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稻纵卷叶螟各图

(2011-06-04 13:36:48)
标签:

稻纵

杂谈

分类: 金色农华植保

稻纵卷叶螟

    稻纵卷叶螟,俗称包叶虫、裹叶虫、刮壳虫等,杂食性害虫。稻纵卷叶螟广泛分布于全国稻区,尤以南方稻区发生密度大,为害较重。主要为害水稻,其次是小麦、粟和甘蔗,也寄生在多种禾本科杂草上。以幼虫纵卷稻叶结苞,肯食叶肉,仅留下一层白色表皮,严重时全叶枯白,分蘖期受害影响水稻正常生长,中后期受害,影响水稻产量更为明显,特别是穗期剑叶受害,造成秕谷率增加,千粒重降低,损失更重,故有“稻叶一刮白,产量减少一二百”的说法,说明稻纵卷叶螟为害的严重性。

    稻纵卷叶螟在桃源县一年发生4~5代,属迁飞性害虫,越冬地为越南、泰国等东南亚国家水稻,每年春天随南风或台风迁移到我国,首先在海南久广东、广西南部等地繁殖,随后向北迁移,在迁移过程中不断为害。

    稻纵卷叶螟每年5月份成虫迁入本地产卵繁殖,以后约每隔1个月左右发生1代;成虫白天静伏于稻丛下部或杂草间,晚上活动,有趋密、趋嫩绿和群集的习性,也有微弱的趋光性,喜嫩绿,早栽和多肥的稻田往往危害严重。卵多散产于稻叶表面的中部,每叶产一粒至数粒。每雌能产卵几十粒至一百多粒。初孵幼虫先在心叶或附近嫩叶上取食叶肉,2龄后爬至叶尖附近,吐丝缀叶纵卷成苞,藏身苞内,取食叶肉,使叶面呈白条状;随着虫龄增大,虫苞扩大,为害也越重,可使叶片枯死。每头幼虫能食害5~9叶,老熟后多在枯鞘间做薄茧化蛹。

各代卵孵化盛期表

 

第二代

第三代

第四代

第五代

5月中-下旬

6月上-下旬

7月中-下旬

8月中-下旬

                             药剂防治

1、防治适期:蛾高峰后7-10天;卵孵化盛期到2龄幼虫盛发高峰期;田中有少量叶片开始束尖。防治时间上,由于盛蛾期间各类型田的虫情不一,田块间的蛾、卵生长不完全一致,所有用药的时间田块也应有先有后,决不能“一律化”。

2、 药剂种类、用量和施药方法:

兑水30-45公斤(2-3背包)均匀喷雾。施药防治时,田间应保持浅水,喷雾均匀,不漏蔸漏行。防治失时补治时,对未抽穗的水稻,因虫龄高,在施药前,宜用扫帚扫刮虫苞或拉绳急走,使幼虫受惊外出,然后施药,可提高防效。

http://s4/middle/4de1a1d6ga4dc48e20723&690

http://s4/middle/4de1a1d6ga4dc492e5e73&690

http://s15/middle/4de1a1d6ga4dc49d3e20e&690

http://s4/middle/4de1a1d6ga4dc4a847193&690

http://s15/middle/4de1a1d6ga4dc4afe819e&690

http://s13/middle/4de1a1d6ga4dc4ba02ebc&690

http://s4/middle/4de1a1d6g76e2d467b4b3&690
http://s10/middle/4de1a1d6ga4dc66259489&690


http://s11/middle/4de1a1d6ga4dc4d8f049a&690
一龄为白点期 二龄称束尖期 三龄叫纵卷期 四龄是转苞期 五龄是暴食期

一龄心叶现白点, 二龄嫩叶会束尖, 三龄苞长叶纵卷, 四龄绿叶白条现, 五龄白叶虫逃潜。
http://s3/middle/4de1a1d6ga4dc4ec8ce82&690

http://s11/middle/4de1a1d6g76e2d4bd8dda&690



http://s6/middle/4de1a1d6g76e2d4c52785&690
一龄:盛蛾高峰期过后2-3天,当水稻处于分蘖期,认真检查稻株心叶和稚嫩叶鞘处,若发现针头大小、半透 明的小白点,且未结苞,细找定能找到2-3头群居的头黑 胴白的幼虫,它便是一龄幼虫。

二龄:在青绿色稻叶或离叶尖3-5公分处,有一束折 成的小虫苞,苞长2~4.5公分,缀苞虫丝新鲜,有光泽,撕开虫苞,有一幼虫,受惊乱蹦下垂,叶片有明显的长短 不一的白条斑,且淡绿色,较湿润,有粗粉状虫粪,这是 二龄幼虫所害。

三龄:色浓宽大叶片被作成13~16公分长的纵条状虫 苞,由透明的虫丝缠绕,虫苞两端开口,苞内有与叶脉平 行纵向白条斑,湿润粪便较多,苞内均有一头幼虫,此为三龄幼虫所害。

四龄:虫苞长15-18公分,苞内绿色部分大部分被吃 掉,呈现白叶、扭曲,叶片失水,干枯,虫粪颗粒状,干缩,苞内多数找不到虫,而转移它叶另作新苞,这便是四 龄幼虫所致。

五龄:虫苞大小与四龄虫苞相似,但苞内绿色部分丧 失贻尽,叶片焦白、干柘,甚薄,纵裂,虫粪色淡,干粉状,苞内无虫,已潜逃化蛹,此为五龄幼虫被害状。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水稻三化螟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