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分类: 艺术研究 |
(一)路径之一:而今中国现实中的艺理是怎样的
而今的现实中,人们总要面对艺术现象,如前面讲看电影和观书法,面对艺术作品,有不少初步看来清楚,细一想来难以理解的现象,如前面讲的电影和书法为什么有的是艺术有的不是艺术;还有不少一眼看去就令人困惑的现象。如前面讲的杜尚的便池成为艺术作品:《泉》,而厕所里一模一样的便池不是艺术。当这些困惑产生之时,需要用艺理来进行说明。艺理,就是寻求艺术之理。艺术之理,就是要得到关于艺术的内在logic(逻辑) 或曰:theory(理论) 或曰:logos(理)。前一讲说过,Logos通译为道,但因在中西印思想比较中,logos的西方之道具有实体性-逻辑性-可说性,与中国之道强调的虚体性-圆转性-不可说极不相同,而与中国可讲出的“理”约近,因此也可释为理。艺理即从理论上讲艺术问题,这里人们就会按理论的方式去问什么是艺术,什么不是艺术。艺术关系到什么样内容,有怎样的范围,对艺术所涉及到的范围,应当进行怎么样的定义和分类?应当怎样获得如上问题的正确解答,质言之,应当怎样获得关于艺术的正确理论呢?一个最直接的路径,就是向艺术理论的权威专家和权威性著作请教。当你进入这条解题通道,会发现问题不是这么简单。
一查书目,会发现,中文当前的艺术理论著作,有两种名称,一叫艺术理论(或概论或原理),以两本影响较大的著作为例:高等院艺术概论编写组编《艺术概论》(1983),王宏建主编《艺术概论》(2000)。一叫艺术学理论(或概论或原理),以两本影响较大著作为例:彭吉象《艺术学概论》(1994)、王一川《艺术学原理》(2015)。两种叫法,一个意思。在20世纪90年代之前,叫多艺术理论,之后,艺术学理论渐多。盖因改革开放后教育部加大学科建设力度,发布的学科目录从1983起,艺术学作为一级学科名列其中,以后的1991、1997、2010三次目录修定,“艺术学”作为学科概念出现的频率不断增多。而且1997年目录以来,艺术学不仅是一级学科之总名,又作为表述“理论”的二级学科的专名,进入学目录。因此,艺术理论和艺术学理论两词内容相同,在用词层面可以互换。这一问题只关系到名称层面,可以加一括号将之总归为:艺术(学)理论。但这些艺术(学)理论的著作出现的内容,却各有同。问题甚大。深入细察,可以发现,同类名称下的内容不同,乃因所由产生的现实基础不同和看问题的视角不同。艺术(学)理论是在做艺术和做理论的互动的具体现实中产生的。从而艺术(学)理论的形态,因艺术创作群体、艺术教学单位、艺术学术团体、艺术社会群落、艺术管理机构,而产生与各自的主体结构相同的艺术理论,但各类主体结构本身是不同的,因此,由之而来艺术理论呈现为多种多样。因此,在当代中国,当听到艺术(学)理论这几个字时,(除去众生的望文生义和自说自话之外),主要有如下四种不同来源:(1)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所引出的艺术理论,(2)中国高校的学科体系所引出的艺术理论,(3)世界现实(西方译著)而来的艺术理论,(4)由各大文化的丰富历史而来的艺术理论。下面看这四种艺术(学)理论的内容,仅从艺术(学)理论中的一个大题,对艺术的分类,就可以知道在这一种艺术(学)理论中,哪些属于艺术,或曰艺术应讲哪些东西。
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简称中国文联)从2013年开始编写“中国艺术发展报告”每年一本,其内容是由12个部分组成:戏剧、电影、电视、音乐、舞蹈、美术、书法、摄影、曲艺、杂技、民间文艺、文艺评论。除了最后的文艺评论之外,11个艺术门类构成了艺术的内容。为什么要这样谈论和结构艺术呢?是由文联的组织结构所决定的,文联有12个协会,除了文艺评论家协会之外的中国戏剧家协会、中国电影家协会等11个艺术门类的协会,构成了全书的内容,形成似乎艺术就是由这11个艺术门类构成的印象。这是一种由组织结构决定艺术内容的艺术(学)的讲述范围。
