违母愿斯琴高娃女儿开餐馆
(2009-02-21 20:53:33)
标签:
杂谈 |
《金鹰报》记者 曾谊 整理
大多数人都知道艺坛常青树斯琴高娃有一个做演员的儿子,却不知道其实她还有一个女儿。虽然女儿有极高的艺术天赋,但她却不愿意继承母亲的演艺衣钵,而是选择做一位平凡的餐馆老板娘。
立志打造明星女儿
孙丹5岁那年,斯琴高娃与第一任丈夫、内蒙古电影制片厂某导演分手,4岁的儿子孙铁判给父亲,孙丹跟随母亲。孙丹从小就显露出文艺天赋,大家都认为她将来会顺理成章地和斯琴高娃一样吃演艺饭,这让酷爱表演的斯琴高娃欣慰不已。斯琴高娃为女儿买了钢琴,请了老师来家里教女儿,又为女儿报了芭蕾舞班。因为练习钢琴和舞蹈,孙丹比同龄孩子少了很多玩耍时间。渐渐地,那一个个音符让她感到枯燥和乏味,上课时她开始心不在焉,练习也“偷工减料”。可斯琴高娃却一如既往地高要求她。
1986年,斯琴高娃与瑞士籍知名华人音乐家陈亮声相识并结合,带着孙丹一起漂洋过海到了瑞士。 在瑞士,斯琴高娃对女儿的要求更多了,她要女儿每一样乐器都精通,这让孙丹很反感,母女两人常起冲突。1991年后,斯琴高娃频繁地回国拍戏,同时也开始煞费苦心地培养孙丹表演方面的兴趣。她叫女儿和她一起看她主演的片子,让女儿评价她的演技。每逢寒暑假,斯琴高娃就把女儿带回国内,让女儿在剧组里感受拍戏的氛围。此后,斯琴高娃在主演《天国逆子》、《太后吉祥》等影视剧时,向导演推荐孙丹演了两个角色,反响都不错。然而孙丹却对年轻人向往不已的演艺生活心生厌倦。为了几个镜头和几句台词,在剧组一熬就是好几个月,她觉得这简直是在浪费青春和生命。不久,孙丹瞒着斯琴高娃,一个人悄悄回到瑞士。
为艺术母女决裂
回瑞士后,孙丹和同学跑到法国去,在一家公司做了一名普通员工。这让一直以女儿为骄傲的斯琴高娃很是失落。
2002年,孙丹向继父陈亮声借钱在法国开了一家中餐厅。这年8月斯琴高娃带着满腹愤懑赶到法国。女儿的中餐厅很小,只有20多平方米,孙丹既要招呼客人、收款,又要洗碗拖地,忙得连喘气的工夫都没有。斯琴高娃既心疼又气愤。她再次提出要女儿跟她回去拍戏。孙丹没好气地说:“你剥夺了我童年少年的快乐,让我像一头毫无思想的骆驼,按照你设计的轨道负重前行,告诉你,哪怕你不认我这个女儿,我也不拍戏了!”母女俩又一次不欢而散。这一别整整三年。
为爱母女尽释前嫌
2005年6月,斯琴高娃因“股骨头坏死”回瑞士动手术。孙丹得知消息,把餐厅交给别人管理,不分昼夜地陪伴在母亲身边。母女俩终于有时间好好吐露心声。孙丹对母亲说:“我是个没有野心的女子,并不想成为什么大明星。我很满意现在这种生活状态,这样活着挺好的。”女儿的话让斯琴高娃内心波涛翻滚。她真诚地向女儿忏悔:“孩子,妈错了!妈太好强,让你这些年受了很多委屈。妈对不起你!”
斯琴高娃康复后又准备回国拍戏,孙丹心疼地对妈妈说:“别再那么拼命了,好好享受生活吧。”斯琴高娃说:“妈妈太爱表演了,要演到走不动那天为止。” 想到母亲已是50多岁的人了,继父又长年在欧洲演出,2006年7月,孙丹转让了在法国的餐厅,在北京东四十条附近开了一家中餐厅,这样既可以继续做自己喜欢的餐饮事业,又能照顾母亲。
曾经,斯琴高娃是那么反对女儿开餐厅,而现在,女儿的餐厅成了她歇息疲惫身心的地方,成了母女俩交心的场所。回想过去,斯琴高娃感慨万千:“女儿的经历让我明白了很多人生道理:一个人不管从事什么工作,风光也好,平凡也好,只要内心快乐、生活开心,她的人生就丰富多彩,就是成功的!”
