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救助站之旅,为何是“恐怖之旅”?

(2013-01-10 10:40:07)
标签:

戴鹏

求助站

恐怖之旅

杂谈

分类: 黑白碎语

救助站之旅,为何是“恐怖之旅”?

戴鹏被110民警送到救助站后,先是遭到满面寒霜般的质问你叫什么?住哪里,随后便遭3人围殴,死缚双手、死摁双脚,膝盖顶头部,最后在自愿放弃救助表上签字按手印才得以离开。

这不是电影镜头,而是三湘都市报记者戴鹏暗访救助站的场面。此次暗访之旅,是“恐怖之旅”,他没有感受到温暖,也没有找到平等,更没有访回尊严。

他为何要去救助站做卧底?根据媒体报道,201212月下旬,在长沙雨花区一桥下,一名流浪者冻死;今年13日,长沙开福区一桥下,另一名流浪者冻死。短短数天,两起人命,为了走近长沙流浪者,戴鹏以聋哑流浪者身份走进了长沙救助站。

通过戴鹏被“救助”的遭遇,我们完全明白了,许多流浪者为何宁可在寒风中挨冻受饿,也不愿去救助站的苦衷了。

在这个寒冷的冬天,西安市解放路和东大街十字西北角一栋待拆迁的楼里,3个流浪汉住在三楼,靠东的一面墙已拆除,为了防风,他们在屋子中间拉了一张帆布,他们的床是捡来的沙发和纸板,取暖的工具是一个铁桶,用捡来的木头烧火。

社区工作人员和民警五次劝这三名流浪汉去救助站,无论怎么劝说,他们都坚持不去救助站。去救助站没有外面自由,不如自己在外捡破烂混口饭吃。34岁的陈露山是陕北榆林人,他说,“我有劳动能力,不去救助站。

去救助站两天就得出来,送到下一个城市依然得流浪。来自云南的王彪说,不如就在这里呆着。

他们生活和生存的条件及环境如此恶劣,但他们依然固执地认为,去救助站不如呆在这里,不知救助站的管理者听到流浪者的声音后,有何感想?

流浪者进入救助站,不仅衣食等后顾之忧不能得到有效解决,其人格和尊严也没有得到应有的尊重。谁愿意这“恐怖之旅”?

救助站美其名曰“救助站”,却不受流浪者欢迎,不能够救助流浪者,不是现在才暴露出来的问题。这些问题没有得到解决,或许与救助站长期以来没有把流浪者当作“人”看待有关,在他们的心目中,流浪者是社会的负担和累赘,影响着城市的形象和安定。

退一步说,即使流浪者是社会的负担,但他们也是有人格和尊严的社会人。我们的救助站,我们的城市,我们的整个社会,都应该尊重他们。他们就是我们的兄弟姐妹。

救助站只有把所有流浪者当作社会人看待,尊重他们,才会改变服务观念、服务态度、服务方式,才会把救助站营造成流浪者温馨的家,才会有更多的流浪者不再流浪。

(罗义安  文)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