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死猪肉”为何能“逃”过关卡,端上餐桌?

(2012-03-26 21:13:57)
标签:

病死猪肉

杂谈

分类: 黑白碎语

“死猪肉”为何能“逃”过关卡,端上餐桌?

近年来,一些地方不时曝出制售病死猪肉案件,涉案猪肉数量和金额巨大。不久前,福建警方连续破获多起销售病死猪肉的案件。新华社新华视点记者随同有关部门调查采访发现,从病死猪偷渡出养殖场,到突破层层监管流入市场,已形成收、运、制、贩一条龙的犯罪网络。但是,监管、打击、惩治犯罪的力度还跟不上实际需要,百姓餐桌保卫战依然任重而道远。(326日《新华网》)

“病死猪肉”是如何端上餐桌的?

病死猪肉制售形成了产业链,出售病死猪(生猪养殖户)→私宰(一级收购商)→加工(二级收购商)→销售(集贸市场或餐饮企业)。病死猪肉过了数道关卡:一是在生产环节,对病死猪未按规定无害化处理,卖到私宰点;二是在加工环节,病死猪肉未经检验检疫,被制作成肉制品;三是在销售环节,再次过了检疫、工商、质检、卫生、市场管理等关卡,销往各地食品市场。每个环节都有利可图——收购病死猪的价格一般为每斤1元多或更低;屠宰后以每斤34元的价格卖出;加工成香肠、腊肉,以每斤10元以上出售。而市场上正规产品的价格基本都在20元以上。

目前,有法难依,治不了一块死猪肉,这是执法的尴尬。看似百姓餐桌保卫战任重而道远,其实不然。堵住了源头,就取得了百姓餐桌保卫战的胜利。“病死猪肉”端上餐桌的源头在哪里呢?

病死猪肉制售产业链之所以能运行,源头就是病死猪能够从养殖场流出。管好猪场的病死猪,这个生意就堵住了,我们的餐桌保卫战就取得了胜利,老百姓就可以放心吃猪肉。

堵住源头并不难,加强养殖场的监控是关键。养殖场实行生猪报告制,由专门人员对其喂养的生猪数量进行监控。工出售生猪时,监控人员必须到场,掌握生猪去向;养殖场有生猪病死,当日报告,监控人员及时到场核实,并在动物防疫监督机构监督下做无害化处理,无法做无害化处理的一律销毁,严格禁止生产经营病死猪肉,严格禁止流入食用环节。监控人员定期或不定期到养殖场核实生猪数量,对生猪数量不实的,给予处理。堵住了源头,病死猪肉制售产业链就会断裂。不在堵源头上下功夫,如果源头失控,一旦病死猪肉“偷渡”出养殖场,打击则无异于大海捞针。

此外,治理病死猪肉,要有法可依,不能有法难依。制售病死猪肉,个个环节都有利可图,不能靠制售人员良心和道德的觉醒,而是要依法进行打击,提高打击的力度和效度。目前,大肆贩卖病死猪肉却难以定罪,暴露出执法的尴尬。制售病死猪肉者没有受到应有的处罚,就会有更多的人进入病死猪肉制售产业链。一旦这个产业链红红火火,百姓的餐桌上将会有更多的病死猪肉。

(罗义安  文)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