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小女孩为何敢向孔雀下“毒手”?

(2012-07-08 13:24:56)
标签:

女孩

拔孔雀

尾毛

家教

教育

分类: 教育杂谈

小女孩为何敢向孔雀下“毒手”?

昨天,武汉市动物园内的游人很多,许多家长带着孩子在孔雀园外喂食。上午十点左右,两名约八岁的小女孩在家长的带领下,翻过孔雀笼前的栅栏,其中一名小女孩将手伸进笼内,用花生吸引孔雀过来。没一会,一只漂亮的绿孔雀就靠近过来,它刚刚低头准备从人手中叨取食物时,另一名女孩一把拽住孔雀的尾巴使劲地一揪,两根羽毛被一下拔了出来。此时,受伤的孔雀像鸭子一样“嘎嘎”地叫着掉头就跑。而两名女孩的家长则在一旁观看,不仅没有阻拦,反而在一旁指导如何拔掉孔雀尾毛。7月8日《新华报业网)

八岁的小女孩为何敢向孔雀下“毒手”?因为她们有强大的后盾----家长。小女孩见到漂亮的孔雀,出于好奇,引诱孔雀,拔孔雀尾毛,可以理解,因为她们是孩子,对生命没有敬畏之心。不可理解的是,当孩子向孔雀下“毒手”时,“家长在一旁观看,不仅没有阻拦,反而在一旁指导如何拔掉孔雀尾毛”。

其实“家长指导女孩拔孔雀尾毛”之类的“景观”在日常生活中随处可见,许多孩子在家长如此的指导下,损人利己,满足好奇心。孩子是非不分,好坏不明,违反社会公德,违反社会规则,可以原谅,但不可以纵容。因为孩子犯错,上帝会原谅。但是,如果孩子犯错,家长纵容孩子的错误行为,甚至指导孩子犯错误,则谁也不会原谅。我们的家长不可能对社会没有敬畏之心,不可能对大自然没有敬畏之心,不可能对规则没有敬畏之心。

我们有的孩子为何会成为“问题孩子”?所谓“问题孩子”在他们降临到人间的那一刻,他们是“问题孩子”吗?相信所有的人会回答说:“不是的。”他们之所以成为“问题孩子”,就是在家长或成人的“指导”下,一步步向“问题孩子”靠近,最后成为“问题孩子”,甚至走上犯罪的道路。然而,当孩子成为“问题孩子”时,我们有的家长只知道恨铁不成钢,并没有意识到自己的问题。孩子犯错,大人一定要“吃药”。

一步错,步步错,步步惊心。家长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稍有疏忽,一句话,一个动作,便可酿成大错。

教育界有一流行说法“没有教不好的学生”,有人质疑这一说法,认为世上确有教不好的学生,这是对“好学生”标准的理解存在差异。但我却要说,世上没有教不坏的孩子。再好的孩子,再善良的孩子,品行再端正的孩子,只要家长常常指导他们如何拔掉孔雀的尾毛”,他们便会由善变恶,一步步走向深渊。

(罗义安  文)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