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中国国保
中国国保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689,016
  • 关注人气:1,075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中国历史文化名城---祁县(远古的记忆)

(2018-10-27 18:20:40)
标签:

王维

三叠纪

恐龙蛋

昌源河石

岩石

分类: 名城遗珍
【洪荒遗迹】
--- 昌源河石 ---
    从地图上看,八百六十五平方千米的小小祁县,实质上就是由一段河谷和一块河口滩涂组成的。换句话说,小小祁县境域就是由一条小河造就的,这条河就是纵贯祁县南北被祁县人称为“母亲河”的昌源河。昌源河古称“胡甲水”,虽然很小,甚至小到了仅仅是小小祁县的内流河,但却也名见经传,于史有载。“胡甲水”这个名字就是中国古典经传《水经注》记载的,甚至在《山海经》中都能找到她的影子。虽然声声称赞她是母亲河,但我们对她的了解却很贫乏,尤其是从地质历史角度。不过这也不奇怪,最早的“祁县人(梁村遗址)”也不过五、六千年,而这条小河却已经在这里流淌了至少二千五百万年,这个“年龄”远远超出了我们的想象。
中国历史文化名城---祁县(远古的记忆)【昌源河石·祁县】
中国历史文化名城---祁县(远古的记忆)
中国历史文化名城---祁县(远古的记忆)【昌源河·祁县·来远段】
    说小小昌源河是祁县的“内流河”其实不确,按照《水经注》的记载,她发源于武乡的“胡甲山”,就是今天的祁县和武乡交界的分水岭;而她最远的源头,其实一直能追溯到今天平遥县的孟山南麓。不过,昌源河的“主流”都在祁县境内,所以稀里糊涂也能说的过去。
    昌源河穿梭在太岳山东北端的一条断层大峡谷内,两侧高低起伏的大小山峰,其山体和河谷中五彩缤纷的大小石头,就是她写给我们的“史书”。
    在昌源河谷中密集堆集的各种石头中,从地质成因上分成的三大类岩石--- 即岩浆岩、变质岩和沉积岩 ---都能找到。但是,因为祁县和昌源河的范围实在太小了,不足以完整考察自己的地质历史,能够看到的地层和岩石种类很少。
    很早就有传说,说祁县曾经找到过恐龙蛋化石,说的有板有眼,还有那神秘的“麓台龙洞”的传说。其实从地质上说,这些确实只是传说而已,以祁县现境的地质状况来看,既不会有“龙洞”,更不会有“恐龙”。不过,关于“恐龙蛋”的说法也不是完全空穴来风,因为祁县境内确实残留着侏罗纪的地层,问题是侏罗纪只是象征着恐龙的统治时代,并非侏罗纪的地层里都有恐龙遗迹。
中国历史文化名城---祁县(远古的记忆)【昌源河枯水期的河谷】
中国历史文化名城---祁县(远古的记忆)【岩浆岩·流纹岩】
    在昌源河谷能找到的三大类岩石中,除常见的石灰岩、玄武岩、花岗岩、板岩、砂岩、页岩外,岩浆岩类的粗面岩、安山岩、伟晶岩、煌斑岩、角闪岩、闪长岩、辉长岩和距离传说中的“金刚石”最近的橄榄岩、橄辉岩;
    沉积岩类的火山碎屑岩、白云岩、凝灰岩、化石页岩、燧石;以及变质岩类的片麻岩、糜棱岩和油页岩等等都有。
    但是这些岩石矿物,都是被昌源河水搬运来的,它们的地层在哪里却无法被寻常人找到,除非专业的地质钻探。好在昌源河是祁县“内流河”,她的流程很短,流域很狭窄,能出现在昌源河谷中的岩石,基本也就是祁县地质的组成成分,因此说明祁县地质也很丰富。岩浆岩就是火山喷出岩,以及火山碎屑岩,说明在漫长的洪荒时代,祁县范围内也曾有火山活动。火山活动不一定就是火山喷发,也有岩浆侵入或者漫溢。
