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期权定价Black-Scholes 模型背后的故事(转)

(2011-08-02 19:53:16)
标签:

fisher

black

金融期权

诺贝尔

财经

分类: 林道诺贝尔经济学奖笔记

有关Black Scholes model的故事在这儿分享给大家。

    Black-Scholes Model的起源当追溯到19世纪20年代。当时,苏格兰科学家Robert Brown观察到水中的悬浮颗粒呈不规则运动。这一现象被命名为布朗运动,想必高中学理科的人都应该很熟悉了。到了20世纪早期,Albert Einstein运用布朗运动的原理解释分子热运动,发表了数篇学术论文,从而获得了诺贝尔奖。这个时候,一种用于研究微粒随机运动的数学方法已经为科学界所广泛接受,这种方法后来演变成了数学的一个重要分支——随机微积分。这些看似与金融无关的学术研究,后来都成为Black-Scholes Model的基础。

    1900年,一个名叫Louis Bachelier的来自法国的博士生在博士毕业论文中建立了一个巴黎市场的期权定价模型,这个模型酷似后来名扬天下的Black-Scholes Model。然而不幸的是,Bachelier的导师对他非常失望,原因是他的研究过于偏向实践。尽管Bachelier拿到了博士学位,但由于导师不再支持他,他的职业道路默默无闻,而他在博士毕业论文中建立的模型也就被埋没了。

    1960年后期,Fischer Black拿到了Harvard的数学博士。毕业之后的Black选择进入Boston一家管理咨询公司工作。在那里,Black遇到了一位年轻的MIT金融教授,Myron Scholes。两个年轻人很聊得来,经常就金融市场的运作等问题交换意见。不久之后,Black加入MIT,也成为了一名金融教授,并且对除期权之外的资产定价的研究做出了杰出的贡献。后来,Black和Scholes开始研究期权,尽管在那个时候期权仅限于OTC市场。

    Black和Scholes试图用两种方法为期权定价,一种是已经为金融界广泛接受的Capital Asset Pricing Theory,而另一种则需要运用随机微积分。运用第一种方法,他们得到一个等式。但是,他们的第二种方法却一度无法取得突破,因为他们遇到了一个他们解不了的微分方程。由于第二种方法一旦成功将对学术界和业界有重大贡献,他们坚持不懈地去探索这个微分方程的解法。终于,Black将这个微分方程转化为一个描述热运动的方程,从而通过查阅物理学典籍而轻易求得了微分方程的解,并且获得了与第一种方法相匹配的期权定价模型。尽管Black和Scholes的论文被包括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在内的两家学术期刊拒绝,但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重新审核之后接受了他们的论文。就这样,著名的Black-Scholes Model终于公之于世。

    有趣的是,另外一名来自MIT的金融教授在同一时期也在研究期权定价。这个叫Robert Merton的年轻人几乎与Black和Scholes同时推导出了相同的期权定价模型。Merton为人非常谦虚,他要求学术期刊的编辑不要将他的论文早于Black和Scholes的论文刊登出来。最终,Merton的论文在Bell Journal of Economics and Management Science上发表,发表时间与Black和Scholes在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上发表的论文一样。也正是因为这样,很多教科书都将这个期权定价模型命名为Black-Scholes-Merton Model或BSM。

    1983年,Black离开学术界,转而进入华尔街加盟了Goldman Sachs。不幸的是,他1995年就去世了,年仅57岁。而Scholes和Merton都一直留在学术界,对期权在市场中的应用做出了很多贡献。1997年,由于BSM以及在期权定价及期权市场方面的杰出研究成果,Scholes和Merton荣获诺贝尔经济学奖。然而,Black已经去世,按惯例无法获得诺贝尔奖,但他的贡献亦载入史册。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