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发烧,出疹及退热、压惊土方法介绍

(2008-08-07 13:32:37)
标签:

双胞胎

龙凤胎

依依

发烧

出疹

麻疹

疫苗

栀子

退热

压惊

土方

育儿

分类: 唐宝宝们【原创】

     发烧,出疹及退热、压惊土方法介绍

          8月5日拍了几张依依长了疹子的照片,但是不明显,只能够仔细看才发现头上腿

          上的一些小红点点,当妈的这个“摄像师”失职啊!

 

8月4日,就是大前天,当我们回家时,家里两个老人和保姆便向我们“哭诉”:今天我们三个轮流抱天天和依依,可累坏了,哪一个都是放下来就是哭,必须抱着发烧,出疹及退热、压惊土方法介绍

 

原来,天天白天开始咳嗽打喷嚏,依依则发烧了。难怪早上把她抱起换衣服时,唐唐觉得她身上很热,我抱她下楼荡秋千时摸她的手掌也比平时烫,但是还没有发烧的地步,所以以依依本来就比天天体热而一语带过了,没想到白天奶奶在洗澡时觉得依依很烫,量了体温,居然是38.8度,发烧,出疹及退热、压惊土方法介绍后来过一会儿再量也有38.5度,直到我们回家之前一直在38度以上,但是精神很好,所以没有来电告诉我们,免得我们提早下班冲回家。

 

不知道怎么的,每次面对家人告诉我孩子们怎么怎么病了时,我似乎总是比较冷静,也许我的性格里冷酷基因在作祟吧。前一天就是周日,我就感觉天天时不时地空空咳嗽,我一直在说他感冒了,但是家里没有人认同,我特意去药店买药,因为还不确定是感冒,所以没有买艾畅,而是买了一盒板蓝根(店员称中成药也适合于婴儿),但是未被使用。于是此时,我再次说天天肯定是感冒了,但依依义不一定,最好要隔离(后面这句话似乎没有人听到)。奶奶也同意,她下午已经去药店买了艾畅让他们两个都服用了,好转一些了。

 

依依本来坐在客厅的地垫上,看到我回来了,就哇哇大叫,不肯再坐,双手也是乱拍肚子和腿(她已经能够坐得很稳,双手离地也没有问题,且有办法为了目标从坐姿变成爬资然后向“猎物”靠近),于是来不及把包放到卧室,就赶紧把她抱起,感觉不是很热。拿了体温计放在她腋下测量,但是奇怪啊,体温计不配合,一会儿36.5度就叫了,一会儿35.8度叫,所以不量也罢。

 

保姆和我都同意用我母亲曾经用过的退热、压惊土方法——栀子包来给孩子们的手心脚底包一下。去电向母亲取了经,于是着手开始制作。制作方法:取7个栀子(我家两个孩子,需要14个栀子),剥去外壳,留下里边的籽,碾碎后加入适量冷开水,然后加入面粉慢慢揉,如果水少加水,水多加面,直至面团不粘手为止。然后分成四块(我家是8块),用双手将之展开压平,方便包扎。在宝宝入睡后将面团放在手腕内侧以及脚底,用布条包起然后用红绳包扎,最好用红色线(属唯心吧,反正家里有红色线,所以就它了)。至第二天早晨取掉,如果面团变干变黑,说明有内热,或者曾经受过惊吓,需要第二天晚上继续包扎,如果面团还是湿润并且是黄色,那么就不必再做。在去年冬天,我们曾经有几次给天天和依依用过此法,因为他们睡觉不稳,经常一阵一阵的惊醒,当时效果很好,包扎后睡眠和饮食明显好转。

 

之后依依一直没有发烧,照样8点多便睡下,不过不肯喝奶,等她睡下后便将手腕和脚底包了栀子包。但是之后多次梦里哭醒,在快11点时再次哭醒,这回不肯闭上眼睛了,猜她可能是饿了,于是唐唐去给她做饭(泡奶粉)。果然小女子是饿了,狼吞虎咽的喝了160毫升后又睡下,之后便一觉睡到了早上5点。反而天天一直都哭闹,12点前多次哭闹,只好不断抱着安抚,可能是感冒让他很烦躁吧。后来婆婆说让我休息,因为还要上班,不要管他了,于是回房和依依一样睡到了早上5点,那还是依依给唤醒的,她醒来翻身爬到了妈妈身边,咿咿呜呜的话多的要命,呵呵。再看她的体温——正常,心情——很好,体格——健壮,看来她的烧是差不多好了。

 

因为有事,前天5日中午12点回家时,依依仍然没有发烧,心情很好,恢复了往日的状态,只是婆婆说她的身上好像多了很多红点点,于是,没有经验的我按照道听途说,臆断为依依发烧是因为出疹,好像都是先莫名其妙发烧,然后长出红点点,如果出疹了那么烧也就退了。于是建议婆婆不要再给依依喂那个艾畅。我一直坚信依依不是感冒,不过我说的受到惊吓之说也可能不对。晚上为了巩固,继续包了一次栀子土方。

 

待到昨天上午,发现她身上的红点更加多了,80%确信应该是出疹,更何况7月27日依依刚刚接种了麻疹疫苗。刚刚去阿土妹的博客上再次翻开她写的关于麻疹疫苗反应的文章,嗯,果然八九不离十啊!俺们依依是出疹子啦,万岁!她果然和单胎的孩子一样在茁壮成长,很是欣慰啊!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