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阿弥陀佛经变--- 永宁寺

(2018-02-22 09:18:10)
标签:

阿弥陀佛

永宁寺

明代

枣元头村

四十八愿

分类: 三晋巡礼
【珍稀的“阿弥陀佛经变”壁画】
--- 枣元头永宁寺 ---
    太原市区外围及所属的阳曲、清徐等县是晋国残存寺庙古建筑最密集区域,其密集度不亚于晋南,而且大多数寺庙内残存有壁画。但除极少数寺庙时代较早外,绝大部分远不如晋南寺庙木结构早,因此这多年来我只粗略地转了两三次以后,就没有再去关注它了。两年多之前的2015年10月末,我们几个相约去晋源看望病中的中国南北朝史学会会长殷宪先生,这是我第二次见到殷先生,遗憾的是,这也是我最后一次见到他。看望过殷先生后,回程之余,便就近去了姚村镇的枣元头村。我印象中隐约记得什么资料上曾提到过,这村里有个庙里残留着不错的壁画。但因路程不畅,一直没有前来寻访。
阿弥陀佛经变--- <wbr>永宁寺【永宁寺·明·山门外观】
阿弥陀佛经变--- <wbr>永宁寺【永宁寺·明·天王殿】
    永宁寺,位于太原市晋源区姚村镇枣元头村东隅,现存庙院方位座北向南,为二进院落。中轴线由山门及钟鼓楼、天王殿和大雄宝殿组成。其中山门、钟鼓楼及天王殿为近年修复,大雄宝殿为原构。
    大雄宝殿外观单檐悬山顶,面阔三间,进深五椽,前檐插廊;坐落在高约40cm的石砌台明之上。大殿前檐下共设置四铺作单枊枓栱10朵,柱头各1朵,补间各2朵,华栱刻作假枊;檐柱有侧脚,无生起;尽间阑额下另设由额,由额向内伸出明间平柱身刻作龙首形绰幕方,是地理上的晋中一带明清时期常见的做法,比如太谷净信寺大殿、祁县镇河楼等等。
    大殿内梁架均为柱梁作,梁架节点没有铺作,但设置有明、草两条四椽栿;明栿头在前槽柱身与廊下的剳牵相接;四椽草栿上未用清代普遍的柁墩,以蜀柱承平梁,平梁以上叉手纤细,举折高耸。
    综合外檐铺作,及内部梁架来看,该大殿应是明代中晚期遗作。在晋国范围内如此简陋的明代木结构不可胜数,因此永宁寺建筑本身文物价值一般。
阿弥陀佛经变--- <wbr>永宁寺【永宁寺·明·大雄宝殿】
阿弥陀佛经变--- <wbr>永宁寺【永宁寺·明·大殿前檐】
阿弥陀佛经变--- <wbr>永宁寺【永宁寺·明·大殿梁架】
阿弥陀佛经变--- <wbr>永宁寺【永宁寺·明·大殿内景及右山墙壁画】
    永宁寺珍贵无比的文物价值,在于其殿内残留的“阿弥陀佛经变”故事壁画。在晋国数以万计的历代各式寺庙中,我所见最普遍的壁画残留是“佛本生经变”和“观音咒经变”,这“阿弥陀佛经变”故事实属罕见。要不是后来查阅资料学习,根本不知道其独特的性质。不过,这经变壁画中确实也无意中融入了“佛本生”和“观音经”经变的故事画面,所以在现场参观时,偶尔有画面感觉很熟悉,可能是因为当时的画工多习惯于绘制这两种故事壁画的原因。
    “阿弥陀佛经变”故事取自于经典《佛说大阿弥陀经》中的“四十八愿”,是大致自唐以来佛教净土宗盛行的崇拜遗迹,永宁寺以南不远处的交城玄中寺就是净土宗的著名祖庭之一。明清之际,佛教世俗化堕落,开始急功近利的争夺香火,早期较为僻秘的佛教宗派遗迹越来越少,比如最多见的寺庙是观音堂。
    “阿弥陀佛四十八愿”故事壁画,残存于永宁寺大殿内左右山墙上,以两边各“24愿”绘制,画面宏大,结合山水人物画风格自然分幅。不仅画工细腻,造型精致,着色古朴典雅。更难得是保存极其完好,除因之前大殿失修漏雨稍污雨渍外,完好无损。