    可惜,从河谷里捡到的石头,都被昌源河水亿万年的搬运抹去了棱角,全部变成了圆形的河卵石,不能像在原地层一样,看到它们更多的信息。
中国历史文化名城---祁县(远古的记忆)【沉积岩·油页岩】
中国历史文化名城---祁县(远古的记忆)【变质岩·角闪岩】
中国历史文化名城---祁县(远古的记忆)【石英砂岩·沉积岩·寒武纪】
    在昌源河两岸暴露的地层中,能够看到的除子洪口附近丘陵,及子洪口外的全部平川地带,属显生宙新生代的第三纪、第四纪地层外,大山里仅仅出露着显生宙中生代的三叠纪和侏罗纪地层,二叠纪地层掩埋在地下,白垩纪地层缺失。
    其中侏罗纪地层(就是我们在电影《侏罗纪公园》里看到的恐龙时代的场景)仅残留在四县垴、洞顶山及下凹村等几小片,而且并不完整,仅有其中的一截。也就是说我们出了祁县城,脚踩的地面是第四纪的地层,进入子洪口后,看到的昌源河谷两侧的山体基本上全部只是三叠纪的地层。
    既然只暴露着三叠纪和侏罗纪的地层,是不是昌源河谷里被河水滚动的就只有这两个地层的岩石呢?当然不是。在亿万年的洪荒间,地质运动一直不断,从隐生宙开始的地壳“分久必合,合久必分”一直到今天,地质运动还在延续着,而且它会永远延续下去,我们经历的地震就是地质运动的表现。
    这些地质运动会把深埋在地下的远古地层都翻腾出来(比如寒武纪的石英砂岩在昌源河谷中很多)或者扔在地面上,或者重新洗牌。只是因为祁县的范围太小了,看不到这些痕迹。幸运的是,近在咫尺的太谷、榆社和武乡等地,就残留着很多地质运动的遗迹,比如山体褶皱(下图)等。祁县也有地质运动的蛛丝马迹,在昌源河谷的岩石上就有褶皱的痕迹(下下图)。
    其实,我们的“母亲河”也不是与生俱来的,她就是地质运动的结果。
中国历史文化名城---祁县(远古的记忆)【山体褶皱·太谷】
中国历史文化名城---祁县(远古的记忆)【岩石卷曲·昌源河谷·来远】
中国历史文化名城---祁县(远古的记忆)【辰砂·祁县·昌源河石】
中国历史文化名城---祁县(远古的记忆)【鲕粒岩·沉积岩类·昌源河石】
中国历史文化名城---祁县(远古的记忆)【斜长角闪岩·变质岩类·昌源河石】
   从地球上刚刚出现生命(原始真菌)的隐生宙,进入显生宙的第一个纪,是距今5亿年之前的寒武纪。今天的山西地域在那个蛮荒的时代,还是一片大致平坦的平川。寒武纪开始,海水上侵,古陆下沉,随着今天山西临县汉高山(当时它还不是山)的最后浸入海中,整个山西古陆地全部淹没在海水中。
    其中,祁县是在寒武纪中统开始淹入海面以下,但一直在浅海中,之前古陆面上被风雨剥蚀下来的碎屑在海洋环境中沉积了50米的石英砂岩,今天看到的石灰岩(就是我们常说的“青石”,祁县人叫“奇子石”)就沉积在寒武纪下部。那时候气候温暖。
    距今四亿四千万年为止的奥陶纪到来时,整个山西古陆还在海里。到奥陶纪中期开始隆起上升,突出海面,包括祁县在内第二次成为陆地。祁县在寒武纪的海洋里沉浸了六千万年以上。
    寒武纪、奥陶纪之后,地球还经历了志留纪、泥盆纪。但不知道什么原因,不止是祁县,整个今天的山西区域内,都缺失了这些地层。“缺失”不等于没有,可能是被后来的地质运动剥蚀了,也可能被翻腾到了更深的地下。
   直到距今大约3.5亿年,地球已经进入石炭纪时,山西古陆又开始从温暖湿润的濒海环境中下沉,祁县也随之再次沉入大海中。
