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范冰冰破冰前行

(2010-11-19 09:45:44)
标签:

杂谈

范冰冰破冰前行

■《金鹰报》主笔 阳光
范冰冰,一个清冽诗意的名字,一个总是伫立在潮头与风口浪尖的女人。
13年前,她从小小少女金锁开始,一步一步勇敢走来。
13年间,一路是非风雨,一路飞短流长,她始终坚强挺住。
13年后,当她有机会为自己辩解时,却选择将段段不为人知的破冰之旅,深埋于内心。
这不是一个人人都能读懂的美丽女人。


简单而利落
这究竟是个怎样的女人?如传说中的惊艳?妖冶?性感?
当我努力坐定,仔细打量着坐在我对面的范冰冰时,脑海中事先浮过的那些关于她的词语,均被一一否决。眼前的她戴着一顶鸭舌帽,套着一身宽松柔软的休闲装,干净利落,丝毫不妖艳。
这是11月16日下午3点,没有阳光的长沙。我就这样坐在距范冰冰不足2米的位置上。
由于此行是为宣传电影《赵氏孤儿》,她拒绝了所有媒体针对她个人提出的采访要求。但是,在等候录制节目的半个小时里,我一直呆在她的休息室中,她始终没有让助理“赶”走我这位“不速之客”。
期间,她与陈凯歌夫妇热情寒暄,聊到兴起时,便拍着大腿哈哈大笑。
略为粗大的嗓门,无畏恣意的笑容,怎么看怎么简单。我不禁思索,这些年来,媒体对范冰冰的评价是否有失公允?
眼泪与错愕
还在两年前,为宣传自己制作的首部电视剧《胭脂雪》,范冰冰走进了《鲁豫有约》。鲁豫问她 :“这些年来,有没有想过自己遭受种种非议,可能是因为红得太快了?”范冰冰反问道 :“我红得很快吗?”镜头对准她的那一瞬,她满脸错愕。
这之后不久,范冰冰巧遇当年《还珠格格》的导演孙树培。导演对她说:“你记得吗?你小时候有一次哭鼻子……”范冰冰鼻子一酸,说 :“对对对,是啊是啊。”
13年过去了,时间真的可以抹掉当年的辛酸吗?
那是北京很冷的冬天,范冰冰拍戏到凌晨一点,拖着一身疲惫和冰冷回来。在房间门口,她看见自己的行李被丢在走廊上。
其实,那个时候她还没有哭,满脑子都在想:“今晚我该住哪儿呢?”只是导演后来出来“骂人”——“你们怎么可以这样呢?怎么能这样对待一个演员……”导演的话,突然让她觉得很委屈,眼泪开始往下掉。
那年冬天,范冰冰16岁,拍《还珠格格》。但她从来都不是童话中那个一直很幸运的女孩。
在拍《还珠格格》前,她是受人嘲讽的“小北漂”;在拍《还珠格格》时,她是人人都能欺负的小新人;甚至拍完《还珠格格》后,她依然用了长达6年的时间才获得那个对她来说弥足珍贵的百花影后的奖杯。
底线与坚持
然而,没有人去关注这个漂亮女孩究竟有多努力。尽管事实上,除了努力,范冰冰还有很多值得称道的地方,比如她的底线,她的坚持。
1997年,着手拍摄电影《天浴》的陈冲,找到了范冰冰,希望她能出演女主角文秀。但她拒绝了这个后来让李小璐一举夺得台湾金马影后的角色,理由是,她没有办法做到“全裸出镜”。
很多年后,当陈冲看到媒体有关范冰冰“靠潜规则上位”的报道时,她很公正地说了一句:“冰冰绝不是那种博上位的女演员,她在很小的时候,就给自己划了根底线。”
因为同样的理由,范冰冰在今年年初拒绝了《白鹿原》导演王安全的盛邀,她解释说:“这些年也在慢慢接受去拍激情戏,但田小娥(《白鹿原》女主人公)的那些激情戏不那么合理,如果只是博人眼球,我怎么也不会去拍的。”
重情也重义
这一年,范冰冰还拒绝了与传媒大亨默多克的妻子邓文迪的合作。那个原本由她顶替章子怡主演的《雪花与秘扇》的剧本,也因此转到了李冰冰的手中。
