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星系列之十六 巩俐首见张艺谋:他的霸气已显现

标签:
杂谈 |
http://www.efaw.cn/Files/adminfiles/7D90950E68F32A49/a10999.jpg巩俐首见张艺谋:他的霸气已显现" />
《红高粱》里的巩俐是个拙朴浓郁的陶土花瓶;《代号美洲豹》里的巩俐是个堆着花的玻璃瓶;而1993年的巩俐,凭《秋菊打官司》和《大红灯笼高高挂》获得金鸡百花双料影后,此时的她,已成为一个大俗大雅的青花瓷瓶,摆在哪里都是一道自信的风景。
《红高粱》,抹不掉的记忆
《金鹰报》(以下简称“《金》”):拍《红高粱》的时候,你当时还只是中戏的大二学生?
巩俐(以下简称“巩”):嗯。当时张艺谋不想找知名演员来演九儿,所以来中戏挑新人。那时,我正在广州拍《暑假里的故事》,是我同学向副导演杨凤良推荐了我。杨凤良就一个电话打回西安,请张艺谋前来定夺。
《金》:张艺谋过来了吗?
巩:开始没有,张艺谋坚持要看我的照片,但我不喜欢照相,所以手头没有个人照,然后,大家就把我们全班的合照拿了出来,但人头跟米粒一样大,他们哪里看得清。凑巧的是,广东的戏提前拍完,我很快就回来了,于是,就和张艺谋有了第一次见面。
《金》:还记得当时的见面情形吗?
巩:就在北京的一个宾馆里,我穿着宽大的衣服走进去,看到一屋子的人,感觉很不好意思。不过,张艺谋很打眼,虽然他当时不是很出名,但那种霸气已经显现出来了。他们随便问了我几个问题就走了,我以为没戏了,但是,却没想到被选上了。
《金》:如果让你用一句话来总结拍《红高粱》的经历,你最想说什么?
巩:一段抹不掉的记忆,因为它改变了我的命运。
《秋菊打官司》,纠结后的辉煌
《金》:张艺谋曾说,《秋菊打官司》是你迄今为止演得最好的一个角色,你怎么看待?
巩:(笑)这是他的看法吧,我最喜欢的是《唐伯虎点秋香》。不过,秋菊也是我很满意的一个角色。
《金》:这是一个和《红高粱》的九儿相差很大的角色吧?
巩:当时张艺谋定了这个题材的时候,很多人都反对,说过时了,后来听到要我演时,反对的意见更大了。尤其是编剧刘恒,边写边说,哎,张艺谋,我一想到是巩俐来演,就写不下去了,这和我脑海里的形象对不上。所以,很多人都等着看好戏,而且当时我和他是恋爱关系。
《金》:但就是那个乡土装扮的倔犟村姑让你后来拿了威尼斯电影节的最佳女演员奖,当时意外吗?
巩:其实是有点意外的,但后来想了想觉得也是理所当然的。张艺谋当年那么坚持地要拍这部片子,而且一定要我演,他肯定是有十足的把握的。
《金》:后来有人说,这部片子是你无法超越的巅峰,你认为呢?
巩:可能那部片子给大家的印象太深刻了吧!其实,现在的我,包括去好莱坞拍电影,一直都是在努力进步。
移民,争议中的前行
《金》:前段时间你移民新加坡惹来很多争议,你能说说为什么想移民吗?
巩:移民只是身份的改变,我的血液里流淌的还是中华民族的血,只要有机会,我会继续拍国产片。至于原因,有个人的,也有家庭的,反正是个不错的选择。
《金》:有人觉得你这些年过于高调,你曾解释说,这是因为明星的生活是开放的。
巩:明星,这是什么词儿?这种称呼会让人自我膨胀,会误导人。我的职业是演员,你的职业是记者。我的生活与明星无关,透明和开放是因为职业的需要。
《金》:你认为年龄对于女演员来说是一个问题吗?
巩:我觉得不是问题,最重要的是一个心态,还有就是你的阅历,能不能让你的演技发挥得更好。若现在让我去演秋菊,也许会演得比当年还好。
记者:那你打算片演到什么时候?
巩俐:演到不能动吧!
★个人简历
巩俐,1965年生,山东济南人。1985年考入中央戏剧学院表演系,毕业后留校任话剧研究所演员。大学二年级时,她被首次执导电影的张艺谋选中,在《红高粱》中扮演女主角九儿。巩俐的表演虽略嫌稚嫩,但清新可人,显示出良好的潜质。
1989至1990年间,她又主演了张艺谋执导的《菊豆》和《大红灯笼高高挂》,但真正使巩俐的表演迈向高峰的是1992年张艺谋执导的《秋菊打官司》,她凭此荣膺1993年“金鸡”、“百花”双料影后,而且在第49届威尼斯国际电影节上获最佳女演员奖,这也是大陆女演员首次荣获国际大奖。此后,巩俐一路狂飙,成为声名显赫的国际女星。
★年度业绩
这一年获奖一箩筐,同时,中国古典妇女的美和坚忍在巩俐身上得到完全释放,成为一座难以跨越的巅峰。
★当选理由
1993年成为巩俐事业抛物线的顶点,从此以后,巩俐的业绩开始了忽上忽下的波动,再也无法超越1993年的辉煌。
详情请查看:http://www.efaw.cn/html/jyb_cf/20081230/5E3G2832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