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岱庙游览【3】唐槐院(唐槐院外的碑林)

(2008-04-29 21:00:11)
标签:

岱庙游览

唐槐院

唐槐院外的碑林

旅游

岱庙配天门

分类: 岱庙石刻园{专辑}

◆唐槐院位于庙西南隅,因院内有唐槐而名。原树高大茂盛,蔽荫亩许,民国年间枯死。1952年在枯槐内植新槐,今已扶疏郁茂,俗称“唐槐抱子”。树下有明万历年间甘一骥书“唐槐”大字碑,又有清康熙年间张鹏翮题《唐槐诗》碑。

岱庙游览【3】唐槐院(唐槐院外的碑林)

岱庙游览【3】唐槐院(唐槐院外的碑林)

岱庙游览【3】唐槐院(唐槐院外的碑林)

岱庙游览【3】唐槐院(唐槐院外的碑林)

岱庙游览【3】唐槐院(唐槐院外的碑林)

岱庙游览【3】唐槐院(唐槐院外的碑林)

唐槐北为延禧殿旧址,原祀延禧真人。宋元时在殿北建诚明堂、馆宾堂、御香亭、庖厨、浴室、环廊等;明清时又在其废址建环咏亭、藏经堂、班殿等。环咏亭四壁嵌历代名碑,其中有韩琦、蔡襄、范仲淹、欧阳修、石曼卿等大家手笔。民国年间殿、堂、亭均毁,古碑碣大部凿毁散佚。1984年,在此建仿古卷棚歇山顶环形文物库房楼,内藏文物数千件、古籍3万余册。

唐槐院位于岱庙西,与东侧的汉柏院相对。原有延禧殿,旧称延禧殿院,清末时殿废,因院内有唐槐而名唐槐院。原树高大茂盛,蔽荫亩许,民国年间枯死。1952年在枯槐内植新槐,今已扶疏郁茂,俗称“唐槐抱子”。树下有明万历年间甘一骥书“唐槐”大字碑,又有清康熙年间张鹏翮题《唐槐诗》碑。西树立有清乾隆帝亲笔题刻:“兔目当年李氏槐,枒槎老干倚春阶、何当绿叶生齐日、高枕羲皇梦亦佳。”院内遍植槐树,春夏之际,满院飘香。百碑墙、古槐荫山、槐香池,再加上点缀其间的盆景,别有一番情境。 

岱庙游览【3】唐槐院(唐槐院外的碑林)
岱庙游览【3】唐槐院(唐槐院外的碑林)

岱庙游览【3】唐槐院(唐槐院外的碑林)
岱庙游览【3】唐槐院(唐槐院外的碑林)

岱庙游览【3】唐槐院(唐槐院外的碑林)

岱庙游览【3】唐槐院(唐槐院外的碑林)

岱庙游览【3】唐槐院(唐槐院外的碑林)

岱庙游览【3】唐槐院(唐槐院外的碑林)

岱庙游览【3】唐槐院(唐槐院外的碑林)岱庙游览【3】唐槐院(唐槐院外的碑林)岱庙游览【3】唐槐院(唐槐院外的碑林)岱庙游览【3】唐槐院(唐槐院外的碑林)

---------------------------------------------------------------------------------------------

东岳神府—岱庙(一)古建筑群   东岳神府岱庙(二)岱庙园林   东岳神府—岱庙(三)(四)

 

曾经有一位著名的古建筑学家这样说过:“岱庙是中国三大建筑群之一,北京故宫有山少林,曲阜孔庙有林无山,而岱庙呢?有山有林,而且山是泰山,是五岳之首,自然更添上了它的景色与位置了”--陈从周

-----------------------------------------------------
的确如此,岱庙的名气大,是因为泰山的名气大,也正是因为有了大山的崇高位置,岱庙才有了它的自身位置,有了庙中的这些古树名木,岱庙才增添了不少的景色。
    在岱庙的园林中,有柏树、槐树、银杏、紫藤等古树名木五百多株,其中,柏树占了大多数,一株株古柏就象一尊尊活着的战将,铮铮铁骨,威风凛凛。
    六株二千一百多岁的“汉柏”,是岱庙古树中的“老寿星”,别看它们年事已高,可仍然是苍劲葱郁、自强不息,从它们的身上,我们真正领略出了不屈不挠、英勇顽强的耿耿“汉魂”。
北魏杰出的地理学家郦道元在《水经注》中这样写道:“泰山庙中,柏树夹两阶,大二十围,盖汉武所植也。”
    公元前110年,汉武帝率朝廷众臣东巡,封禅泰山,在泰山的顶峰上竖起了无字碑,在山下的岱庙里亲手种下柏树,首开了泰山植树的先河,他曾经先后六次封禅泰山,是历代帝王中封禅泰山次数最多的一位皇帝,他种植的现存六棵汉柏是岱庙中的一大景观。
    这棵“汉柏凌寒”,双干挺立,直削青天,是汉柏中最显风骨的一棵,它虽然历经了千年的风雨寒霜,主树干已经枯死,但是,仍然靠着仅存的一线血脉活了下来。清代乾隆皇帝看到此景后感慨万分,激动不已,将它的不屈形象深深地印在了自己的脑海里,回到皇宫后,亲笔把它描绘了出来,并派专人刻下了这块《御制汉柏图赞》碑,竖在古柏一旁,同时赋诗一首:
汉柏曾经手自图,郁葱映照翠阴扶。
殿旁亭里相望近,名实宾主谁是乎。
清代大学士张鹏翮也在《汉柏诗》中赞颂道:
古柏千年依碧恋,太平顶上觉天宽。晴空白鹤来时舞,云外逍遥得静观。
   “赤眉尝砍一树,见血而止,斧痕犹存。”(东晋•《从征记》)就是这棵“赤眉斧痕”的来历。当年,赤眉军的一斧砍下,虽然没有把树砍倒,深深的斧痕却成了起义军痛恨西汉王朝的见证。
    明代进士陈昌言真实地记录下了明时“赤眉斧痕”的身姿,我们将这幅图画与三百多年之后的古柏来对照一番,它不但没有衰老之相,感觉反到有些返老还童了。
    “挂印封侯”使你想起三国名将大刀关公的故事:在一次大战中,关云长被曹操俘虏,曹操就用加封候王来收买他,关云长重义气、拒封候,将候王大印挂在树上,披挂而去。苍劲挺拔的古柏,似乎在提醒后人:不能贪图荣华富贵,时刻保持高尚的情操。


