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载]旅行的意义---2012(修订版)
(2012-01-04 17:35:51)
标签:
转载 |
分类: 游记之有多远走多远 |
旅行的意义---2012
(正在为今天写哪个章节烦恼,吃饭的时候,突然想到把今天微博上的唠叨整理一下,就是一篇旅行的意义,做为本书的结束语,这感觉真棒,微博都有996字)
2010年4月,我正在印尼的古邦移民局坐牢,我准备给我正在《重庆晚报》连载的《搭便车,沙发冲浪东南亚》写一篇《旅行的意义》。
旅行没有什么意义
就是出去走走
我写到。即使坐牢,我还没有忘记给编辑的承诺,就如这次摩旅,我也是为了一个承诺。
2012年的第一天,流浪3年来,第一次和老妈有了一次友好的谈话,以前总是以吵架为结束。这次各自保持各自的观点,气氛平静友好。老妈还是不能接受我快36岁了,无业无老公无子女的事实。我正式告诉她,40岁前都不要指望我放弃继续旅行的念头。我坚信,一直旅行,老公会有的,钱会有的,最重要的是我比以前自信和快乐。
刚发完这条微博,就有朋友跳出来说,“中国的父母,一般总是希望孩子早点成家的。”
我们没有责任为父母活,对吧,父母也有自我教育的义务,就是让他们自己活得更好,而不是为了让他们活得很好,为了他们的面子,别人的孩子都有车子和孩子,孩子来痛苦。准确的说,我没把自己嫁出去,我自己更痛苦。。。他们不该雪上加霜。然后各种声音起:
“你说出了我一直想说却不敢说的话”
“中国父母希望的其实就是顺从且无条件。这个有的人觉得没二话必须接受,有的人觉得没必要。其实没什么不同,各自选择自己的人生然后承担结果就是了。”
对,尤其选择了就不要怨不要悔。其实父母都是希望子女好,只是观念有代沟,子女需要勇敢一点,不是每个父母都有心脏病都不能接受这些非主流的观念。
“如果能重来一次,我也希望自己能这样走在路上”
人生永远不会重来,但是永远可以从现在开始
“比你大几岁~但是上有老下有小的已定局面确定不是所有都能从一厢情愿出发了~所以也在尽自己所能让脚步走得更远~”
我妈妈也跟我,你把婚结了,把小孩生了,我在家给你带孩子,你出去耍。我对这个观点倒抽一口冷气,如果我选择有家庭有孩子,我就不会把自由放在第一位。
与其把不美好的自己勉强嫁了,不如先让自己喜欢自己。我还是愿意相信有纯粹的爱情,不为房子,不为车子,不为票子,不为孩子。。。只为那心动的一瞬间。。。以及长相厮守的勇气
这天还看到个解救大龄女青年的活动,本次活动费用,120元,亮了。当大龄女青年,多不易啊,还得自备粮草车马费。我还是自己在家把稿子写好,等哪个男青年自己坐着微博来找我吧,或在路上相遇。
是改变观念的时候了。我做为一个跨世纪大龄剩女,虽然无业旅行3年,但是慢慢开始走上拉赞助旅行的路,你看我走了3年,还有5000元现金,有一辆价值6000元的摩托可售,理想一枚,我知足了。
我这3年
2009年元月带着7000元上路。没钱了,和朋友借,老妈接济
2010年10月受雪弗兰邀请拍广告片一支,得到近3万元,1.5万还债
2011年102天,花10000元,摩旅
原来学摩托也是个技能,可以当车手,得到补贴3200元,还可以送快递,最棒的当然是参加活动得个摩托。
2012计划骑摩托去伦敦,有一点自己的经济基础就有和赞助商谈的底气,你给,或者不给,我都会在路上了,时间长短而已。
我佩服那些辞职去旅行的勇气,因为他们敢于放弃高薪(这个其实还是说明很多时候我们的价值观还是仅停留在钱的层面),而我当初是失败者,我是无奈的逃离这个城市,却意外的遇见另一个自己,她坚强,乐观而自信。
辞职去旅行,在东南亚游学的叶波写到“长越大,越容易被来自社会方方面面的阻力困扰,家庭的,朋友的,老师的,父母的……这些阻力使我们越跑越困难,越跑越缓慢,越跑越无力。原本能一直勇往直前地跑,没有顾忌,没有羁绊。但,是阻力让我们浪费了好多时间,为了化解阻力,我们傍徨、犹豫、悲观……”
在路上,我们发现我们不仅仅是在旅行,我们是在走自己人生的路,我们比从前更乐观和自信。
人生就是一场旅行,为什么拒绝上路。“如果你没有信仰,就把旅行当着信仰,这样你的一生,都将行走在朝圣的路上。”
谢谢我的父母,他们一直无奈的宽容我,从反对到默认到默默认可我的“胡闹”。我的父母他们很不容易,3年来他们没有给我任何的经济压力,还常常问我你有钱没有,没有我给你,他们怕我在外面的世界窘迫。我希望更多的父母能象我的父母一样,意识到这是一个中国人的新旅行时代,我们不仅仅是为安家乐业而活着。
在父母走不动了,真正需要我照顾的时候,我会义无反顾的回去照顾他们。这时候,我会告诉他们,此生我没有遗憾,我做了很多我想做的事。我还会和年迈的他们分享我旅行中的点点滴滴,让他们和那个我也喜欢的我,在一起。
旅行没有什么意义
就是出去走走
遇见最好的自己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