    不过,祁县的这次“潜海”经历比上次短暂一些,在石炭纪的海洋里沉浸了一千万年后,随着山西古陆的再次上升,祁县也第三次成为陆地。
   到距今2.3亿年的三叠纪(就是我们现在能看到的子洪口内的山体)到来时,整个山西全面退出濒海环境,完全成为内陆平原。在这个广袤的三叠纪平原上,只有海水退去后留下的一些浅滩湖泊。从那以后至今天,祁县就距离海洋越来越远,再也没有体验潜海的滋味。今天,祁县距离大海的直线距离已有近600公里。
    就在咱们祁县“潜海”的当口,陆地上的动物已进化到了两栖爬行动物时代,伟大的恐怖的蜥蜴--- 恐龙,已经呼之欲出,集聚着统治这个星球的巨大力量。祁县的“脑袋”刚一伸出石炭纪的海洋,就惊恐地发现,那“恐怖的蜥蜴”已经是不可战胜的陆地霸主。于是,祁县的地面开始了侏罗纪的经历。只是后来不断的地质运动,蚀灭了祁县大面积的侏罗纪沉积,我们今天能看到的“恐龙遗迹”就剩下四县垴、洞顶山和下凹那几个点了。
中国历史文化名城---祁县(远古的记忆)【四县垴·祁县】
中国历史文化名城---祁县(远古的记忆)【橄辉岩·祁县·昌源河石】
中国历史文化名城---祁县(远古的记忆)【针钠钙石·岩浆岩类·昌源河石】
    就在大自然处于不可一世的恐龙淫威下颤颤发抖时,白垩纪时代蹒跚而来,恐龙的末日即将到来。在距今大约1.8- 1.3亿年,即侏罗纪与白垩纪之间,发生了一次强烈的地质运动--- 燕山运动。大陆板块之间猛烈撞击,地震抖动,火山喷发......火光电石之间,不光是祁县,也不是光山西,整个今天的华北大地,都卷入到了强烈褶皱和隆起之中,上面那张在太谷浒泊附近拍摄的山体褶皱照片,就是这次地质运动的遗迹之一。
    关于恐龙在白垩纪灭绝的原因,世界上流行着不同的说法和推测,但不管是哪种原因,都肯定与地质运动相关。山西古陆上的恐龙消失,是否与燕山运动相关,虽没有直接证据,但在晋北大同、天镇一带也有蛛丝马迹,表现出恐龙的灭绝现场的确是灾难的场景。
    白垩纪恐龙倒霉以后,也就是“燕山运动”之后,山西地面上开始出现了高山和低地,而不再是一望无际的广袤平原。此时,地球也步入了显生宙的新生代第三纪。
    而最终塑造出今天山西大地上基本地貌的,却是发生在距今二千五百万年的又一次地质运动--- 喜马拉雅运动。在这次更加猛烈的“运动”中,由于印度板块与亚洲板块的剧烈撞击,使得今天的山西东西两边急速升起,把中间地带撕裂.......
    剧痛之后,终于形成了今天“左手一指太行山,右手一指是吕梁”,中间是汾河河谷的基本面貌。也就是这时,横亘在今天的晋中和晋南之间的太岳山,也被撕扯开一个大峡谷--- 昌源河谷,祁县的“母亲河”开始了她距今已两千五百万年的,时而温顺绵绵,时而咆哮如雷的流淌。
    此时,摇曳在胡甲水边的是,已经从裸子植物进化出来的被子植物,游荡在胡甲水边的是在白垩纪刚刚诞生的新型兽类--- 哺乳动物。
    这种恬淡安详的“绿色场景”一直又延续了三百万年,到显生宙新生代第三纪中新世的时候,胡甲水边出现一种神奇的生灵--- 古猿(当然,昌源河边不一定有,我是指这个时代),这种生灵的后裔--- 人 ---将会继恐龙之后统治这个星球。
中国历史文化名城---祁县(远古的记忆)【石头上的熔融痕迹·昌源河石·地质遗迹】
中国历史文化名城---祁县(远古的记忆)【石板的弯曲·昌源河石·地质遗迹】
   大自然蹒跚的脚步,亦步亦趋的又行进了两千万年之久,到距今约180万年的第四纪更新世,古猿进化成了直立人,并掌握了控制火种的技术。学会用火,加速了人类进化的步伐。到距今六千年的第四纪全新世,胡甲水边居住了一伙“祁县人”,他们已经不仅从祖先那里学会了用火,而且学会了制陶。
