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群人·主持
标签:
杂谈 |
作为主持人,他们光鲜亮丽地活跃在荧幕前、舞台上,我们看到的只是他们人前的风光,而那些看不到的酸甜苦辣,只有他们自己知道……
湖南电视台
首位女播音员
张林芝
那卷16毫米无声胶片
我有一卷16毫米无声胶卷。那是1970年国庆前后拍摄的,至今有40年了。当时湖南电视台有了第一台16毫米摄影机,新闻记者文卫平为了尽快了解胶片的感光度,让我播《湖南通讯》上的文章时拍摄了这卷胶片。拍完冲印后放了两遍,就把这卷试拍胶片送给了我。
前些天,有位编辑约台庆稿,我又想起这卷胶片,想起40年来的一幕幕,尤其难忘我为第一条新闻片《省会20万军民举行盛大集会和游行》配音时的情景:
那年国庆节上午,湖南电视台首次用16毫米的摄影机记录了集会游行的壮观场面。当时我们是借省广播电台录音机房配的音。也许是因为太激动,我没念几句就打磕巴了,播音室外所有的机器都停下来了,所有的又从头来,我因为耽误了进程心里很内疚。一切准备就绪,又开始了。进行了一半时,又出状况了——声画不同步。这样反复了多次,电影放映机都发烫了,烧胶片。于是,工作人员把胶片从放映机上取下来,重新剪接。就这样一遍遍,从6日中午一直到7日中午,一天一晚,大家没合眼。
几个从没有做过电视的人,凭着一腔热情和湖南人特有的蛮劲,硬是把这部电视新闻片拍摄制作出来了,并得到了省领导的首肯和鼓励,顺利播出。
写这篇文章时,我又翻出了这卷16毫米的胶片看了看,心想,它记载着的往事虽然已经属于过去,但同时它也给未来增添了许多力量和希望,我告诫自己,别不在乎它,好好珍藏吧!
湖南卫视
主持人
李湘
最后一班岗
2004年,我为了实现当制片人的梦想而下定决心离开《快乐大本营》时。记得主持最后一期《快乐大本营》那天,我打扮得跟白雪公主似的。因为是金鹰卡通上星,当然得可爱欢快点。我避开导演们质疑的眼神,很镇定很坚决地说:“我真的要走了!”话还回旋着回声,他们竟都擦拭起眼泪来了。上场前,卡通频道的负责人一到场便专门找我谈话,她说:“李湘,听说你要离开《快乐大本营》了?那这期节目你可千万别哭啊!”我说:“你们放心吧!我一定会笑到最后一刻的。”那期节目,由始至终,我都是认认真真地和小朋友们在台上一起玩游戏,生怕自己不经意的某个眼神会被某个观众捕捉到而破坏了整个晚会的气氛。可当时我真的很想在台上和我的观众道别。可一直到最后都没能成功,因为站好最后一班岗是我义不容辞的责任。
湖南经视
主持人
汪涵
80岁还当“策神”
2002年,台领导去国外考察,回来后决定做一档节目,台长对这节目的要求只有一个,就是要让观众每三分钟笑一次。制片人邀请我去主持,我觉得挺有意思,立马就答应了。因为当时湖南,乃至全国还没有人做过这种性质的脱口秀节目,我们算是开了一个先河。
节目组希望有两个人能搭档主持,要我推荐一位,当时我觉得马可这小伙子不错,就推荐了他。
从2002年开始,一做就是长达8年的合作,这个节目就是《越策越开心》。8年后的现在,我又当起了《越策越开心》的制片人,感情可能跟以前更加不一样了。“万发缘生,皆系缘分”,我觉得跟“越策”,跟小马就是这种难得的缘分。冥冥中有了这个开始,我希望可以一直延续下去。很多观众都知道,我跟小马有一个约定,希望可以一直做《越策越开心》直到我们80岁,到时候我们老了,头发白了,牙齿掉了,不知道观众还爱不爱看我们这两个老“策神”神策。不过这是我们的愿望。
何炅是一枚万能药丸
我一直觉得谁要是能认识“何老”是一件特别幸福的事情,他会照顾到每一个人的感受,永远把最贴心最给力的话留给那些最需要给自己打气的人。有一段时间在录节目之前,我都会很认真地问“何老”相同的一个问题:“我今天帅不帅?”“何老”总是会认真打量一下我,然后很坚定地回答我:“帅,很帅,非常帅。”我就会充满能量去完成这一期的节目。其实我要的并不是“何老”真的夸我帅,就是想要一个在自己心目中很重要的人对自己的肯定。
“何老”总是能很精确地看到我的失落,我的不够自信,然后及时给我鼓励和帮助。也能及时看到我的进步,给我加油,让我可以马力十足。我们现在已经习惯了有什么解决不了的事,有疑问的事都要请教“何老”,因为就是觉得“何老”是万能药丸,什么事情都可以摆平。
湖南卫视
主持人
谢娜
三进《快乐大本营》
2002年,我第一次登上主持的舞台,就是一直火到现在的《快乐大本营》,当时希望节目更加活泼,所以加了我和另外一个男孩两个副主持。我没做好,所以离开了。虽然第一次失败了,但给了我一个很高的起点。
2005年,《快乐大本营》10期特别节目家庭游戏比赛,我再次加入。10期节目结束后,台里决定大改版,我与何炅、维嘉三人进行了中国电视史上第一次在位主持人,也是第一次名人公开PK。这个和他们鸡蛋碰石头的过程,让我内心和专业都进步很大,让大家了解到我的坚持。我和维嘉走了,我心服口服,但是真的很难过!
