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拾废品,刘欢一夜“万元户”

(2009-01-17 10:51:37)
标签:

杂谈

拾废品,刘欢一夜“万元户”

 

 

 

《金鹰报》实习生张思尧 整理
在一场席卷全球的金融危机下,节俭成了一个全球范围都奉行的概念,节俭主义成了越来越多的人过日子的座右铭。
而刘欢,无疑是节俭主义的最好代表——作为国内首屈一指的男歌手,拿着高校薪水的教师,刘欢却偏偏是个节俭得赛过普通人的名人。他喜欢跟废品打交道,他最大的兴趣,就是在生活中变废为宝……

送“礼”刘欢——
回收再利用的易拉罐烟灰缸
刘欢跟太太卢璐的缘分,就缘于废品。那时卢璐还在湖南台工作,接到台里的安排去北京邀请刘欢参加元旦晚会。在国际关系学院的宿舍楼找刘欢的房间很容易——门口空酒瓶子最多的就是他的。
谈完公事后,卢璐开玩笑说别人是按图索骥,她是按瓶索人。刘欢告诉卢璐,要是她晚来一天,这招就不好用了,因为他每月都要卖一次空酒瓶子,那天下午正是他计划去卖废品的时候。
刘欢问卢璐:“你卖过废品吗?”卢璐摇摇头。刘欢又问:“要不我带你一起去卖废品试试?”卢璐接受了邀请。刘欢借来一辆三轮车,找个竹筐子,把空酒瓶一筐一筐地搬上车。两个人就这样推着叮叮当当的车子拐出国际关系学院后门,来到一家废品收购站。   
啤酒瓶5分一个,白酒瓶1毛一个。那天酒瓶子一共卖了22块3毛钱。刘欢说辛苦卢璐了,要请她吃晚饭。没去什么好餐厅,在学校食堂吃的小炒。那天刘欢喝的是自带的易拉罐装的青岛啤酒,卢璐不喝酒,于是点了一罐健力宝。
让卢璐觉得意外的事情发生在吃完之后,刘欢把喝完的4个空易拉罐用手捏扁,从口袋里掏出个塑料袋装进去,然后看着卢璐。卢璐知道他的意思,这是在惦记自己手里那个健力宝的罐子呢。可卢璐还没喝完,只能遗憾地冲他一笑。刘欢也不觉得尴尬,就这么拎着一袋捏扁的易拉罐跟卢璐握手告别。
那个健力宝的空罐子最后成了卢璐送给刘欢的第一份礼物。回到招待所后,卢璐借来一把剪子,先把空罐子上面横着剪开,再把上半部剪成宽度均匀的丝状,然后全部往外翻转折叠,用剪下来的上端的圆环固定住,这个空罐子就摇身一变成了一个漂亮的花篮状烟灰缸。
临走前,卢璐又去了趟刘欢宿舍,把这个回收再利用的烟灰缸送给他,刘欢特别开心,当着卢璐的面把它摆到了白色的书桌上。

自制茶几——
自行车钢圈与废车胎的完美结合
刘欢就这么喜欢上了卢璐。来湖南台录完元旦晚会,两人认识的第九天,刘欢向卢璐求婚了。按照他的说法——“你是第一个陪我卖废品的女人,也是第一个懂得变废为宝的女人,所以我想娶你!”
就这么着,卢璐辞去了湖南台的工作,跟着刘欢到北京找了份工作,开始他俩因为废品开始,也因为废品而继续的婚姻生活……
婚后,卢璐发现刘欢不仅善于卖废品,还善于捡废品。学校放假的时候,刘欢会带着卢璐到外地去旅游,只是,每次的观光之旅却多少都有些废品之旅的成分在里面……
不管在什么景区,刘欢只要在垃圾箱以外的地方见到别人扔的易拉罐空瓶子之类的东西,第一反应就是捡起来用个袋子装着。卢璐一直怀疑刘欢这个爱捡东西的怪癖是有传染性的,因为不知道从什么时候起,她也开始跟着刘欢一起捡东西了。一次两人去张家界登山,有一天晚上两人在宾馆外面散步,卢璐问刘欢为什么喜欢捡废品,刘欢纠正她说:这世界上并没有废品,所谓的废品只是搁错了地方的好东西。自己举手之间,让这些被错判为是废品的东西得到再利用,拥有新的存在的价值,这是很有意义的事情。
随着两人共同生活的日子越来越长,卢璐发现自己以前还是太小看刘欢了,以前卢璐以为刘欢只会捡废品卖废品而已,但事实证明,刘欢对于废品的利用和研究,已经提升到了变废为宝的程度。
刘欢家客厅的茶几是他自己做的。原材料是个捡来的自行车钢圈和别人扔在小区垃圾桶边上的废汽车轮胎。他把自行车钢圈的辐条呈放射状向上弯起,正好托住汽车轮胎,再在轮胎上铺一块玻璃板,一个别具匠心的茶几就完成了。说来也奇怪,扔在路边无人问津的废旧轮胎,变成家具以后,不但不招人烦,还让人看起来觉得有创意。

父女合作——
捡空烟花壳捡出个“万元户”
刘欢家门口有一排铁栅栏,特意没上防锈漆,所以看起来有点锈迹斑斑的破败样子,刘欢说这样挺好,有岁月的沉淀感。但就这么一排铁栅栏,看起来始终觉得不够美观。
有一次两人去黄山旅游,黄山有个景点叫同心锁,男男女女都在那儿买锁锁在悬崖边上的铁链上,表示永结同心。风吹日晒的,有些锁都松掉了,凌乱地落在铁链下面,刘欢也不顾别人的眼色,掏出一个袋儿来就开始往里面捡那些掉下来的锁。把它们带回北京以后,一个个挂在铁栅栏上。其中最大的一个锁足足有一斤多重。虽然已经锁不上了,但把它挂在铁栅栏围起来的院门上,就有点防君子不防小人的幽默味道。
去年春节,刘欢一家人去京郊的烟花燃放广场放烟花,放完了,父女俩看着满地放过的烟花空盒子舍不得走。卢璐一下就明白过来了,这对父女俩又犯瘾了。
两人先是把自己带去燃放完的烟花踩扁了放回行李箱,看看还有许多空间,于是又去把别人不要的烟花空壳如法炮制。那天,他们只带了4个大烟花去,结果回来的时候后备箱里塞了34个烟花空壳。
更精彩的还在后头,回到家,父女俩交头接耳一阵以后,继续展开行动,先把带回来的烟花空壳转移到储藏室,然后开着家里最能装货的越野车直奔燃放广场,往返了3趟,足足拖回来200多个空烟花盒子,把储藏室塞得满满的,才意犹未尽地住手。
等到过完年废品收购站开始营业后,父女俩这才知道这次真是在捡钱,一个烟花空盒子,竟然可以卖到50块钱,200多个,竟然可以卖到1万多块钱——这可算是刘欢家卖废品以来最大的一笔收获。
卢璐有时跟刘欢谈起捡垃圾过日子的事,刘欢依然秉承着他的老观念:这世界上没有废品。他说他愿意从自己身边做起,首先做到家中无废品,对别人眼中的废品进行再利用、再制作,既环保又节俭,还能创造出新的价值。他说,随着社会进步和发展,节约型社会终将慢慢形成,而我们家,就是这个节约型社会的一个缩影。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