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七岁娃写廉政诗,孩子家长都无奈

(2012-02-20 21:16:50)
标签:

廉政

教育

北京日报

分类: 黑白碎语

七岁娃写廉政诗,孩子家长都无奈

家住通州区的赵先生,开学前几天都没有睡好觉,总想着上小学一年级的儿子的一项寒假作业画一幅廉政漫画、写一首廉政诗歌。一年级的孩子才7岁,懂什么叫廉政啊!”“一个假期,我都没想好该如何给孩子解释廉政二字。赵先生说,让孩子从小树立积极向上的价值观,这个出发点是好的,但老师应该考虑孩子的理解力,留些让孩子能接受、能独立完成且能留下深刻印象的作业。最终,孩子的妈妈替孩子画了一幅拒绝收礼的漫画上交。赵先生担心的是,孩子的廉政意识没树立起来,反倒学会了作假。(217日《北京日报》)

面对这类“赶时髦作业”,孩子无奈,家长也无奈。孩子无奈,是因为他们不知“廉政”为“何物”;家长无奈,是因为他们不知道用什么方式让孩子理解“廉政”二字。画画也好,写诗也罢,都是用我手写(画)我心,孩子们心中无“廉政”,怎么写“廉政”诗歌?怎么画“廉政”漫画?孩子小,没有成人的造假能力,不会无病呻吟。其结果,只能由家长代劳。

要求一年级孩子“画一幅廉政漫画、写一首廉政诗歌”,不知是谁的馊主意。此类的“馊主意”并非个别现象,而且具有普遍性。许多地方在开展廉政文化进校园活动,学校要求学生“写廉政诗歌、画廉政漫画、写廉政作文”等等。开展这类活动,用意很好,出发点也对,廉政教育从娃娃抓起,让孩子从小具备廉政意识,从小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但是,“因材施教”,是教育的前提和原则。违背了“因材施教”这一原则的教育,则是劳民伤财,只有声势浩大的“教育”,却没有教育的实效。

只见“教育”,不见效果的“教育”还有很多。

“远离毒品”,从孩子抓起,反毒禁毒,从孩子做起!

“预防爱滋病”,从孩子抓起,预防爱滋病,青少年儿童责无旁贷!

“反兴奋剂教育”,从孩子抓起,抵制兴奋剂,小手牵大手,孩子监督成人!

……

有人把孩子看成神,以为凡事从娃娃抓起,一抓就灵。孩子,成“抓手”,一项工作要开展,从孩子抓起;孩子,是一个“筐”,什么工作都往里面装。孩子真是一个“筐”?孩子不是“筐”,请不要什么东西都往里面装;孩子没有坚实的肩膀,请不要把成人的负担让孩子扛。

到什么山,唱什么歌。到什么时候,让孩子接受什么教育。尊重教育规律,喊得震天响。然而,口头上一套,行动上又是一套。我们的教育是保证我们的孩子按照自然规律,“茁壮成长”;我们的教育不是“催熟剂”,“催”我们的孩子一个个早熟。

“赶时髦”的教育,不是教育,是“催熟剂”。生活中,我们不需要早熟的果实;教育界,我们也不需要早熟的果实。同时,在教育的园地里,我们也不需要返季节的蔬菜和果实。

(罗义安  文)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