    这伙人的直系后裔,就是看这篇博文的人们。现代人类,在学会制陶以后不过一万年间,就执掌了这个星球的统治权,因为他们拥有生物工程技术、计算机和核炸弹,这些技术的力量远比全凭角力的恐龙厉害多了。
    因此,他们以自己在这个星球上区区万年的资历,就叫嚣着要“改造自然,征服自然”,远比恐龙狂妄至极。殊不知,只要这个拥有50亿年道行的星球,不经意间打个喷嚏,人类就会像恐龙一样被“替换”。
    所以,我们还是应该爱护花草树木,爱护和我们作伴的那些动物。一句话,爱护和尊重我们统治着的这个星球,而绝不是愚蠢地去“征服改造”她。昌源河石上记载的就是这个道理,今天我们应该读懂它了。
中国历史文化名城---祁县(远古的记忆)【闪长岩·岩浆岩类·昌源河石】
中国历史文化名城---祁县(远古的记忆)【片麻岩·变质岩类·昌源河石】
中国历史文化名城---祁县(远古的记忆)【凝灰岩·沉积岩类·昌源河石】
中国历史文化名城---祁县(远古的记忆)【硬石膏·变质岩类·昌源河石】
中国历史文化名城---祁县(远古的记忆)【紫苏辉石·岩浆岩类·昌源河石】
中国历史文化名城---祁县(远古的记忆)【石英正长岩·岩浆岩类·昌源河石】
中国历史文化名城---祁县(远古的记忆)【石英岩石·昌源河石】
中国历史文化名城---祁县(远古的记忆)【黑曜岩·岩浆岩类·昌源河石】
中国历史文化名城---祁县(远古的记忆)【霓辉石·岩浆岩类·昌源河石】
中国历史文化名城---祁县(远古的记忆)【石榴子石·变质岩类·昌源河石】
中国历史文化名城---祁县(远古的记忆)【玛瑙·昌源河石·祁县】
中国历史文化名城---祁县(远古的记忆)【鸡血石·祁县·昌源河石】
中国历史文化名城---祁县(远古的记忆)【“平遥牛肉”·昌源河石】
中国历史文化名城---祁县(远古的记忆)【奶油巧克力蛋糕·昌源河石】
中国历史文化名城---祁县(远古的记忆)【做鞋的“券头”·昌源河石】
中国历史文化名城---祁县(远古的记忆)【“恐龙蛋”·昌源河石】
中国历史文化名城---祁县(远古的记忆)【王维小影·昌源河石】
中国历史文化名城---祁县(远古的记忆)
中国历史文化名城---祁县(远古的记忆)【化石·祁县·昌源河石】
    被昌源河水滚动了至少两千五百万年的那些顽石中,也不乏晶莹剔透的美玉,色彩斑斓的宝石,和栩栩如生、惟妙惟肖的观赏石。而且也有远古洪荒时代,我们不认识的原始动植物的化石,甚至还有我们祖先制造的工具--- 新石器时代的石器。
    我本来是在祁县的另一条“过境河”--- 乌马河边长大的,但是到昌源河边也将近二十年了。每天面对的就是这些顽石,之前并未觉得它们神奇。只因为十多年来,以寻访祁县文物古迹为爱好,不经意间捡拾到一些我们祖先制造和使用过的石器。把玩之余就感觉原始人类对石头那么的了解,石头是人类最原始、最亲近的自然物,正是有石头的帮助,人类才快速走到今天。所以,我觉得应该了解一下这些石头。
    于是乎,就不厌其烦的从昌源河谷里,把这些早在不用说人类,任何生物都未诞生的时候就存在的石头搬回来,扔出去。循环往复将近半年了,捡拾到数百件标本。
    稍感遗憾的是,至今尚未找到陨石。虽然寻找的脚步还在继续着,但是因为祁县地域过于狭小,也可能我们的母亲河压根就没有收到这种来自浩渺无垠、不可想象的外太空的礼物吧。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