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五松亭-南天门的石刻  泰山石刻集锦【5】

(2008-12-24 16:21:32)
标签:

五大夫松

南天门

泰山石刻集锦

旅游

分类: 泰山幽区【红门路】

五松亭-南天门的石刻 <wbr> <wbr>泰山石刻集锦【5】五松亭-南天门的石刻 <wbr> <wbr>泰山石刻集锦【5】五松亭-南天门的石刻 <wbr> <wbr>泰山石刻集锦【5】五松亭-南天门的石刻 <wbr> <wbr>泰山石刻集锦【5】
五松亭-南天门的石刻 <wbr> <wbr>泰山石刻集锦【5】

-------

朝阳洞位于五松亭北侧。是一个天然石洞,洞口向阳,故名“朝阳洞”。洞深广如屋,顶壁凝露垂珠,宛若石乳,俨然神宅仙窟,内祀线刻碧霞元君像,终日香烟缭绕,游人络绎不绝。东北为“御风岩”,上刻清乾隆帝《朝阳洞》诗,俗称“万丈碑”,又名“清摩崖碑”,字径1米,是泰山大字摩崖石刻之最。

----------------------

泰山上的万丈碑,其实是悬崖峭壁,上面有一溜车辙。怎么留下的辙印呢?有一年,乾隆皇帝上泰山,听到“吱呀,吱咛”的推木车的声音,从万丈碑上传来。这推车人是谁呢?是刘伯温。刘伯温保朱元璋没保
到底,就逃之夭夭了。
    刘伯温为什么逃走?他保朱元璋有自己的打算,想用保驾的梯子往上爬。恨不能一下子达到“一人当官,鸡犬升天”的目的。夜夜做美梦,醒来一场空。他不达目的誓不罢休,于是玩弄权术,争名夺利。人们认识了他的本来面目,刘伯温实在混不下去了,便溜之大吉。
    他虽然跑了,但是还不死心。后来又想让皇帝封他一官半职,光宗耀祖,享受荣华富贵。他钻门子,想办法,可历代皇帝都不理他。到了乾隆年间,他听说乾隆来登泰山,麻利利跑来了。他想借借乾隆的口气封他一封,意思是,想让乾隆说一句:“哈,刘伯温上去了!”哪知乾隆搭眼朝万丈碑一看,便认出是刘伯温。偏说:“咳!那不是跑腿子刘基(伯温)吗?”话音刚落,车子“吱啦,哗——”退了下来。刘伯温又没上去。至今,泰山万丈碑上还有一道车辙。

五松亭-南天门的石刻 <wbr> <wbr>泰山石刻集锦【5】

---------

五松亭-南天门的石刻 <wbr> <wbr>泰山石刻集锦【5】

------------

再向前有明隆庆五年(公元1572年)山东按察使吴文华“发育万物,峻极于天”的题刻,此语出自《礼•中庸》:“大哉圣人之道!洋洋乎发育万物,峻极于天。”意思是圣人的道理伟大啊,可以催发万物发育,高高地矗立于苍天。在这里则是指泰山的伟大。

-----------

五松亭-南天门的石刻 <wbr> <wbr>泰山石刻集锦【5】五松亭-南天门的石刻 <wbr> <wbr>泰山石刻集锦【5】五松亭-南天门的石刻 <wbr> <wbr>泰山石刻集锦【5】

在泰山对松山路旁,有一块摩崖石刻“能成其大”,道出了“大”与“小”之间的辨证关系。“能成其大”一语出自秦朝李斯的《谏逐客书》:“泰山不让土壤,故能成其大;河海不择细流,故能就其深。”意思是泰山不拒绝一点一点的土壤,所以能够形成它的高大;河海不挑剔细流,所以能形成它的深广。

    泰山景观之美既然以雄伟壮丽为基调,自然是大景观的框架,大景观的气势。真正显示泰山景观之阔大者,要算那句先哲“登泰山而小天下”的名言。此话当是孔孟二圣行动和实践体验的高度综合。其后,中国的大诗圣杜甫又亲临泰山感受并加以诗化为“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不朽名句。晚于杜甫六七年,大诗圣李白亲临泰山,也写出了“旷然小宇宙,弃世何悠哉”的大境界。

 

    从孔孟到李杜登临泰山“俯视一切”、“俯瞰群峰”、“一览众山小”,都得出一个“小”字,也就是说,一旦站在泰山之巅,看齐鲁,看天下,看宇宙,都产生一种陡然一览无余的感觉。这种感觉,站在平地上是难以产生的,特别是站在自己习惯了的山水视野之内,总觉得天下就那么大,“一叶遮目,不见泰山”,一山遮目,难以扩展,很少有洞察山外有山的机遇。而一旦登上了泰山,围绕泰山周围的诸多山岭便都不在话下了。“俯察万类”“到此方惊宇宙宽”、“到此方知天地大”等石刻,便是真实写照。

-------------------

五松亭-南天门的石刻 <wbr> <wbr>泰山石刻集锦【5】

--------------

“群峰拱岱”在望人松北石崖上,嘉庆十九年三月衍圣公孔庆镕题。此借用《论语》“为政德,譬如北辰,居其而众星共之”之意。言泰山独高,周围群峰俯首以朝泰岱。

“松壑云深”在松门北石壁,咸丰七年十月题刻,字宽博遒劲,潇洒丰满。此处万松葱郁,下临深壑,涧水潺湲,云雾蒸腾,故题此语。

------------

五松亭-南天门的石刻 <wbr> <wbr>泰山石刻集锦【5】五松亭-南天门的石刻 <wbr> <wbr>泰山石刻集锦【5】

“松门”在朝阳洞北独立大夫处石壁,迤北对松山,两峰夹道对峙,苍松葱郁,千姿百态,登山至此,仿佛进入松林之门,故题曰“松门”。江苏南通州徐蔚书,体势峻拔,浑厚稳重。

