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颖丹】学术生活第二讲 什么是现实

标签:
科学哲学现实科学杂谈 |
分类: 我的学术生活(原创) |
这个专栏搁置了很久了。今天上一门怎么进行案例研究的课(case study research),正好用这个机会重新把知识体系串一下吧。
比较实用的第一讲在这里,什么是文献: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de5ed400100voqr.html
这一讲的主要内容:
什么是现实(ontology)
Ontology, epistemology 这两个词都从希腊文里面来,前者是view on reality(如何看待现实),后者是view on knowledge(知识观)。当然,你在日常会话中,不会跟朋友(甚至教授)说:I have ontological problems (如果你不想别人把你当成谢耳朵)。但是,在学术生涯中,总有这样的阶段,你需要从文献的海洋中探出头来,看看真实的世界。
Part 1:Six ontological assumptions
1. reality as a concrete structure
2. reality as concrete process
3. reality as a contextual field of information
4. reality as a symbolic discourse
5. reality as a social construction
6. reality as a projection of human
imagination
Ontology 是研究我们如何看待现实,看待这个世界,是不是世间万事是客观存在(犹如宇宙中有一颗星星),等待我们去探索(1)还是说,世界只是我们人类的想象(6)?在这两个极端直接,是连续的渐进的状态。
比如:
对于(2)现实其实是一个不断变化的过程,那么我们能做的就是根据我们目前所掌握的现实,最好的应对现实;
对于(3)现实是我们看着时间发生,是信息流,但是不同的人汲取的信息又是不一样的(同一事件的信息对不同的人又是完全不同的)。打个比方:病人去医院看病,在病人看来心急火燎无比痛苦的东西,医生只是机械的做检查、开处方。
对于(4)任何东西都是由符号构成的,语言也是符号
对于(5)人们自己对某个东西产生社会共识,比如这个为什么叫桌子,不叫椅子呢
Part 2: theory ladenness Hanson
-Seeing is always “seeing as”, there are not two events taking place, one being an observation and the second being an interpretation. 当你“看见”某个事物的时候,你的大脑是不是已经处理了信息,这已经不是事物本身,而是你见到的事物的样子!
-He questions the notion that there can be objectivity in observation.科学是否客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