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石钟山嫌刘佩琦当爹太嫩

(2009-02-21 20:49:49)
标签:

杂谈

《金鹰报》记者 罗懿
 “激情”系列之后,好久都没看到石钟山的作品。正当圈中有人传言“石钟山江郎才尽”的时候,根据他小说改编、同时也是他担任编剧的电视剧《天下兄弟》在湖南电视剧频道开播,第一天便走高的收视率,狠狠地给了好事者一耳光。
 而石钟山则不紧不慢地说,“要等有石钟山味的电视剧,得有耐心,还得有信心。”
“不是跟风余华的《兄弟》”
 小说《天下兄弟》先于电视剧《天下兄弟》出来,不知为什么,坊间却有声音说石钟山的这本小说是跟风余华的作品《兄弟》。
“这种话我也听说过,甚至还有人说我是抄袭余华的《兄弟》。”石钟山觉得很好笑,其实他的这部作品完稿时,余华的《兄弟》还未出版。不过书名初定为《兄弟》。“后来听出版界的朋友说余华也要出一本书叫《兄弟》,我就又加了‘天下’两字。”
石钟山说,《天下兄弟》讲述的是上世纪60年代一对孪生兄弟出生在一个穷苦的家庭,亲生母亲忍痛将其中一个送与他人抚养,从此两兄弟天各一方,开始两种截然不同的生活。“余华的《兄弟》我也翻过,感觉重点阐述对生活的反思及对人性恶的批判,相比较起来,我的《天下兄弟》更温情一些,主要是讲不管兄弟之间相隔天涯海角,都会被浓浓的亲情所维系,割不断。”
另外,石钟山还透露,小说中感人的故事曾真实地发生过。“我在一篇报道中看到一对双胞胎被分开抚养的故事,一次偶然机缘使两人走到一起,彼此产生了很独特的情感。我读后非常感动,就拿来作为我这部作品的故事核心。”
“我的作品要有石钟山味”
这是石钟山第二次改编自己的作品,第一部是《军歌嘹亮》。在得到投资方的任务后,他打破圈内“三天写一集”的“常规”,用了50天就写出了30集。“那段日子,写得脑子都有些麻木了,幸亏黄力加导演帮我回过头一集一集地改。写到兴起时,吃饭都只用5分钟,晚上兴奋得只睡三四个小时。”
尽管石钟山如此辛苦地创作,还是有挑剔的观众认为他的创作手法和观念老了。石钟山听闻后愣了片刻,却不正面回答记者的问题,绕个弯说:“我的关注点更多地放在了‘情感’上,这部《天下兄弟》就是以情动人。”
对于观众质疑新作比较煽情,情节离奇所以稍显夸张,石钟山表示:“上个世纪,我成长的那个年代比较动荡,发生在主人公田树和刘栋身上的这些事情,是很多很多的。作为我们创作者来讲,只是写出了那个年代的冰山一角而已。”
“我的小说也好,剧本也好,都很朴素而真情,我不搞无厘头的东西。”石钟山说,“也许我的创作手法跟不上观众的要求,但无论如何我都会保持我的‘石钟山味道’。”
“唯一遗憾是父亲刘佩琦太嫩”
石钟山的小说改编成很多电视剧,但他很少评价剧中的演员,也许这次是因为自己参与编剧,所以对演员表演了解也更多一点。在他看来,剧中演员表演都基本上达到了小说中原型的要求,唯一遗憾是演父亲的刘佩琦太嫩,“不像是有三个那么大儿子的爹。”
听到原著者这样评价自己,刘佩琦却一点都不生气。在剧中,他出演一个农民,有3个儿子,分别是聂远、吴健、董勇。聂远和吴健演的还是双胞胎。
“不过我听到的不是我很嫩,而是聂远和吴健不像是双胞胎。”对此,刘佩琦解释:“我这俩儿子是异卵双胞胎。”他表示自己擅演农民,每次演他儿子的董勇和他对戏时,总觉得很心虚,刘佩琦说:“他老觉得我演的这个爹有点嫩,其实我年龄比他大很多,只是我老婆让我保养得很好,董勇经常在外面拍戏,又不用保养品,就看上去老一点。”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