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金鹰报》记者 罗懿
就算是痴迷李小龙的周星驰,也不敢贸然演李小龙。“因为他是一个神,演神太难了。”周星驰告诉陈国坤。
但陈国坤却告诉自己,从6岁开始就模仿李小龙的自己,可以创造这个奇迹,演绎一个最像李小龙的“李小龙”。
从12岁开始,父母只叫我“小龙”
并不是从拍《李小龙传奇》开始,陈国坤才与李小龙结缘,早于周星驰发现他,更早于他第一次走在菜市场被人以为是李小龙的儿子要签名。
“是我妈妈最早发现我像李小龙的。”陈国坤说,那时候他刚满6岁,喜欢看电视的妈妈,每天瞅着儿子怎么那么眼熟,直到儿子有一天穿了一套黄色的运动服时,“她简直要晕了,说‘你不是我儿子,你是李小龙’。”
陈国坤说他妈妈“很神”,才6岁的小朋友怎么会像一个20多岁的小伙子,但自此李小龙便在他的生活中扎根。“我生日的礼物不是小朋友们都喜欢的足球电动玩具,爸爸送给我的是一套李小龙的《跆拳道入门》。”当陈国坤迷恋书中的跆拳道招数在学校里“大打出手”的时候,他爸爸还会对赶来告状的老师说:“你觉得我儿子功夫怎么样?”
十二岁,陈国坤第一次看到“活”的李小龙,“那是在电影《精武门》中,当时学习很紧张,家长是绝对不可能允许孩子们看电影的,但我家破例,不但看了,还连续看了好几场。”这种“待遇”让陈国坤的同学们很羡慕,围着他看他表演片中的功夫。
在陈国坤的中学时代,就已经有了他作为李小龙身份的“粉丝”,“有点像斧头帮的帮主,哈哈,不过是正义的帮主,锄强扶弱,帮助受欺负的女同学。”
周星驰比陈国坤更想当“李小龙”
毕业后的陈国坤,并没有如大家所想象的那样,成为一名惩恶扬善的警察或者特型演员,反而从事了一门与武术没有一点关系的工作——舞蹈者。
“成为舞者也是机缘巧合,因为武术并不能养我一辈子。”因为舞蹈和武术在某些方面是相通的,陈国坤的舞蹈功力,并不比专业生差,很快他就成了舞蹈团的主角。
但陈国坤从未放弃过武术的梦想,“它像颗种子一样,只待阳光雨露就能发芽开花。”在一次偶然的机会中,陈国坤遇到了周星驰,这个在香港娱乐圈叱咤风云的人物,改变了陈国坤的一生,提前唤醒了沉睡的武术梦想。
那次周星驰在一个蜡像馆中做了一个李小龙的蜡像,而陈国坤作为主办方的义工,负责给想和蜡像合影的游客照相。“结果变成了游客都跑过来和我合影,他们都说我更像蜡像。”正巧,周星驰扒开人群一看,“我只听到吸气的声音,真的跟星爷在喜剧片中的效果一样,第一眼看到星爷,我真的激动得话都说不出来了。”
其实,周星驰比陈国坤更迷李小龙,是个彻头彻尾的“小龙迷”。陈国坤后来与周星驰的交往中,感觉周星驰在某些方面比他更像李小龙。
陈国坤说,周星驰喜欢李小龙比他更痴迷:“他拍的每一部电影都把自己当作是李小龙,他在监视器前摆出李小龙的动作,没有第二个人能比他更像!”
设计蟑螂项链体现李小龙的不寻常
不过周星驰一直都不敢自己演李小龙,只能通过电影向他致敬,“因为太爱了,所以压力很大,生怕自己会砸坏了偶像的形象。”但因为陈国坤像李小龙,周星驰便把他带在身边,让他接触影视圈,寻找机会扮演李小龙。
“直到《李小龙传奇》开始筹备,李小龙的女儿李香凝女士看到我的形象和我拍过的一些功夫片后,剧组确定由我来扮演李小龙。我打电话给星爷,他当时什么话都没说。”陈国坤说,周星驰这个人,不说话是最好的,要说话就一定是骂人。
得到了周星驰的肯定,陈国坤对扮演李小龙便更有信心了。他开始大量地接触李小龙的家人,“比如我现在和李小龙的弟弟就是很好的朋友了,他告诉了我李小龙日常生活中很多不为人知的东西。”陈国坤说,武功超群的李小龙竟然很害怕蟑螂,但他索性把蟑螂串成一串挂在自己的脖子上,以此来锻炼自己的胆量——这不是一般人能做到的。“这个细节我和导演沟通后,希望能加到剧中,于是剧中就有了我戴一串蟑螂项链的镜头。”
为了演好李小龙,陈国坤还为自己安排了密集的功夫培训,“泰拳、咏春、跆拳道等等,几个月下来,我身上找不到一块完整的皮肤。尽管痛,但我心里很爽,我觉得离李小龙又近了一些。”
《我的李小龙》11月上市
被李小龙影响了20多年的陈国坤,在这次之后,却不愿意当“李小龙专业户”了,他说还有更多的事情等着他去做,“比如我的服装店还需要经营,我的乐队还等着我回去,还有我钟爱的电视幕后工作,几个短片的剧本已经写出来了,等着我去拍。“多才多艺的陈国坤,并不是一个单纯的武打明星,至少,在拍戏的闲暇,这个只有高中文凭的广州小伙子,竟然还写了三万字的《我的李小龙》一书,准备11月份就上市了。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