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浊漳河边--- 武乡襄垣行记

(2017-07-01 19:30:34)
标签:

石拱桥

襄垣文庙

安禅寺

应感庙

真如寺

分类: 三晋巡礼
【浊漳河边】
--- 晋中上党二日行游 ---
    浊漳河古称“潞水”,是一条被载入《山海经》《水经注》等众多中国历史经典的著名河流。潞水在千万年绵延不绝的流淌中哺育出的三晋,特别是上党文化,及其至今残留的遗址遗迹,当然也是中国历史文化中最精彩和厚重的。浊漳河流经的今天的晋中和长治的沿河两岸上,遗留着数以百千计是古遗址、古墓葬、石窟寺石刻等,古老的民居更是不可胜数,而品位和底蕴最高的当属古建筑,从唐五代到今天屡屡相袭,未曾有断代,国内无有望其项背者。此次行游源于群友阳泉“老铁”,为蹭他的车,在毫无准备的情况下匆匆出行。本月24、25号两天内,从历史名城太谷出发,经由榆社、武乡沿着潞水河谷一路南下到襄垣,共参访“三宋五金五元”木结构,两处晋唐古遗址和一座金代石拱桥,及明清遗迹若干。
浊漳河边--- <wbr>武乡襄垣行记【浊漳河·榆社段】
浊漳河边--- <wbr>武乡襄垣行记
【无边寺塔·宋·晋中太谷】
    无边寺塔,俗称太谷白塔,三晋历史文化名城太谷的地标。24日早上八点半,就在白塔脚下的孔家宅院与“老铁”会合。就在我从祁县到太谷的这不到三十分钟里,他已经浏览了白塔。森严栉比的孔宅,甚至都不消耽误二十分钟的时间,到底还是抵不住北宋的房子。安禅寺藏经殿的顶棚早已拆穿了,但是数次到访都无缘进殿,好在找了张网图能够参考。
    铭贤学校中大片的民国“大屋顶”五彩斑斓,现今是山西农业大学。园林一样的校园环境,及其精致的民国建筑群,在别的省份里民国建筑早已成批成批跻身“国保”之后,总算在晋国密集的“古建筑海洋”里挤得人仰马翻地进入了“国保”。
    其中,最值得一提的民国改名的“孔圣阁”,原是晋国现存唯一的妈祖庙,在十年九旱,与水无缘的黄土高原上,居然建一座海神庙,真不知道先人是怎么想的......
浊漳河边--- <wbr>武乡襄垣行记
【安禅寺藏经殿·宋·太谷】
浊漳河边--- <wbr>武乡襄垣行记
【孔祥熙宅院·清、民国·太谷】
浊漳河边--- <wbr>武乡襄垣行记
【铭贤学校旧址·清、民国·太谷】
浊漳河边--- <wbr>武乡襄垣行记
【净信寺·明、清·太谷】
浊漳河边--- <wbr>武乡襄垣行记
【净信寺彩塑·明、清·国保】
    从太谷古城向东出县境的一路就能串起三个“国保”,以彩塑闻名的净信寺、以晚期木构经典为人所知的圆智寺,和早期木结构的真圣寺。
    不知道是“老铁”人品超好,还是我运气不背,无意间撞的今天居然是初一。净信寺所有的殿门大开,无人管问,随意拍摄。我去过净信寺很多次了,从未一次性走进其所有的殿堂中。上次和鲁王去拍彩塑,运气就算最好的一次了,还剩了两个殿没看。他十四座殿宇里全是彩塑,不逢初一十五,你都不好意思让看门的逐个给开门。
    据圆智寺里的居士相告,可以进寺参观。圆智寺毗卢殿,俗称“无梁殿”被一把大火烧个干净,如今正在重建中。按照圆智寺现存的情形,没有了精致的“无梁殿”,进去也无益。
    真圣寺对我而言是个有故事的地方:曾经遭到拒绝后,我一鼓作气翻墙而入,结果我刚跳下去,看门的大嫂就进去了......这次再找大嫂,她很客气的把钥匙给我,让我们自己去庙里参观。
