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思考的精华(日思日新)

(2007-12-19 02:16:04)
  发现一只有潜力的股票有时候是巧合,但它只能保证我们短期的盈利,要保持长期战胜市场,还需要从研究态度和思考方法上下功夫,在思考价值的过程中,常常会有一些有意义的思想跳出,但事后就忘记了,为了不致于遗失,这里将近几年来对于投资的感悟和研究的方法做了个总结,此文和“常识的运用”一文是姊妹篇,以后每隔一些时间都会将自己的心得加入,也欢迎大家探讨。
1、人无远虑,必有近忧;
2、辉煌的历史永远不等于光明的未来,必须要找到公司发展的内在驱动力;
3、每个行业都有其内在发展规律,不同时期可能不同,遵循这个脉络寻找到符合这种发展规律的公司,我们也许能发现超额利润;
4、战略和战术同等重要,巴菲特可以忽略市场的波动,并通过只了解公司和长期持有来战胜华尔街,但如果对于国家经济和利益分配形势把握得好,我们也许能在业绩上战胜巴菲特,但这样做的损失是,我们要减少调研公司的时间,所以如何处理两者的关系非常重要;
5、理论上,如果一个人一年只跟踪5家公司,那么他的话应该要比跟踪50家公司的人可信;
6、看技术图形的人很多,看资料的人却很少;忙于交易的人很多,静下来思考的人却很少;打听小道消息的人很多,思考价值的人却很少;浅尝即止的人很多,但深入调研的人却很少;这也是为什么大多数人很难赚钱的原因;
7、每一件事情、每一项政策、每一个数据都能影响和反映很多内容,都有其多面性,但某一时期市场总是放大其一面而忽略其另外一面或多面,真正的态度是,要客观的,从不同角度视察它们;
8、绝大部分人都在追涨杀跌,这一点从来没有变过。但既然绝大部分人在市场中都是不赚钱的,那么他们的这种做法绝对是有问题的;
9、别人的思考总是别人的,只有当你真正理解并融会贯通的时候才会变成自己的;
10、研究机构的报告应该多读,但不要轻信,不能因为他人推荐而买卖股票,更不能把他们的目标价格当成你的目标价格,因为不同的分析师看公司的角度也不同,看到的内容不同,差别会很大,轻信某一个人很容易迷失自己;
11、没有人能够一两天就了解真相,要谨记,市场中的每一项信息都可能产生误差,要证明一件事情或下一个正确的结论并不容易;
12、越贴近越容易了解真相;
13、兼听则明,偏信则暗。不要因为偏见而拒绝一种见解;
14、股市是一个放大器,受到人心贪婪与恐惧的影响,股价总是处于波动之中,大部分时间价格都是脱离价值的。所以,不要为看中的股票价格走势让你大跌眼镜而感到吃惊,保持一颗平常心相当重要;
15、不要对外来的利空感到可怕,利空对于股票来说往往意味着机会,巨大的机会通常来自与那些外部利空的打击,因为外来因素往往是影响公司价值最弱的因素,长期来看,公司的价值都是来自于内部;
16、利润通常来自于等待而不是操作;
17、通常来说,任何一件事情都需要时间来完成。包括股价的变化、经济的周期、行业景气的变迁、企业的景气、政策的变化等,正如一年的四季,看看四季的变迁吧,在一个星期之内,你周围的气温又变化了多少呢?所以不要因为你所预测的事情还没有发生而急不可耐;
18、不要太乐观,每下一个结论或做一次判断前,请尽可能证实它;
19、股市就像围城,满仓和空仓相当于身处城内和城外,城里的人总是想冲出来,城外的人总想冲进去,当你觉得迷惘的时候,不妨换一个角色来看目前的处境,也许会平静许多;
20、研究员和咨询机构总是试图为公司和行业穿上华丽的衣裳,你需要做的工作就是卸下这身衣裳,还其本来面目;
21、市面上之所以很少有评定“卖出”评级的报告是因为研究员不会因此获得任何利益,但这并不代表天下一片太平;
22、如果一个公司的领导人在以下所有指标上均能达到80以上的高分,我愿意为公司在其任期范围内大多数时间赋予“买入”评级。这些指标包括:远见;韧劲;睿智;诚信;专业;远大理想;
23、财务数据和研究报告可以骗人,但常识不会骗人(参见本博“常识的运用一文”);
24、当你觉得对中短宏观经济及政策把握不清楚的时候,一个比较好的方法是将眼光放得更长远一些,也许你会找到价值的灯塔;
