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小学评优的条件是“家里有人”?

(2013-01-08 13:47:17)
标签:

小升初

潜规则

教育公平

北京晨报

杂谈

分类: 教育杂谈

小学评优的条件是“家里有人”?

石景山区一所小学的德育副校长说,学校曾经发生过这样一个事例,一名平时表现较差的学生出人意料地在一次班级选拔中获选,当同学质疑其没有当选资格的时候,这名小学5年级的学生说了一句话,因为我们家有人。(18日《北京晨报》)

差生为何想方设法评优?原来是小升初惹的祸,北京的小升初主要通过推优加电脑派位两种模式进行。由于多数家长都期待孩子能够进入学校推优的范畴以进入更好的中学,因此学生推优资格的竞争日趋激烈。

在激烈的竞争中,一些家长大显身手,不择手段让自己的孩子在推优中胜出。“我们家有人”,差生能够成为优生;家里没“人”,只要有钱,差生也能成为优生。海淀区某小学5年级学生小强,在竞选班长的过程中给同学送礼被其他同学揭发,小强没有再次当选班长,便失去了小升初评优的班干加分。像小强一样在竞选中给同学送礼的现象绝非个例。

评优已经变味,其依据不是凭学生优秀的表现,而是凭家里有没有人,或家里有没有钞票。当然,每一个孩子家里都有人,至少有爸爸妈妈,但这里的“家里有人”之人,不是普通人,而是能够呼风唤雨的“李刚”。

评优已经变味,有点臭味——铜臭味,导致清静的校园有点混沌。

潜规则不仅进入校园,而且很有市场。21世纪教育研究院副院长熊丙奇很天真,他认为,要克服潜规则在学校蔓延的现象,必须将各类评优与利益脱钩。

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只有将各类评优与利益脱钩,才能够克服潜规则在学校蔓延的现象。谁都知道这理,谁都知道应该这样做,特别是各类评优规则的制定者,他们更清楚这里面的奥秘。其实,这些评优规则的制定者,他们就是“评优”的最大受益者。将各类评优与利益脱钩,就是他们自断财路,你说,他们不心疼吗?靠“将各类评优与利益脱钩”, 克服潜规则在学校蔓延的现象,估计是痴人说梦。

差生因为“家有人,名正言顺地当选为优生,羞辱着教育,也羞辱着社会;差生因为“家有人,名正言顺地当选为优生,向所有孩子传递着负能量,也向整个社会传递着负能量。

克服潜规则在学校蔓延的现象,需要规范办学行为,需要教育公平。只要教育不公平存在一天,潜规则在校园就有市场,就会蔓延。

(罗义安  文)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