----------------

石壁上有“处士松”三字。处士松,古松名,独立一松挺立于石壁之上。明人方元焕于是题此三字名之。处士是指不屑于做官的人,此处是指此松不在五大夫之列,但仍盘屈虬劲,有君子中立不倚之风,用来影射秦始皇所封的五大夫松 。其旁又有人题碑“独立大夫”,并有跋语,也是赞颂此松气节的。只是处士松于万历三十一年被暴风雨冲走,后来曾以柏树代之,如今柏树也枯死了,只留下了树名仍在石上。

“举足腾云”刻石在朝阳洞北路西巨石上,康熙乙酉年泰安使者祁国祚题。字体圆润飘逸,有《郑文公碑》遗意。

--------------

五松亭-南天门的石刻 <wbr> <wbr>泰山石刻集锦【5】

——“共登青云梯”,在盘道东侧石壁上,刻石年代不详,赵丽生题。此句引自谢灵运《登石门最高顶》诗:“惜无同怀客,共登青云梯”。泰山十八盘游客甚众,争相攀援,自成一景,故题此句。

“渐入佳境”在南天门下石壁。清康熙45年(公元1706年)蒲坂韩镐书。晋代顾恺之食甘蔗,常自尾至本,人问其故,曰:“渐入佳境”。后用以比喻境况渐好。字体圆润有力。“东柱”为“东天一柱”的缩写,言泰山屹立在东方,象一根擎天巨柱。

--------

五松亭-南天门的石刻 <wbr> <wbr>泰山石刻集锦【5】

“飞来石”在五松亭下,柯绍皋书。据传为明万历31年(公元1603)夏,石自山巅坠此,因名之为“飞来石”。

《史记》载:秦始皇28年(前219年)登泰山至此,曾避雨树下,封此树为“五大夫”。五大夫为秦官爵第九级。东汉末年泰山郡守应劭始说是松树。唐陆贽禁中春松诗有“不羡五株封”句,故后世传为五株松树。原树在明万历年间为山洪冲走,现有者为清代丁皂保补栽,仍称之为“秦松”。

----------------

五松亭-南天门的石刻 <wbr> <wbr>泰山石刻集锦【5】

-------------------- 

“东天一柱”在五松亭后,光绪32年(公元1906年)泾县吴廷斌书。言泰山雄伟高峻,象一根擎天巨柱。字体圆润有力,浑然一体。

-----------

五松亭-南天门的石刻 <wbr> <wbr>泰山石刻集锦【5】五松亭-南天门的石刻 <wbr> <wbr>泰山石刻集锦【5】

五松亭-南天门的石刻 <wbr> <wbr>泰山石刻集锦【5】

“翔凤岭”,在盘道西侧,与飞龙岩相对,
“首出万山”,在升仙坊北,盘道西侧,刻于明嘉靖四十七年(公元1564年),东昌府同知脱镐题。极言泰山之高也。 

-------------

石壁上还有民国三十三年天津人胡宝泉、胡宝林题刻的“大好河山”,也是有感于泰山的美丽景色而发出的赞叹。

——“绝顶云峰”,位置同上,刻于宣统元年(公元1909年),下有款:“宣统元年四月,奉命告祀泰山,遂登岱顶,遍历幽胜,俯览沧瀛,泐石以记鸿雪。萧山朱其煊题。”阴历四月十八是碧霞元君诞辰日,清代皇帝按例派遣官员来泰山祭祀。 

五松亭-南天门的石刻 <wbr> <wbr>泰山石刻集锦【5】五松亭-南天门的石刻 <wbr> <wbr>泰山石刻集锦【5】

——“果然似我”,在南天门稍下约10米处的盘路东侧石壁上,刻于民国四年(公元1915年),江西徐源春岩氏题。此题刻是什么意思呢?原来题词者的名字叫徐源春,字“岩氏”,“岩”即高大的意思,所谓“泰山岩岩,鲁邦所瞻”,因此人名中有个岩字,便说泰山“果然似我”,好大口气。 

五松亭-南天门的石刻 <wbr> <wbr>泰山石刻集锦【5】

-----------

五松亭-南天门的石刻 <wbr> <wbr>泰山石刻集锦【5】五松亭-南天门的石刻 <wbr> <wbr>泰山石刻集锦【5】五松亭-南天门的石刻 <wbr> <wbr>泰山石刻集锦【5】五松亭-南天门的石刻 <wbr> <wbr>泰山石刻集锦【5】

------------------
五松亭-南天门的石刻 <wbr> <wbr>泰山石刻集锦【5】

五松亭-南天门的石刻 <wbr> <wbr>泰山石刻集锦【5】
五松亭-南天门的石刻 <wbr> <wbr>泰山石刻集锦【5】
五松亭-南天门的石刻 <wbr> <wbr>泰山石刻集锦【5】

五松亭-南天门的石刻 <wbr> <wbr>泰山石刻集锦【5】五松亭-南天门的石刻 <wbr> <wbr>泰山石刻集锦【5】

五松亭-南天门的石刻 <wbr> <wbr>泰山石刻集锦【5】五松亭-南天门的石刻 <wbr> <wbr>泰山石刻集锦【5】五松亭-南天门的石刻 <wbr> <wbr>泰山石刻集锦【5】

五松亭-南天门的石刻 <wbr> <wbr>泰山石刻集锦【5】

五松亭-南天门的石刻 <wbr> <wbr>泰山石刻集锦【5】

五松亭-南天门的石刻 <wbr> <wbr>泰山石刻集锦【5】

五松亭-南天门的石刻 <wbr> <wbr>泰山石刻集锦【5】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