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求老师下跪道歉”是杯具
(2011-12-31 08:29:03)
标签:
家庭教育养不教父之过杯具杂谈 |
分类: 教育杂谈 |
“要求老师下跪道歉”是杯具
得知儿子在学校被老师罚坐在黑板前,家长刘某不乐意了。 12月28日清晨,刘某来到常州常靖理想学校,找到惩罚儿子的老师,让老师当着全班学生的面,向孩子和家长下跪道歉。学校其他老师表示,事后刘某还让老师写下承诺书,承诺主动赔偿2000元“诚意金”。(12月30日《现代快报》)
养不教,父之过。也许正因为其父调皮,则其儿子也调皮。刘某的儿子在家里调皮,可能家长能够“宽容”;刘某的儿子在学校调皮,被班主任惩罚,坐在黑板左下角的一张桌子3个星期。家长知道后,到学校揪住班主任打了几耳光,当着全班学生的面骂班主任。刘某要班主任跪下给自己的儿子道歉,并且在3秒钟内跪下,一边骂一边数“1、2、3”。班主任没有办法,真的跪下。随后,刘某要班主任给自己下跪道歉,班主任只好又跪下去。
班主任没有教育好刘某的儿子,也没有纵容刘某的儿子,反而被刘某教训,在自己的学生面前一跪,再跪,颜面扫地,身心受损。杯具!
刘某为自己的儿子出了气,很风光,也为自己的儿子树立了“光辉的榜样”,但看似赢了,却输了。杯具!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父母的一言一行都影响着孩子。刘某用自己的实际行动为自己的儿子上了“生动”的一课,在他的孩子和其他孩子们的心中留下极其深刻的印象,令孩子们终身难忘。这一课肯定有效,会胜过老师的“千言万语”,会比老师精心准备的无数节课有作用,会在孩子幼小的心中播下“暴力的种子”。
身教胜言教,刘某的儿子在其父的“教导”和“引导”下,一定会“茁壮成长”,“青出于蓝,而胜于蓝”,长大后,有可能还没有长大时,就会把老爸解决问题的方式发扬光大,效仿其老爸解决问题的方式,或许在老爸的基础上进一步创新,代代相传。到时候,刘某看到自己的儿子“青出于蓝,而胜于蓝”时,不知是喜还是忧?儿子如果用暴力解决和他人的纠纷,则害人损己,两败俱伤;儿子如果用暴力解决和老爸的分歧,则是“教坏徒弟打师傅”,刘某欲哭无泪。这是最大的杯具!
一旦儿子如仝宵一样,说“是我爸害了我”,则是更悲的杯具!
(罗义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