潇洒名山日正长,烟霞为侣足徜徉。谁能欹忱清风夜,一任槐花满地香。
——清•张鹏翮
    走进“延禧门”一阵清爽的槐香扑鼻而来。唐槐院里满院的槐树,都在为这棵“槐中抱子”而感到骄傲。
在唐代,槐树是一种奇异的树种,是给皇帝贡献的珍贵名木。皇帝来封禅泰山,所到之处和泰山沿途都要种上槐树,以此展示皇威。

是岱庙古树名木中的主要景观。
    据记载:“民国十九年战役,就其地饲马,遂以围墙,后复屡经驻军,益形枯萎”。明代“大可数抱,枝干荫阶亩许,蔚为壮观”的古槐,到了兵荒马乱的民国年间,却多次遭到摧残,枯萎而死。
    1952年岱庙主持尚士濂在枯死的古槐中,种上了一棵小槐树,取名为“槐中抱子”。

 

 

----------------------------------------------------------------------------------------- 

 

岱庙游览【3】唐槐院(唐槐院外的碑林)岱庙游览【3】唐槐院(唐槐院外的碑林)岱庙游览【3】唐槐院(唐槐院外的碑林)

--------------------------------------------

岱庙游览【3】唐槐院(唐槐院外的碑林)岱庙游览【3】唐槐院(唐槐院外的碑林)

 五十年后的小树,已经长成了生机盎然、枝叶繁茂的大树,现在看上去老槐树实在是有点抱不动的感觉。
    有着近三亿年生活史的银杏,是种子植物中最古老的树种之一,素有“活化石”之称,在泰山的许多寺庙中都有古银杏树,岱庙现有三棵,种植于明代,中寝宫两侧的银杏一雄一雌、伟岸高大、长势旺盛,俨然一付守护神的尊威。
    后花园中的二株古紫藤,已有百年以上的树龄,它的古枝盘旋回绕,自然流畅,它的花絮垂大,清丽淡雅,每当花开时节,阵阵清香随风飘荡,令人神往。
    据说宋代时,岱庙的古城墙上,曾经自然生长着号称“十八罗汉”的古柏,它们身姿各异,纵情自然,不难想象出它们当时的那种高尊古庙大墙之上,护守佛法的威武雄风。
    雄伟壮丽的岱庙,不但是一处经典的古建筑群,而且更是一处古树名木荟萃的植物园,几百种花卉苗木,生机勃勃,繁花似锦,一朵朵美丽的鲜花装扮着古老的庙宇。应该说,是这些古树名木为古庙带来了灵气,增添了秀色。
    岱庙“峻宇耸天,翠柏成丛”,它里面的一草一木都充满了非常浓重的文化气息,山、林、古建的完美结合,更使它的身价倍增,魅力无穷。

 

岱庙游览【3】唐槐院(唐槐院外的碑林) 

---------------------------------------------岱庙游览【3】唐槐院(唐槐院外的碑林)岱庙游览【3】唐槐院(唐槐院外的碑林)

 

岱庙游览【3】唐槐院(唐槐院外的碑林)岱庙游览【3】唐槐院(唐槐院外的碑林)岱庙游览【3】唐槐院(唐槐院外的碑林)岱庙游览【3】唐槐院(唐槐院外的碑林)

------------------------------

岱庙游览【3】唐槐院(唐槐院外的碑林)

岱庙游览【3】唐槐院(唐槐院外的碑林)岱庙游览【3】唐槐院(唐槐院外的碑林)岱庙游览【3】唐槐院(唐槐院外的碑林)岱庙游览【3】唐槐院(唐槐院外的碑林)岱庙游览【3】唐槐院(唐槐院外的碑林)