阿弥陀佛经变--- <wbr>永宁寺【永宁寺·明·壁画中的佛陀】
阿弥陀佛经变--- <wbr>永宁寺【永宁寺·明·大殿内“阿弥陀佛四十八愿”壁画】
    现存经变故事壁画的每一幅上,都有明确的榜题和供养人题记,但是整个壁画没有绘制题记。按照壁画风格及内容(比如画面中的建筑物细部特征)判断,壁画与大殿可能是同一时代,即明代中晚期。但是其中有些画面显得很卡通,这显示出整个壁画中的每一幅,画风并不全部一致,可能不是一个画工所为,也许是二人(比如师徒)或多人合作的结果,但他们据以绘制壁画是有固定的“粉本”参照。
    依据榜题说明,对照《佛说大阿弥陀经》内容,这故事的大致意思是,阿弥陀佛的前世法藏比丘,他修行时发下宏愿:假如我为佛时,要让修行者芸芸众生解脱这四十八种“苦孽”,或者说是“圆满”这四十八个夙愿,就像地藏菩萨发愿“地狱不空,我不成佛”那样。其实都是拣好听的说,为的是打动信徒,感染众生。诸如:
    第一愿榜题“永绝轮回愿”,即我刹中无地域、饿鬼、禽兽以至狷飞蠕动之类;
    第二愿榜题“莲花化生愿”,即我刹中无妇女,无央数世界诸人民,以至狷飞蠕动之类,来生我刹中者,皆于七宝水池莲华中化生。
    第三愿榜题“饮食自然愿”,即我刹中人欲食,七宝钵中百味饮食化现在前,食已器用自然化去。
    ...等等此类,经文诘屈聱牙,难以读诵,而通过画工的故事壁画化难为易,为大众信徒读懂接受,起到宣传感化的作用,这也就是绘制壁画的意义。
阿弥陀佛经变--- <wbr>永宁寺【永宁寺·“阿弥陀佛四十八愿”之“第1愿”局部】
阿弥陀佛经变--- <wbr>永宁寺【永宁寺·明·“阿弥陀佛48愿”之“第26愿”局部】
阿弥陀佛经变--- <wbr>永宁寺【永宁寺·明·“阿弥陀佛48愿”之“第28愿”】
阿弥陀佛经变--- <wbr>永宁寺
【永宁寺·明·“阿弥陀佛四十八愿”之“第31愿”】
阿弥陀佛经变--- <wbr>永宁寺
【永宁寺·“阿弥陀佛四十八愿”之“第32愿”局部】
阿弥陀佛经变--- <wbr>永宁寺
【永宁寺·“阿弥陀佛四十八愿”之“第33愿”】
阿弥陀佛经变--- <wbr>永宁寺【永宁寺·明·“阿弥陀佛48愿”之“第35愿”】
阿弥陀佛经变--- <wbr>永宁寺【永宁寺·“阿弥陀佛四十八愿”之“第38愿”局部】
阿弥陀佛经变--- <wbr>永宁寺【永宁寺·明·正殿后外观】
    有资料称永宁寺壁画为国内现存唯一“阿弥陀佛四十八愿”题材的寺观壁画。但是晋国自唐至清,历代寺庙数以万计,没人能够逐一去到现场调查。所以,在那些数量惊人又不为人知的寺庙中,是不是还有同类型壁画不大好说。大殿后壁没有壁画,从外面可以看出大殿的后壁是石头垒砌的,与山墙砖砌不同,可能是后来经过了重建,估计后壁的壁画因此而毁掉了。
    我们到永宁寺时,庙门紧锁,不过有一座小旁门通在人家的院子里,门口有位大嫂在洗衣服。我们说明来意,大嫂同意我们进去看看。然而,可能是我们同行的人有点多且乱哄哄的,进到庙里一定时间也不出来,大嫂担心我们有什么不轨。因而,不大一会儿功夫,大嫂就后悔放我们进去了,于是她不大客气的就把我们催出来了。因为壁画内容较多,殿内光线又不大好,拍照有点费劲,结果右山墙壁画我没能拍完。
(博文中第二、四、六3张配图为网友“昕燕居室主”拍)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