25、人通常在顺利的时候容易骄傲,在不顺利的时候颓丧。两种情绪都容易导致犯错误,也许你永远无法克服这两点,但一定要记住这两点;
26、设定安全边际的真正意义在于:它能让你不致于因为极端恐惧而犯重大错误。证券市场风云变幻,任何事情都有可能发生,当市场先生错误的将阁下的股票打到其价值50%以下时,任何抱怨都没有意义,但安全边际也许能让你躲过这一场浩劫。千万不要将自己当成能抵抗恐惧的圣人,而应该把自己看成一个俗人;
27、在买入一家公司股票之前的研究内容通常包括:宏观经济;行业景气度;行业竞争特色和发展规律;公司的产品;产品的价格波动;领导人个性;企业文化;研发实力;成本及费用控制;公司的策略;主要对手的产品;对手在干什么;可能出现的替代品;当你将这每一项单项都打了勾并确认公司被大幅低估之后,接下来的事情就是将自己的每一个铜板都换成公司的股票并安心睡觉;
28、如果只对一个公司了解三成而去投资,其犯错误的概率比只看K线操作还要大;
29、一个优秀的价值投资者身边应该有一些志同道合的朋友,他们常常会从不同的角度帮助你指出价值雷达扫描之后的错误和盲点;
30、巴菲特、彼得林奇、罗杰斯等大师们用他们成功的经验告诉了我们很多,虽然他们都遵循价值投资而且都很成功,但他们的投资风格却大相径庭,这主要是因为他们的个性、习惯以及思维方式有很大区别,所以我们并不一定要刻板遵循某一个人的做法,一个比较好的态度是,吸收他们思想的精华,然后根据自身的特点,形成自己的理论和方法;
31、作为一个投资者,我们也许永远无法100%的了解一家公司,这一点也许就是连公司的员工都无法做到,但我们却可以做到比绝大多数投资者了解,这是我们胜出的关键所在;
32、人们在获得出色的成绩之后通常容易滋生骄傲,企业也同样如此,应当警惕这一点,去发现公司的内在是否有无变质的因素;从这一点来看,那种一直保持谦虚谨慎低调的公司更值得尊敬;
33、理论和实际总是两码事,如果只靠一些经济原理去推断结果,最终可能会与现实越来越远,所以,听那些经济学家们的说话时还是需要小心,一个好的方法是,到市场上去看看,到底发生了什么;
34、很明显,我们不太可能有太多机会和时间去和一家公司的董事长接触,但了解一个人的思想和个性还有很多别的办法,比如,王石的博客就很能反映其为人,读其博客很能感觉到一种诚实、低调、谦虚、朴素等优良品质,不信大家可以去看一看。冯伦就十分推崇王石,也证实了以上的说法;
35、如果一家上市公司老总告诉我,明天某家优秀的跨国企业会并购他们,我也不会丝毫所动,因为我不知道接下来会发生些什么。但如果他告诉我,他们一直在向那家跨国企业学习,并且获得了很大进步,我会对他们很感兴趣;
36、判断一家好公司的一个方法是,看其是否能在行业低谷的时候应对自如,如果在行业低谷的时候收入和利润还能够保持增长,说明公司的内在驱动力量十分强大,或者说明公司的领导人能够未雨绸缪,在行业高潮的时候就能够已经准备好了过冬的棉衣,这也说明他拥有超人的智慧、韧性、理智和远见,而这正是判断一个好公司的重要标准;
37、如果有两个可以投资的行业摆在你的面前,一个是行业自然快速增长,一个行业正在发生重大变革。你会选择哪一个行业投资?相比之下,我极有可能会选择后者,因为变革很可能意味着洗牌,就像是一张大饼,大饼自然扩大只能使参与者多吃一小口,但洗牌却意味着一部分参与者要退出,他们的份额要被优秀的公司吞噬,很明显,这意味着那些优秀的公司会得以迅速壮大,所以我们有必要格外留意这种变革带来的机会;
38、在股市中,你所做的所有努力都会有回报的,包括犯下的错误,犯错误是在为未来的光明大道铺平道路,千万别因为一时的错误和遭受的重大打击而放弃,最终的成功只会属于那种坚持不懈的思考者;
39、看了东方财经对潘石屹的访谈后,有一个感觉是,我宁愿购买一个智商130但是为人诚恳的领导者的公司,而不愿意买一个智商160但为人狡诈的领导者的企业。人格魅力通常来自于诚恳而不是聪明;
40、做企业要追求阳光下的利润,买股票也一定要追求那种追求阳光下利润的企业;
41、潘石屹说了一句很有意思的话:“虽然我的财富在上市后突然进入中国排行榜前十,但我只能说,一切都没有变,包括生活、习惯、个性、思维、能力”。该变的其实已经都发生了,财富并不能改变了你什么;