大多数人都知道艺坛常青树斯琴高娃有一个做演员的儿子,却不知道其实她还有一个女儿。虽然女儿有极高的艺术天赋,但她却不愿意继承母亲的演艺衣钵,而是选择做一位平凡的餐馆老板娘。
立志打造明星女儿
孙丹5岁那年,斯琴高娃与第一任丈夫、内蒙古电影制片厂某导演分手,4岁的儿子孙铁判给父亲,孙丹跟随母亲。孙丹从小就显露出文艺天赋,大家都认为她将来会顺理成章地和斯琴高娃一样吃演艺饭,这让酷爱表演的斯琴高娃欣慰不已。斯琴高娃为女儿买了钢琴,请了老师来家里教女儿,又为女儿报了芭蕾舞班。因为练习钢琴和舞蹈,孙丹比同龄孩子少了很多玩耍时间。渐渐地,那一个个音符让她感到枯燥和乏味,上课时她开始心不在焉,练习也“偷工减料”。可斯琴高娃却一如既往地高要求她。
1986年,斯琴高娃与瑞士籍知名华人音乐家陈亮声相识并结合,带着孙丹一起漂洋过海到了瑞士。 在瑞士,斯琴高娃对女儿的要求更多了,她要女儿每一样乐器都精通,这让孙丹很反感,母女两人常起冲突。1991年后,斯琴高娃频繁地回国拍戏,同时也开始煞费苦心地培养孙丹表演方面的兴趣。她叫女儿和她一起看她主演的片子,让女儿评价她的演技。每逢寒暑假,斯琴高娃就把女儿带回国内,让女儿在剧组里感受拍戏的氛围。此后,斯琴高娃在主演《天国逆子》、《太后吉祥》等影视剧时,向导演推荐孙丹演了两个角色,反响都不错。然而孙丹却对年轻人向往不已的演艺生活心生厌倦。为了几个镜头和几句台词,在剧组一熬就是好几个月,她觉得这简直是在浪费青春和生命。不久,孙丹瞒着斯琴高娃,一个人悄悄回到瑞士。
为艺术母女决裂
回瑞士后,孙丹和同学跑到法国去,在一家公司做了一名普通员工。这让一直以女儿为骄傲的斯琴高娃很是失落。
2002年,孙丹向继父陈亮声借钱在法国开了一家中餐厅。这年8月斯琴高娃带着满腹愤懑赶到法国。女儿的中餐厅很小,只有20多平方米,孙丹既要招呼客人、收款,又要洗碗拖地,忙得连喘气的工夫都没有。斯琴高娃既心疼又气愤。她再次提出要女儿跟她回去拍戏。孙丹没好气地说:“你剥夺了我童年少年的快乐,让我像一头毫无思想的骆驼,按照你设计的轨道负重前行,告诉你,哪怕你不认我这个女儿,我也不拍戏了!”母女俩又一次不欢而散。这一别整整三年。
为爱母女尽释前嫌
2005年6月,斯琴高娃因“股骨头坏死”回瑞士动手术。孙丹得知消息,把餐厅交给别人管理,不分昼夜地陪伴在母亲身边。母女俩终于有时间好好吐露心声。孙丹对母亲说:“我是个没有野心的女子,并不想成为什么大明星。我很满意现在这种生活状态,这样活着挺好的。”女儿的话让斯琴高娃内心波涛翻滚。她真诚地向女儿忏悔:“孩子,妈错了!妈太好强,让你这些年受了很多委屈。妈对不起你!”
斯琴高娃康复后又准备回国拍戏,孙丹心疼地对妈妈说:“别再那么拼命了,好好享受生活吧。”斯琴高娃说:“妈妈太爱表演了,要演到走不动那天为止。” 想到母亲已是50多岁的人了,继父又长年在欧洲演出,2006年7月,孙丹转让了在法国的餐厅,在北京东四十条附近开了一家中餐厅,这样既可以继续做自己喜欢的餐饮事业,又能照顾母亲。
曾经,斯琴高娃是那么反对女儿开餐厅,而现在,女儿的餐厅成了她歇息疲惫身心的地方,成了母女俩交心的场所。回想过去,斯琴高娃感慨万千:“女儿的经历让我明白了很多人生道理:一个人不管从事什么工作,风光也好,平凡也好,只要内心快乐、生活开心,她的人生就丰富多彩,就是成功的!”
前一篇:曾宝仪变身男友美容师
后一篇:王仁甫:每周为太太做心形牛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