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月份婚嫁吉日及关于民俗的随想
文/董易林

未来丈母娘的要求把小李难住了。
小李马上要结婚了,诸事具备,可在婚礼的具体安排上,丈母娘却提出一定要按照他们那边的风俗办,这个有讲究,那个有说道,小李记录了半天也没整明白,回来和父母一说,父母也傻眼了。俗话说“十里风俗不一般”,更何况小李和女友这一南一北,远隔千山万水,这差别也太大了。
于是,小李的父母赶紧和未来的亲家联系,说两个孩子都不在家乡,两家大人鞭长莫及,看能不能把这些手续改良一下,一切以孩子们的幸福为重。可丈母娘说,这就是为了孩子们将来的幸福,我们这边嫁女是很重视规矩的,只有按照这些规矩行事,才能保证孩子们的婚姻幸福美满;随后又举例说某某家就是因为哪条规矩没遵守好,所以就出了什么什么问题等等。
话都说到这份上了,小李家父母也实在不知道该怎么说啦,只好唯唯连声。
可话好说,这些规矩遵循起来实在是太难了,南北地理条件、文化背景等的不同,让小李面对着这一堆条款,傻了。

最后,还是女朋友救驾了。当然,女友是很有立场的,首先肯定了父母的一片苦心,绝对是为了孩子的幸福;之后,才提到母亲特别相信专业人士,如果请专家老师从中周旋,这个问题应该可以解决。
于是,小李就找了一位专家,说明了具体情况,希望这位老师可以从专业的角度给出建议,从而说服丈母娘。
老师的意见很中肯,小李的丈母娘被说服了,婚礼得以顺利举行,皆大欢喜。
我举上面的这个例子,是因为在现代的婚礼中,很多年轻人不知道该如何对待旧时的婚嫁习俗,经常有网友问到类似问题。
随着时代的变迁,某些习俗在今人看来很可笑。但是,并不能因此就把民间习俗和愚昧落后联系在一起。要知道,民俗之所以形成,自有它形成的理由,存在的土壤。比如说,结婚时要贴红对联,新娘子要穿红衣服等习俗,不仅为结婚增加喜庆色彩,本身还有趋吉辟邪之意;再比如说,端午节要喝雄黄酒,重阳节要登高等习俗,都是结合时令特点,对人体健康有益的;这样的民俗,我们为什么不继续传承呢?
某些习俗今天看起来不合理,只不过是因为后天条件改变了而已。当然,这种情况下,如果一味地坚持这些不合时宜的习俗,难免也就有点过于迂腐了。

《易经》之所以成为中华文明的起源,几千年来经久不衰,就在于《易经》的核心在于“变”,它与时偕行,不断变化,在各个领域指导着人们。
就比如过去的阳宅风水,大多是针对平房院落来研究的;如果今天非要把这套理论死搬硬套到高楼大厦中,其结果可想而知。现代的风水学,就是要在古代风水学的基础上,适应时代的变革,顺应现在的高层建筑。
民俗也如此,我们的传统文化亦如此,我们要传承的是传统文化的精髓,而不是形式。
-------------董易林姓名QQ在线咨询:QQ458189864---------------
-------------董易林预约QQ在线咨询:QQ457045419---------------
-------------咨询电话:010-51667826---------------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