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这么抽查,也许会死更多的人
(2012-08-28 08:32:53)
标签:
光明乳制品抽查总裁杂谈 |
分类: 黑白碎语 |
不这么抽查,也许会死更多的人
去年,国家抽查光明乳业4553次,没有一个指标不合格。今年上半年,已经抽查了2600多次。光明乳业总裁郭本恒在中国乳制品工业协会第18次年会上说的话,“现在国家对乳制品的抽查已经到了无以复加的程度!这么抽(查)会抽死人啊!”他认为,中国乳制品企业生产硬件配备世界领先,管理水平也不差,检测手段、质量控制等都很先进,不应妄自菲薄。(8月27日《中国广播网》)
抽查带来的负面影响是不可避免的,既影响企业正常生产,也影响企业声誉。郭总裁对抽查很反感,很恼火,是必然的。即使对抽查反应过度,也能够理解。但是,如果郭总裁站在消费者的角度想想,也许不会反感抽查,反而会认为抽查应该。当然,这种换位思考是很难的,也不能勉为其难,如果郭总裁能够换位思考,就不会对抽查有过度的反应。
国家为何要花费大量人力和物力,一而再,再而三地抽查乳制品?难道吃饱了,没有事做?难道是脑子里进了地沟油?难道是刁难乳制品企业?其实,郭总裁比其他人更清楚国家为何要不厌其烦地抽查乳制品。因为乳品质量和安全水平与人民群众的期望相比还有较大差距,因为三聚氰胺事件导致中国乳业行业信誉发生危机,消费者信心降到了最低点。
“国家对乳制品的抽查已经到了无以复加的程度”,是乳制品企业一手造成的,是乳制品企业失信于民的结果。乳制品企业发生信任危机,消费者不信任,老百姓不放心,政府有义务和责任严格把关,保证老百姓饮用健康的乳制品。如何把关?抽查,抽查可以有效防止问题奶问世。
不是老百姓不信任乳制品企业,而是乳制品企业曾经把消费者的生命当儿戏。如果不抽查,三聚氰胺会不会重新回到奶粉中?食品安全无小事,老百姓生命安全是大事,为了老百姓的生命安全,再多的抽查都不为多,必须严防死查。所以,反感和怨恨抽查是对生命的漠视。
郭总裁说,“你用这个标准来抽老外试试?它要不出事,我可以说我就地辞职!”
某地公安局局长曾经拿自己的前程担保,结果输了,虽然这位局长仍然懒在局长的位置上,没有辞职,但其颜面已经扫地。郭总裁说得不错,如此抽查老外,他们肯定也会烦,但会不会出事,只是未知数。然而,郭总裁却忽略了一个基本问题,国家会如此抽查老外吗?可能不会,因为老外没有唯利是图、不择手段,没有制造三聚氰胺事件。在三聚氰胺事件之前,国家对乳制品的抽查到了无以复加的程度吗?没有吧。正是国家太相信乳制品企业,放松了监督,少了抽查,才导致三聚氰胺事件发生。
抽查,是防止新的三聚氰胺事件发生。不抽查,凭什么相信,乳制品中没有“三聚氰胺”们?
(罗义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