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武汉培优火爆教育 |
分类: 教育杂谈 |
小学生每天培优10小时,不是培优是摧残
孩子走出学校,便走进培优班。在武汉很普遍。
武汉10多所较具影响力的培优机构中,规模较大的机构在培学生人数在3000人以上,最多的达8000多人,超过武汉市任何一所学校。一些机构鼓吹的“一对一”培优,从每小时100多元到300元不等,报名时一次性购买课时,有的规定至少要买200个课时,所以一次就得掏好几万元。有家长给孩子分别报了语数外三门课,各报了一年,共花了6万块钱。(7月22日《武汉晚报》)
孩子培优,目的很单一,提高成绩,进名校——名初中或名高中。
武汉培优机构异常火爆,从侧面说明名校和普通学校差距很大,或者说是天壤之别。否则,精明的武汉人会一年“烧”6万元,让孩子培优吗?金女士的儿子在江汉区一所重点初中上学,为了不让自己和儿子后悔,她吸取身边朋友的教训,给儿子报了数学和英语两门课的一对一。仅仅一个月就花费了9000元。钱是花出去了,但金女士心里并没底。她儿子曾在某机构培语文,结果儿子语文仍时有不及格。
孩子培优,未必有好成绩,未必能进名校。许多家长很清楚,但也很纠结。他们担心,别的孩子都参加培优,自己孩子不培,将来会很吃亏。汉口某初中的黄老师说,他们两口子一个在小学,一个在初中,他的孩子从小学三年级开始,语数外三门都在培优机构培,“现在大家都培,你不培怎么办?”黄老师说,升到初中后,很多孩子培优了,老师上课进度会很快,不会照顾个别没培优的孩子,如果自己的孩子不在外培,怕到时跟不上。这个老师的担忧暴露了部分教师职业道德的缺失。
身为老师,也担心孩子到时跟不上,不得不让自己的孩子“走出学校,便走进培训机构”。或许就是这些老师为培训机构的火爆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难怪一位培优机构的负责人说,“如今不培优的是苕”。
不培优的是苕,参加培优的,一年“烧”6万元参加培优的难道不是更大的苕?
这是家长和培优机构的博弈。最大的赢家肯定是培优机构,他们可以赚得盆满钵满,或许他们数钱数得腰酸背疼时,会改口说“参加培优的才是苕”;最终的输家肯定是绝大多数家长和孩子,他们把钱烧掉了,换来的是身心疲惫,孩子也只能望“名校”兴叹。
教育差别的存在,催生了火爆的培优机构。尽管这些培优机构都是合法的,但他们却是教育的怪胎。学校差距存在,这一怪胎就有生存的空间和土壤,就有生长的雨露和阳光。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缩小学校之间的差距,让所有孩子享受优质资源,不能只是口号,不能只做表面文章。否则这一怪胎有可能吞噬我们的孩子,吞噬我们的教育,吞噬我们的未来。
早上6点半出门,下午快5点才回家——这不是上班族的工作时间表,而是一名四年级学生每天参加校外培优的匆忙行程。在这炎热的夏天,许多孩子不是在培优,就是在培优的路上。一个小学生每天花10小时培优,太恐怖,这不是培优,而是摧残。。
(罗义安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