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 70 80怀旧凶猛
(2010-12-10 09:13:58)
标签:
杂谈 |
《金鹰报》实习记者 王薇
“我们的故事很多,青春很长”
(张建国 60后代表 民营企业老板)
张建国这个名字非常的“60后”,他告诉记者,有的时候甚至都不用报自己年龄,光听名字人家就知道自己是个彻彻底底的“60后”了。
每一个年代都会有象征着这个年代的独特的记忆符号,而对于曾经伴着《东方红》的乐声起床,听着《国际歌》的旋律进入梦乡的60后们,军帽、白球鞋、毛织假领,荤油渣、宝塔糖、三色冰糕,乃至《地道战》、《地雷战》、《卖花姑娘》,以及红灯牌收音机、永久牌二八自行车……无疑就是令他们那一代人难以忘怀的记忆符号。
“我一直觉得所谓‘奢侈的美味’,不过是吃到一块三色冰糕,或者一瓶水果罐头;所谓精神的满足,不过是读过一册小人书,或者一本手抄本。”张建国直到现在都还记得柳絮儿、榆钱儿、杨槐花,甚至一种名叫茅茅根儿的野菜也带给他美好的味觉回忆。前段时间还托人给他满世界地找那些榆钱儿。
“我知道,在很多人的印象里,60后大多以生活刻板、内心保守而著称,呈现给世人的完全是一副苦大仇深的模样,我要说的是,那种想当然的印象是何等的不靠谱——我们的童年岁月虽然简单,却绝不单调;我们的童年生活虽然贫瘠,却绝不卑微。”这话我同意,正如一位60后的作家所说:“我们的故事很多,我们的青春很长。”
儿子陪老爸看《射雕英雄传》
(符柏松 70后代表 国企职员)
这个年代出生的人,更是由一个淳朴的年代进入一个信息时代。符柏松生于70年代初期,小时候跟着父母参加过生产队劳动,知道什么是工分。偷过生产队的黄瓜、西红柿和西瓜,吃过生玉米、生茄子。
挖过野菜、吃过猪尾巴菜和地瓜叶。
“对于我们这代人来说,没有什么比《射雕英雄传》更具有影响力了。黄日华就是郭靖,翁美玲就是黄蓉,谁也替代不了。”符柏松说,那个时候在班上和同学练过一阳指,学着和同学摆天罡北斗阵,用九阴白骨爪恐吓过同学,有的同学还拿着纸扇整天在女生面前扇来扇去,上面写着自以为潇洒的书法。
“那个时候我们开始穿喇叭裤、蓄长发。记得在初二理了个前后长,中间短的头发。一到学校就被老师逼着到理发店剃了个光头。另外,婚纱照也是从我们那个年代开始流行的。”符柏松说这些的时候,他12岁的儿子一直在旁边安静地听着。他说儿子最爱听他讲那个时代的往事。这个“90后”或许不能体会他老爸那个时代的回忆,但是却能和老爸一起感受那个年代带来的温暖,符柏松说儿子已经陪他看过3遍《射雕英雄传》了。
说不完的经典
(张小思 80后代表 媒体记者)
在刚刚诞生的18寸、21寸彩色电视机上,《新白娘子传奇》、《葫芦娃》、《黑猫警长》伴随着所有的80后长大。《大风车》开始出现了,80后是最后知道董浩叔叔和鞠萍姐姐的一代;《小龙人》开始出现了,《大头儿子和小头爸爸》、《舒克和贝塔》、《变形金刚》、《忍者神龟》出现了。《足球小将》天天热播,然后男生喜欢上踢足球,张小思就是这其中的一员,“放学了,我们一大群男生挤在6个平米的地方还能跳能跑。”
《四驱小子》来的时候,张小思还在读小学,那是一盒20块的塑料玩具,全靠动手一块块拼接,装上两节5号电池,可以放在它们的跑道上飞驰。“我为了买下装备改装自己的‘爱车’,让它跑得更快,省下一天两块钱的早饭,扎扎实实存了三年,才在六年级的时候靠着早饭钱改装好的赛车,拿下当年区里、市里的‘四驱冠军’,无限光荣……这是不是我一直对汽车如此着迷的始作俑者?”真是这样吧,每一个男孩心中都有一个汽车梦。
前不久,一首名叫《韩梅梅和李雷》的歌曲让多少80后想随着那只会飞的鹦鹉“Polly”重回课堂。“我还特地回了趟以前的中学,当年熟悉的那台录音机已经被电脑和投影仪取代,黑白的课本已经五颜六色,我们那个时代已经渐行渐远。”走的时候,张小思问我是不是也有相似的感觉,那些过去了的、永不消逝的经典,永远也说不完,真的是这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