助理一度不解:“这是打入国际市场的好机会,为什么要拒绝?”
范冰冰眉头一锁:“现在是子怡最困难的时候,如果我接这个戏,媒体可能又要做文章,我这样做就是在落井下石,让别人觉得章子怡连朋友都没有。”
尽管章子怡事后一再表示“谁演都无所谓”,但是对于范冰冰的此举,她是心存感激的,所以,后来她在媒体前大赞范冰冰:“在圈内,她有个绰号叫‘范爷’,因为她直率、豪气、重感情,别人敬她酒,她再不能喝,也一定会干掉。”
虽是夸赞之词,章子怡所言却句句属实。刘雪华当年将自己引荐给琼瑶的那份恩情,范冰冰便在心里记了很多年。2007年,她离开华谊自组工作室的首部大戏就邀请刘雪华出演,并在整部片子的宣传过程中,将刘雪华推到了第一女主演的位置上。她用这种方式很诚恳地向所有人昭示:“没有雪华姐,就没有我的今天。”
坚忍与宽容
但是,围绕在范冰冰身上的,始终没有“努力”、“义气”等褒义词,而是“私生子”、“包养”等无穷无尽的负面传闻。
因为这些传闻,范冰冰曾如履薄冰。2003年冯小刚请她出演《手机》中的武月,她一度因“担心出演第三者而被媒体大造文章”而选择拒绝,并因此与当时的经纪人王京花翻脸,“吵到最后把手机都摔了”。
2006年,有关范冰冰的负面传闻达到了顶峰。一篇以“16岁范冰冰被贾云包养”为题的帖子在网上广为流传,不少媒体在未经核实的情况下公开转载发表此帖。一向沉默的范冰冰终于忍无可忍,她对记者说:“我一定要找到写这篇文章的人,我一定会在光明的地方等着他出现。”
不久,两名15岁的高中生向范冰冰发来道歉信,承认自己受人指使,恳请她不再追究。但是,家人却特别希望她借此揪出“幕后真相”,还自己一个清白。
那一夜,范冰冰辗转难眠。她终究不忍伤害两个无辜的孩子。第二天,她在自己的博客上轻描淡写地写道:“我想,此事就到此结束吧。”
这之后,不断有记者追问范冰冰:“当年陷害你的人究竟是谁?”范冰冰总是报以一笑,然后说:“我不必说出来,当事人知道就好。”语气平静得令人惊讶。
倔强而不服输
面对种种飞短流长,范冰冰并非没有喊累的时候,她曾说:“这些年,我很累,我可不可以下来休息休息?”
据她的助理透露,因为自觉一直身处风口浪尖上,范冰冰曾画了一张图,画上的自己站在那个风口浪尖上一直跳,永远不落地。旁白则是她第一张个人专辑中的歌词:“世界用我不解的方式,教会我们现实。”
但是,范冰冰终究是倔强而不肯认输的,“以前大家总觉得我是花瓶,我也曾经说过愿意一直做一个有内涵的花瓶,但这都是赌气的话。”
这些年来,范冰冰坚持365天天天工作,努力证明自己在新闻头条上的不同价值。
2006年,她出演电影《墨攻》,为了拍摄一场困锁在水牢的戏,她在接近零度的污浊泥水里泡了十几个钟头,几乎窒息而死,前来探班的母亲因此痛哭流涕。
2010年拍摄《赵氏孤儿》,她在高达50摄氏度的沙子上躺了整整2个小时,皮脱了一层。
不断努力的结果是,十三年,三十多部电视剧,十多部电影作品,一个百花奖影后(2003年凭借《手机》),一个金马奖最佳女配角殊荣(2007年凭借《心中有鬼》),一顶东京国际电影节影后桂冠(2010年凭借《观音山》),还有一个自己的影视制作公司,以及一个影视学校。
这个美丽而坚忍的女人终于证明,她不是一个“花瓶”。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后一篇:NO.221Feature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