42、伟大的人物之所以伟大通常并不是因为其业绩和财富,而是因为其思想;格雷厄姆终其一生虽然没有赚够足够傲人的财富,但其留下的《证券分析》堪称证券分析的经典,其对证券市场的影响绝对不会比巴菲特小;
43、在股市没有绝对只有相对,所有一切都是概率事件。比如:你不可能买到最低点,卖到最高点,但可以尽量买到最低卖到最高;不可能绝对避免风险,但可以尽量避免;没有绝对说实话的公司,但可以找到相对诚实的公司;不可能买到最物美价廉的股票,但可以尽量去寻找物美价廉的股票;不能保证每一次都盈利,但可以尽量保证大多数次数盈利;不可能找到十全十美的公司,但可以找到相对优秀的公司;
44、也许我们毕生也无法成为一个杰出的投资家,但我们可以努力做到接近杰出;
45、一家公司如果在编织一个巨大的谎言,也许它在某些语言和数据上能圆谎,但不能在所有方面都圆谎。只要不辞辛劳的从各个不同侧面去仔细寻找公司的蛛丝马迹,总能发现公司的虚假之处;
46、本人曾从事媒体工作,一个建议是:千万别轻信媒体对一家企业的美言,在中国绝大多数赞美公司的文章都是有利益捆绑的;
47、挑刺比赞美更重要,当你买入一家公司之后,一个惯性思维是希望看到这家公司漂亮的一面,但事实上,挑刺能让你对自己的处境更加清醒;
48、资本市场的一个虚拟市场,其特点是流动速度要比实体市场要快得多,其流入和流出都能在短时间内完成,所以资本市场通常要比现实中的价格变动、政策出台以及实体投资波动提前反映,所以,如果要想获得最大的利润,一个重要的工作是敏锐的发现实体市场中每一个可能引发其波动的因素,只有如此,才能先人一步。比如政策,如果等到利好政策出台再进入某一行业,可能已经晚了。
49、鉴于中国的未来经济潜力要远远超出快速增长时期的美国,中国也拥有比美国更多的人口红利和消费潜力,中国人十分勤劳而且热衷于追求财富,所以我相信在中国投资业绩比巴菲更出色并不是不可思议的事;
50、也许有一种方法可以达到很高的收益:即在十来个未来有潜力的行业中都发掘出一个非常有潜力的公司,长期坚持在未来每一段时间中都全仓持有其中一只被低估的股票(不管大盘是否出现危机,因为在一定时间内,总会有被低估的行业和公司),估计未来的收益将会十分可观。但这种方法的难点在于:首先,必须时刻跟踪宏观经济和政策;其次,关注市场的主流资金流向;再者,要同时跟踪十来个行业与公司的动态。这将是一件十分浩大而繁复的工作,做得不好可能适得其反,当然,如果各位有兴趣而且愿意为此付出毕生的精力,我认为值得一试;
51、“一个人在市场里的输赢结果,实际上是对他人性优劣的奖惩。”但斌的这句话,我现在越来越有体会了;
52、警惕那些频繁发表言论和推荐股票的人,要得出一个结论是不容易的,分析一家公司和一个行业更是不容易,频繁得出结论只说明他并没有深入思考,或者他在沽名钓誉,或者在故意诱导;
53、人们通常习惯于在股票涨了以后去分析涨的原因,然后对这些原因加以确认,但在事前做深入分析的却很少;
54、小钱处决于战术,大钱则处决于战略。在股市中每个一定的时间,在你面前始终面临许多条大道选择,每一条大道中途又会有岔出许多小道,每一条道路都有不同的结果,如果你选对了一条主要的大道,那么利润将会滚滚而来;
55、物极必反,而且通常要过其极才会反;
56、没必要总是和时间去赛跑,也没必要去和别人比谁下手更快,而是要和别人比谁看得更远更正确,正确的方法和态度是用时间验证自己的判断;
57、离市场越近,往往越不容易看清楚,容易被市场中的波动影响自己的判断。要想看清股市,有必要远离股市,接近实物市场,包括到集市、超市、商场、楼市去看看,和商人们去聊聊,我们会有更多收获。
58、为什么会有利空出尽该大涨一说?主要原因是,利空总是放大了加剧了市场的恐惧,放大了下跌,出尽后自然要恢复正常,所以大涨很正常。
59、一个板块的运行大趋势有其背后的根本原因,比如说,某一板块遭遇较大利空,可能在一段时间内完成较大跌幅,但不可能在这一段时间内每天都跌,跌一段再反弹是完全正常的现象,如果每天都下跌,用不了几天就能完成筑底,所以不用为了该板块中间间歇的反弹而眼睛发亮,应该看到,影响该板块运行的最根本原因有没有改变。
