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人都应了解的圆明园兽首铜像
文/国际周易

清朝统治者入关以前在东北过着游牧生活,习惯了那里冬季的林海雪原,夏季的气候凉爽。入关后,他们对北京盛夏干燥炎热的气候很不适应,也不喜欢深囿高墙的宫廷生活,于是,从康熙初年,便开始修建园林,这种修建工程延续了二百多年。
圆明园就是这园林之中的佼佼者。
圆明园的兴建历经了康熙、雍正朝、乾隆朝,继承了中国三千多年的优秀造园传统,既有宫廷建筑的雍容华贵,又有江南水乡园林的委婉多姿,还吸取了欧洲的园林建筑形式,把不同风格的园林建筑融为一体,在整体布局上使人感到和谐完美,成为古今中外皇家园林之冠。
它集中国几千年优秀造园艺术之大成,把中国古典园林推向一个新的高度。
圆明园,不仅以园林著称,而且也是一座皇家博物馆,收藏极为丰富,堪称文化宝库。园内陈设豪华精美,收藏有大量的艺术珍品。
圆明园兽首铜像即是其中的艺术珍品之一。

十二生肖铜像位于圆明园古迹海晏堂。“海晏”
一词取意“河清海晏,国泰民安”。比喻天下太平,有歌颂世界和平的吉祥涵义。十二生肖铜像以水报时,闻名世界,是此建筑群的精华。
十二生肖铜像由欧洲传教士郎世宁主持设计,清宫廷匠师制作,是展现中西方文化交融的艺术珍品,在国际上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和鉴赏价值。设计时结合中国民俗文化,以十二生肖的坐像取代了西方喷泉设计中常用的人体雕塑。
生肖铜像身躯为石雕穿着袍服的造型,头部为写实风格造型,铸工精细,兽首上的褶皱和绒毛等细微之处,都清晰逼真。铸造兽首所选用的材料为当时清廷精炼的红铜,外表色泽深沉、内蕴精光,历经百年而不锈蚀,堪称一绝。
据考证,当年十二生肖铜像呈八字形排列在圆明园海晏堂前的一个水池两边,被时人称为“水力钟”。海晏堂十二生肖喷泉是按照我国十二生肖设计的喷泉时钟,每到一个时辰,属于该时辰的生肖钟就会自动喷水,正午十二点时,十二生肖则同时喷水,设计极为精巧。


乾隆盛世,清王朝国力强盛,工艺水平处于巅峰,此时建造的圆明园十二生肖兽首铜像,正是这一时代特色的充分表现。
第一:材质独特。
它所用的铜,系专门为宫廷所炼制的合金铜,内含诸多贵重金属,与北京故宫、颐和园陈列的铜鹤等所用铜相同,颜色深沉,内蕴精光,历经风雨而不锈蚀,堪称一绝。
第二:做工精细,具有极高的工艺水平。
它是由专门为皇帝服务的宫廷造办处工匠们精心制作的,铸工精整,表面还以精细的錾工刻划,像上动物绒毛等细微之处皆一凿一凿锻打而成,清晰逼真,鼻、眼、耳等重点部位及鼻上和颈部皱褶皆表现十分细腻,不见一丝马虎,展现出极高的工艺水准。
第三:融中国传统文化和西方造型艺术与一体。
更让人称道的是,十二生肖兽首铜像由中国宫廷匠师制造,而设计者是郎世宁等来自欧洲的艺术家,因此铜像既有浓郁的中国传统审美趣味,也融合了西方造型艺术的特点。
在第二次鸦片战争中中,英法联军入侵中国,将圆明园内无数珍宝劫掠一空,掠走了十二个青铜兽首,致使这批国宝流失于海外。
中国的艺术珍品,只能是属于中国的!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