能受“辱”一生,没有人敢轻易触动诚信这根高压线。
文*《金鹰报》记者 杨湛
德国:信用有污点 找工作都很难
德国信用制度非常发达。德国总人口不过8200万,但银行发行的电子支付卡却有9400万张,此外还有2500万张信用卡。这是因为不仅成年人有卡,企业有卡,大学生有卡,甚至中小学生也有卡。卡的普及让德国成为一个信用社会,现金流通量很少。
德国各大商业银行一般是不允许透支的。但也可能会出现这样一种情况:个人信用卡上的信用额度全用完了,但个人账户上并没有那么多钱。二者之间的差额就属于银行“可容忍的透支”。透支须立即偿还。
银行的账户,除了大学生之外,都要交户头费。户头费按开户的种类分为三个档次。档次愈高,收费愈多。这种成本还是小意思。更大的成本是个人信用。个人信用一旦有了污点,不仅银行难以容忍,就是找工作、办签证也难。在德国,没有哪个公司,特别是知名的大企业愿意录用个人信用有污点的人。这等于是拿个人一生的命运开玩笑。这么大的风险,谁敢冒呢?
法国:被没收信用卡是终身耻辱
法国人使用信用卡更多是小额消费,如到超市购物、汽车加油和交停车费等。大额支付如水电、房租、购车等,法国人更爱用支票、授权扣款、银行转账等形式。如今,支票在法国的支付手段中依然占重要地位。
在法国,金融信誉被看成是一个人社会地位和道德品质的重要体现,而被银行确定为“欺诈者”或被没收信用卡将是此人的终身耻辱。虽然被定为“丧失信誉”的人原则上一年后可再次申请信用卡,但有许多银行因这类申请人有“前科”而拒发信用卡,这样,一些人就会因一时糊涂而永久丧失持有信用卡的权利。
英国:欠钱若不还 银行将共享“黑名单”
有美国人戏言:宁可去抢银行也不破坏信用记录。这句话很形象地描述了美国现行信用体系的特点。不破坏信用记录,这不是美国人品德多么高尚,只因为信用记录一旦破坏就很难修复,失信成本巨大,让人知难而退。
在美国,如果你恶意诈骗,除将受到法律惩罚外,你的信用记录将记上一笔。你也可以申请破产,把债务赖掉,但你在以后的7年内,不能购买1000美元以上的汽车;可以工作,但工作的全部收入扣除你的基本生活费外全部用于还债;不能开公司;不能从银行拿到任何贷款;不能买房子等等。一旦产生不良信用记录,将保留7年,但如果因为不良信用记录被起诉,上了法庭,你的信用记录就永远不会被删除。
出国留学 信用良好能派上大用场
在留学时,如果遇到保证金存期不够或者没有足够的流动资金,只要借助良好的信用记录,学生就有机会向银行申请留学贷款。在国外留学期间,如果拥有良好的信用记录,还会在租房子、购物、找工作等方面享受种种便利。
出境扫货 信用卡退税更划算
出境游客在购物时,一定要睁大眼睛看清“TaxFreeShopping”标识,因为这表明在此购物可以退税。在商场购物后填写退税单时,游客可以选择退现金、退支票、退到指定信用卡三种方式。建议选择信用卡退税,因为信用卡退税程序相对简单。在使用国际标准信用卡境外购物退税时,退税的币种为刷卡时使用的货币,在国内转换成人民币将产生1%至2%的货币转换费。理财专家还提醒持卡者,境外刷卡一定要注意保管好刷卡凭条,在国外的消费凭条很多还可以作为海关退税凭证。其次,国外消费一般都是凭签名消费的,不需要密码,因此一定要仔细核对消费签单上的金额后再签名。
出国旅游 有多少卡可以选择
目前国内的信用卡,一般具有三个平台:银联、VISA和MASTER。去不同国家和地区,依据银行卡组织的网点分布和收费标准,可选择不同卡种的双币信用卡。对此,牛牛理财工作室理财专家刘朝奉给出了以下建议:
(1)若前往香港、澳门,银联卡绝对合算方便。银联信用卡在香港地区刷卡消费直接以人民币结算,可节省1%-2%的货币转换费用。
(2)前往东南亚一带,可选择VISA卡,原因是这些国家VISA卡组织布点广泛,可确保刷卡更加顺畅。
(3)如前往欧美国家,可携带MASTER卡。以工、农、中、建四大银行和浦发银行、招商银行等银行的双币信用卡为宜,主要是人民币/美元卡和人民币/欧元卡,比如去德国,可以选择工商银行的牡丹国际双币万事达卡。
(4)去日本和韩国,建议带VISA卡。日本和韩国的旅游点,基本都能使用信用卡。
各国信用卡法规一览
美国:
信用卡法规禁止银行不得再针对21岁以下的用户发放信用卡,除非这些用户获得联名担保或能提供具备偿还能力的证明;禁止发行商在大学校园内进行信用卡市场推广。
法国:信用卡法规定,各大银行应根据客户支付金额的多少,实行“多级审核”制度。持卡人在购买小额物品时无须接受审核;如果物品超过50欧元,银行必须对其信用卡和身份证进行审核。
英国:消费者信用卡法规中明确规定,如遭盗用,除非本人也涉及信用卡犯罪,银行必须全额赔款给原持有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