----------------------------------------------------

 大宋封东岳天齐仁圣帝碑,是宋真宗于祥符六年即公元1013年所立,俗称《祥符碑》。碑高8.2米,宽2.3米,由翰林学士晁迥撰文,翰林待诏、朝散大夫尹熙古篆书碑额并书写碑文。碑文首先借助泰山的神威,对北宋王朝极尽歌颂之能事,叙述了宋真宗于大中祥符元年和四年不断晋封泰山神的经过,鼓吹赵恒封泰山谢 “天书”后的重大变化。他们把打了胜仗还赔款的“澶渊之盟”后出现的暂时稳定附会为封禅之功。碑阴有明代万历二十四年即公元1596年巡抚张允济和巡按王立贤题书的“五岳独宗”四个大字。

岱庙游览【3】唐槐院(唐槐院外的碑林) 岱庙游览【3】唐槐院(唐槐院外的碑林)岱庙游览【3】唐槐院(唐槐院外的碑林)

=====================================================================================

唐槐北面是浓缩的泰山著名景点。

  泰山世界地质公园博物馆在其北院中.总面积 760平方米,是泰山国家地质公园的重要功能单元,包括名人与泰山、地质基础厅、走进泰山、泰山主要地质遗迹园区、泰山地质科学研究、泰山人文历史景观、泰山动植物资源、影视厅等 9个功能区(厅)。博物馆通过大量的图片、文字及地质标本,全面细致地向游人介绍地球的形成与演化、岩石的形成及岩层的构造变动、泰山沧海桑田的变迁及泰山地质公园概况等,充分展示了泰山的地质演化历史,成为游人了解地质科学知识和泰山地质历史的最佳场所。

 

岱庙游览【3】唐槐院(唐槐院外的碑林)

岱庙游览【3】唐槐院(唐槐院外的碑林)

 院内的微缩景点之“泰山经石峪刻石”

岱庙游览【3】唐槐院(唐槐院外的碑林)

 院内的微缩景点之“五岳独尊”

岱庙游览【3】唐槐院(唐槐院外的碑林)

院内的微缩景点之泰山石刻   院内的微缩景点之泰山石刻

岱庙游览【3】唐槐院(唐槐院外的碑林)

=================================================================================== 

岱庙游览【3】唐槐院(唐槐院外的碑林) 

岱庙游览【3】唐槐院(唐槐院外的碑林)岱庙游览【3】唐槐院(唐槐院外的碑林)
岱庙配天门由正阳门进岱庙,迎面就是配天门,取孔子语“德配天地”之意。

岱庙游览【3】唐槐院(唐槐院外的碑林)

---------------------------

岱庙游览【3】唐槐院(唐槐院外的碑林)岱庙游览【3】唐槐院(唐槐院外的碑林)岱庙游览【3】唐槐院(唐槐院外的碑林)

仁安门“仁安门”是取孔子语“天下归仁”之意而名,为岱庙的第三道门,元代至元四年(公元1338年)创建。殿内原祀天聋、地哑之神,两侧有东西门神。配天门北为仁安门。北过仁安门,就是岱庙的第三进院落。

 

岱庙游览【3】唐槐院(唐槐院外的碑林) 岱庙游览【3】唐槐院(唐槐院外的碑林)

岱庙游览【3】唐槐院(唐槐院外的碑林)

这是在碑刻林列馆中的一个颇具特色的碑,碑文为阴阳文。有兴趣的可以辨认下。只能用“辨认”了。。

大体是说建个桥。。。

岱庙游览【3】唐槐院(唐槐院外的碑林)

岱庙游览【3】唐槐院(唐槐院外的碑林)

下面的叫赑屃(音毕喜)或霸下或龟蚨,(龙之九子之一,最喜欢背负重物,所以背上驮一块石碑)

岱庙游览【3】唐槐院(唐槐院外的碑林)

岱庙游览【3】唐槐院(唐槐院外的碑林)

岱庙唐槐院 

唐槐院位于岱庙西南部,与东侧的汉柏院相对。

    院内原有延禧殿,旧称延禧殿院,清末时殿废,因院内有唐槐而名唐槐院。原树高大茂盛,蔽荫亩许,民国年间枯死。1952年在枯槐内植新槐,今已扶疏郁茂,俗称“唐槐抱子”。

    树下有明万历年间甘一骥书“唐槐”大字碑,又有清康熙年间张鹏翮题《唐槐诗》碑。西树立有清乾隆帝亲笔题刻:“兔目当年李氏槐,枒槎老干倚春阶、何当绿叶生齐日、高枕羲皇梦亦佳。”

岱庙唐槐院

岱庙唐槐院岱庙唐槐院岱庙唐槐院岱庙唐槐院

岱庙唐槐院

岱庙唐槐院

岱庙唐槐院

岱庙唐槐院岱庙唐槐院岱庙唐槐院岱庙唐槐院

院内遍植槐树,春夏之际,满院飘香。百碑墙、古槐荫山、槐香池,再加上点缀其间的盆景,别有一番情境。

唐槐院北院原名叫雨花道院,现在是泰山世界地质公园博物馆是泰山各著名景点的浓缩景点汇聚园。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