60、在价值投资中,获得超额利润的情况通常有两种:一是看到别人看不到的东西,也就是说,看得比别人更多更远或者更曲折复杂;二是在市场中争议较大的问题上做出正确的判断。
61、忍他人所不能忍,方能赚他人所不能赚。
62、在股市中,妒忌是贪婪的孪生兄弟,很多人都是因为周围的人的股票跑得比自己快而去追涨别人的股票,放弃自己的股票,但事实上,没有一直上涨的股票,后来发现自己原本持有的股票却有更大的涨幅,所以追悔莫及,如此周尔复始,最终没能逃过大盘的暴跌。所以,要做好投资,不仅仅要克制贪婪与恐惧,而且要做到不妒忌他人,学会为别人的成功鼓掌,哪怕是一时的成功,这是一种境界。
63、市场的波峰和波谷绝对不是你能够预知的,真正在波峰和波谷的时候都没有多少交易量的,不要幻想成为其中的交易者之一,一定要选择在没到波谷的时候进入和没到波峰的时候抛出。
64、市场中任何事情,包括股票行情、政策、流动性、参与者的信心与观念、公司业绩都有可能在较短的时间内发生突变,正是因为这些原因,才导致大盘很难以预测,成功的投资着应该要在这个多变的市场中寻找那些较长一段时间中都不会变化的东西。也就是说,要在多变中把握不变。
65、资本市场中绝大多数事情都是有其关联的,即使几个看上去完全不相干的行业或者完全不同的国家发生的事情,也可能互相影响,即所谓的蝴蝶效应,所以在每一件事情发生之后,都要从四面八方去考虑它对于宏观、行业、政策、公司、参与者、上下游之间的影响。
66、光是读万卷书是远远不够的,还需要行万里路,见一万个人并与他们沟通想他们之所想。这样才能了解真相。
67、事物总是此消彼涨的,利益也是如此,有失利的人、公司和行业,也就有得利的人、公司和行业。所以,没有理由绝对悲观或乐观。
68、领导人的素质永远都要比当前的财务数据重要。所以,读一家公司,最好首先翻一翻这家公司董事长和总经理的履历。看看他有什么惊人之举,大凡成功和将要成功的领导人,以往都有一些异于常人的举动的。
69、所有突变之所以发生都是因为之前已经有很多推动因素做了铺垫,也许任何因素都不足以导致事情的突变,但很多缓变因素加起来以后却会有很大的力量。也就是说,突变都是在诸多缓变发生之后才积累起来爆发的,包括股价的变化也是如此。
70、大多数人都只想通过别人的经验或者网上看到的资料然后再加以思考和推断去得到结论,但事实上,结果和其结论差距甚远。所以,虽然有所总结,但一定要和产业链中的利益参与者去沟通,才能证实自己的观点。
71、对同一个问题,思考的角度不同,会得到截然不同的观点。同理,对于同一家公司,观看的角度不同,也会得到截然不同的价值结论。到底哪个结论最接近真实?我认为,要寻找那些对公司产生长期影响的因素,或者说在根本上影响公司的因素,只有通过这些角度去考察,才能得到正确的结论。
72、不要轻易相信那些机构们所说的话,包括证券公司和基金,在巨大的利益面前,任何人心都会扭曲和变形,他们的思考也会受到极大影响,要清醒判断市场,有必要远离市场。
73、在问题还没想清楚之前不要急于动手。
74、见微而知着,在微小处往往能发现别人发现不了的东西,这种信息差正是我们获取收益的最佳手段之一。
75、看到普通投资者看不到的东西并不意味着什么,真正可观的利润来自于机构们看不到的信息。
76、分歧同时意味着风险或收益,很多时候发生大的分歧也就是机遇来的时候。
77、能否站得更高看得更远处决于阁下的知识面、视野、胸怀、对事物的感知力、以及人生阅历。巴菲特说,一个人一生只要找到3家优秀的公司就能让其获得足够的财富,但在找到3家最优秀的公司之前需要在更大的范围去挑选,个人认为要获得更精确的眼光以及远见需要看得更多才可以达到,也才能做出最优化的选择。
78、你可以在经济上暂时是一个穷人,但一定要以富人的思维方式思考问题,或者站在他们需求或者角度去思考问题。
79、通常情况下,市场会的舆论会强化目前的趋势,这种力量会十分强大,经验告诉我们,一定要学会在证据足够的情况下勇敢的否定市场的观点。
80、我们并不能准确猜测某一个时间点上一个优秀的企业在干什么,但我们应该坚定相信他们的管理层正在努力为我们干点什么。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