中国高校从学科目录上体现出来学科体系观念。作为理论的艺术学第一次出现在1997年的学科目录上,艺术学是文学学科门类下面的一级学科,下面八个二级学科:艺术学、音乐学,美术学,电影学,广播电视艺术学,设计艺术学,戏剧戏曲学,舞蹈学。在这一基础上,王次炤主编〈艺术学基础〉(2006)由7个艺术门类构成七章:音乐、戏剧-戏曲、电影、广播电视艺术、舞蹈、美术、设计艺术。给人以艺术就是由这七大门类组成的印象。2011年教育部修定学科目录,艺术学升为学科门类,下面有5个一级学科:艺术学理论、美术学、设计学、戏剧与影视学、音乐与舞蹈学。于是产生了曹顺庆、柴永柏《艺术学概论》(2015),内容由美术学、设计学、戏剧与影视学、音乐与舞蹈学构成,给人以艺术理论由这四大艺术门类构成的印象。
中国的艺术理论毕竟来自于西方、苏俄(中间还有日本的转译和转述),因此更多的艺术理论著作,如彭吉象《艺术学概论》(第四版,北京大学出版社,2015)那样,尽可能在西方原意的基础上,把所有的艺术内容都容纳进来。彭著的艺术内容有:
实用艺术(建筑、园林、工艺美术、现代设计)
造型艺术(绘画、雕塑、摄影、书法)
表情艺术(音乐,舞蹈)
综合艺术(戏剧、戏曲、电影、电视)
语言艺术(诗歌、散文、小说)
民族民间艺术(杂技、曲艺、木偶、皮影)
这个艺术理论,是对西方,苏俄,中国的艺术较为全面的综合。
上面所引的四类艺术理论著作,一些基本概念问题被突显出来。首要的是艺术的范围问题:艺术是包括还是不包括文学和建筑?还有一些问题:设计是否属于严格的艺术,以及设计包括还是不包括建筑。从理论结构上讲,以上基本概念,是区分关系还是交迭关系?在回答这些问题之前,对于中文来讲,进入了本课程的第二个基本概念:文艺。这个问题关联到文学和艺术的关系。在西方形成的艺术观念中,正如彭著所呈现的,艺术是包括文学、建筑在其中的。而在中国教育部1983年以来的学科目录里,艺术学属于文学门类下面的一级学科,因此,所有学艺术的学生都授予的是文学学位。2011年的学科目录里,艺术学升为与文学并列的门类。西方艺术学的各学科分别在不同的学科门类中,如下:
学科门类 13
一级学科
1301
1302
1303
1304
1305
学科门类
一级学科
0501
0502
0503
学科门类
一级学科
0813建筑学
0833城乡规划学
0834风景园林学(可授工学、农学学位)
学科门类09
一级学科
0902
学科目录引出的学术话语问题,包括以教育为主的学科体系和以理论为主的学术体系的关系,及其这一关系对学术话语的影响。尤其上面学科目录透出的文学和艺术的区分,关系到文学和艺术的关系,以及涉及的艺术和文艺两个概念的关系。在文学和艺术这两个概念上,是像1997年的学科目录那样文学大于艺术呢?还是像西方观念那样,艺术大于文学呢?就文艺和艺术这两个概念来讲,在文艺一词中,文学和艺术是并列关系,显然文学不属于艺术。在艺术一词中,文学是艺术的一种。属于艺术。文艺和艺术这两个概念对于讲清艺理特别重要。从上面呈现的材料中,文艺和艺术既有同义,又有异义,还有交迭。这两个概念的混乱来自于西方以艺(art)为核心的艺术体系和中国以“文”为核心的艺术体系。这两个不同的传统,在中国走向世界现代化进程由中西的复杂互动而产生出一些“剪不断,理还乱”问题。这就是关系到中西各自的艺术体系是怎样的,由此,为了弄清这一问题。就需进入到中国和西方两在不同的艺理传统,以及对中国现代艺术观念产生了影响的其他文化的艺理传统。转到其他艺理路径之前,先把而今中国艺理现状这条路上景观总结一下:
1对艺理内容最有影响的,一是教育部的学科目录形成的艺理结构。其次,是文联的艺术年度报告形成的艺理结构,三是西方译著主张的艺术理结构。清楚这三个方面不同艺理,以及由之而来的基本语汇上的矛盾,得到突显。
2在基本语汇的问题中,主要是艺术和文艺这两个词汇如何定义,一言蔽之,文学是在艺术之内,还是不在艺术之内?
以上两点,把问题首先引向了艺术这一术语在西方的演进史。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