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挑战麦克风》12月1日开战 杨二彻底“下岗”
(2008-12-03 15:35:39)
标签:
杂谈 |
《金鹰报》记者 罗懿 实习生 张思尧
12月1日,湖南卫视新节目《挑战麦克风》现场,专业绝不虚假,冷酷绝不留情的MR麦先生,将让曾经的毒舌评委们如包小柏、杨二车娜姆彻底下岗。
《金鹰报》记者提前探营这位神秘的“MR麦先生”,看它如何选择“平民歌王”。
体验篇:MR麦先生说了算
既然是比赛唱歌的节目,记者第一反应就是找评委,可一直到“试麦”节目的前一分钟,也没看到西装革履的评委出现。随后工作人员宣布,评委来了。舞台背面的屏幕上缓缓出现一只跳动的老式麦克风。
“没错,它就是MR麦先生,这次节目专业的也是唯一的评委,你们所有的声音都会经过它的专业仪器测试,最后打出准确的分数。”工作人员介绍说,重金打造MR麦先生的检测仪器,类似于卡拉OK里的打分器,在选手演绎完曲目后,根据选手唱歌的波段跟唱歌机器内的设置相似度打分数,测试出选手唱歌的音调、节奏、稳定性等。
轮到记者上台“k”一把了,站在这个完全是按照集体大狂欢的风格设计的舞台上,前后两面都有显示歌词的屏幕,舞台上方的灯光不停变换,就连脚下的舞台灯光也随着音乐的变化而亮起不同颜色的绚灯,记者完全放松了心情,手脚也跟着节奏摆动起来。
一曲唱毕,轮到MR麦先生打分,竟然只有10分,反而一位飙高音的同学却得到了全场最高分。自我感觉良好的记者被严重打击了,找到工作人员“讨说法”,工作人员潇洒地耸耸肩说:“这个节目,麦先生说了算。”
解析篇:“选秀”节目的新突破
制片人洪涛向记者介绍,《挑战麦克风》虽然依旧是档唱歌的节目,但却更倾向专业音乐方面,唱得准成为唯一的评判标准。“麦先生的冷面无情你可能已经见识过了,它认为应该得高分的声音,即使下面的观众嘘声一片,它照样我行我素。相反,选手自我感觉良好的声音,说不定就是很惨的分数。节目中挑选出来的音乐片段大多是一首歌中最难掌握的部分,比如转音、变调等。
专业的仪器设备引进到节目中来,除了在心理节目中出现过测谎仪,在娱乐节目特别是唱歌类型的比赛中,尚属首例。业内专业人士认为,唱歌节目从“唱得好”到“唱得准”的转变,其实是折腾了3年的选秀节目,在努力规避风险后探索新出路的一次“试水”运动。用专业的机器来代替容易放炮、情绪不稳定的评委,似乎是取悦那些选秀的道德反对者们的不错选择,起码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传闻中的黑幕、暗箱和选手纠纷。
而参与了《挑战麦克风》节目的首批试音人更看好这档节目的发展。那位得了全场最高分的刘同学就说,以前总是评委说选手音准不对,节奏不对,但主观的衡量标准还是太虚了。《挑战麦克风》却不一样,不需要音色多么独特,不要求有超高技巧,只看唱得准不准,在专业仪器面前,输的人也心服口服。
展望篇:山寨也有转正的一天
由于同其他卫视另一档唱歌类节目在形式上有相似之处,《挑战麦克风》难免被冠上山寨节目的头衔。
制片人洪涛并不否认节目灵感来自美国当红节目的《合唱小蜜蜂》,但是他坚持强调新节目的本土特色。而“拷贝”在湖南卫视金牌制作人、被业内称为“选秀之母”的龙丹妮看来,借鉴境外综艺节目只是一个过程,是进入“原创”的必要准备。
龙丹妮幽默地说:“即使是山寨,也有转正的一天。也许很快,我们也会变成综艺节目‘输出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