2006年,我们重新回到了这个让我爱,给我折磨,让我成长的舞台,组成了“快乐家族”,中国内地第一个主持人团。我们重回收视王牌,夺回收视冠军,我在这个曲折的过程中更加爱上了主持,完成了三次蜕变。
湖南卫视
主持人
李兵
嗨,我的农民兄弟
我对农村一直比较有感情,童年时跟农村小朋友一块玩捉迷藏;一块儿光着身子到池塘里游泳。在农村,我觉得无忧无虑,仿佛我生活的空间就在那儿似的。
第一次下农村采访,台领导问:“李兵啊,从灯红酒绿的城市到农村去,能行吗?”我回答得挺干脆:“行!”这种自信,缘于儿时对农村的亲近感。开始时,是带着新鲜感到农村去的。稻草上树,拍;两头牛打架,拍。真正深入农村久了,慢慢地做出了一份责任。湖南是个农业大省,宣传媒体中真正属于农民的阵地并不多,省级电视媒体里面,也就《乡村发现》一个栏目,每周短短三十分钟。而农民的生活是那样丰富,农村的问题是那样复杂,农业生产是那样多彩……我常感到我们捕捉到的精彩十分有限,我们镜头所反映的内容太少太少。我觉得我有一种责任,一种作为电视人、作为省级电视媒体唯一农村栏目制片人兼主持人的责任。农村还有许多落后现象需要鞭策、许多先进任务需要宣传。要是我们的镜头不能记录这个丰富多彩的时代,不能记录农村的发展变化,我觉得会愧对记者的称呼,愧对几千万农民兄弟。
湖南经视
主持人
梅冬
直播没有失败
1998年春夏,湖南遭遇了百年一遇的洪水灾害——湘资沅醴四水陡涨,洪水肆虐,民房倒塌,山体滑坡,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受到了史上最严重的威胁。
我被派往已溃口的常德安乡安造垸龙口大堤,直播堵口。那里的险情到了非常危急的时刻,抗洪的军民已经筋疲力尽,这时报道部副主任梅宏对我说:“准备啦,午间要连线直播堵口……成不成就看这回。”一种从来没有过的冲动和紧张油然而生,脑海不停地闪现着周围的情景,很乱很乱,不知要说什么,怎么说。此时河面上有两条装石块和炸药的船正在向龙口处集结,两根巨大的钢索拴在船尾处,钢索的另一头固定在岸上,铰动着船向龙口靠近,原来这是当地干部想出的办法:用装满石块的船堵住龙口,炸毁船只后将石块沉入河底堵住洪水,控制住局面……
“快准备!时间快到了!”在河岸我听到了大声的喊叫,赶紧和摄像师站到身边一艘船上,找到了最佳位置,准备现场报道即将发生的一幕。就在船要接近龙口时,突然“嘭”地一声巨响,钢绳没能经得住这巨大的拉力,居然断掉了!巨大的惯性让这根钢索狠狠的回弹,全场一阵惊呼。再看这两艘船,顺着决口处的洪流一头栽下,装满了巨石的两艘大船甚至连爆炸声还没有听到就无影无踪了……这种方式失败了,但直播没停,直播没有失败。后来,我才知道我的同事们付出了相当大的努力,将这个没有任何征兆、没有任何预设、甚至都不知道结果的场景原原本本地记录了下来。
湖南经视
主持人
马可
坐着摇椅慢慢“策”
“越策”已经8年了,很多观众说这个节目陪伴了他们的成长,其实我也一样,“越策”的8年也可以说是我成长的8年,它同样陪伴着我走过了我的青春时光,一起见证了我的成长。
我爱唱歌,从自己小时候放肆在屋里号叫,到后来节目里摆足式样的过干瘾地唱,再后来我发行了自己的第一张个人专辑;从我脸上8年前很旺盛到现在也不放过我仍然被拿来开涮的坨儿们;从我还是一个愣头小子,到现在的已为人父;8年的时光不长不短,却足够我用一辈子去铭记,就像我跟大哥(汪涵)的约定一样,希望我们可以主持这个节目到很老很老,直到牙齿掉光。到时的场景就像那首歌里唱的一样:我们俩坐着摇椅慢慢“策”!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