浊漳河边--- <wbr>武乡襄垣行记
【圆智寺·明、清·太谷】
浊漳河边--- <wbr>武乡襄垣行记
【圆智寺·明、清·重建中的“无梁殿”】
浊漳河边--- <wbr>武乡襄垣行记
【真圣寺·金·太谷】
浊漳河边--- <wbr>武乡襄垣行记
【榆社·郝北镇郝北村】
浊漳河边--- <wbr>武乡襄垣行记
【郝北寿圣寺·宋-明·榆社县】
浊漳河边--- <wbr>武乡襄垣行记
【寿圣寺及塔·宋-明·榆社县】
    在没有高速公路之前,从太谷到榆社每天只有一班公交车,如果胆敢坐火车,你就扭捏吧,相邻的两个县得折腾三小时。榆社虽然也有不少的高档古迹,这次却没有列入我们的行程。不过,我们还是为一座宋代木结构--- 郝北寿圣寺及塔,专程在中途下了一次高速,付出了很值的大约2个小时。
    下午三点半,我们进入此行的最远目的地襄垣县城。虽然这时是一年中白天最长的时间段,但也得抓紧时间,毕竟是长途奔袭。不过,进入襄垣县放弃的第一个目标物就是城隍庙。此庙虽仅是明代建筑,但是其戏台的八角藻井确实非常精彩,正常情况下是不可忽略的。
    襄垣县城整饬的很整洁漂亮,不过除了众多的文物“点”以外,“线”和“面”则完全没有了。除了城隍庙“孤悬”新东街西段路北,其余重要的文物全部在一条叫“上寺路”的两侧,区区不过千米的“上寺路”,堆积着金、元、明、清时期的两座古桥和五座寺庙,还有一座完全值得提到的现代建筑--- 襄垣县皮革业生产合作厂。
浊漳河边--- <wbr>武乡襄垣行记
【到达襄垣·襄垣汽车站】
浊漳河边--- <wbr>武乡襄垣行记
【襄垣城隍庙·明·山门】
浊漳河边--- <wbr>武乡襄垣行记
【襄垣县城·上寺(南·北)路】
浊漳河边--- <wbr>武乡襄垣行记
【襄垣文庙·金·大成殿全景】
浊漳河边--- <wbr>武乡襄垣行记
【襄垣文庙·金·大成殿梁架】
浊漳河边--- <wbr>武乡襄垣行记
【襄垣龙王庙·金·献殿】
浊漳河边--- <wbr>武乡襄垣行记
【襄垣龙王庙·金·外观形势】
    夏天的天气也有麻烦,我们刚到襄垣县城一会儿,雷阵雨也接踵而至,淅淅沥沥搞个没完。虽然很幸运地偶然找到了城内的昭泽王庙,但被下雨给耽误的不轻,两个人都没拍出一张好图,有点郁闷......
    城内的这个龙王庙(这边的什么昭泽王庙、灵泽王庙其实都是龙王庙)据说很多人都没找到,我分析主要原因是,襄垣城内的庙太多,而且扎堆在一起,你没法打听。不管你问什么庙,老乡都可能给你指错,因为他们自己也不知道哪个叫什么庙,反正稀里糊涂都是庙。
    文庙是这一堆庙群里最壮观的,原在“襄垣二小”校园里,现在还得打校门这边才能进去。为了与学校互不干扰,文庙修缮后,在上寺路这边新开了一个小门。校门口看门的大哥人很好,我们说明来意,他很热情,一点没为难。
    “上寺路”的名字源于崇福寺,这条路分为南北两段,是一个稍微错开,不是正对的十字路。崇福寺就在两段路的中间,这也是襄垣古城的中心。不过崇福寺已经拆除的只剩下一座巨大的山门楼阁和左右钟鼓楼,里面好像驻着襄垣文管所。
    崇福寺的山门是比较典型的晋东南风格,诸如崇安寺、开化寺、玉皇观这样的楼阁规制。现存木结构看上去确是明代早期风格,但它的四个巨大的铺地莲花和宝装莲花柱
础定是早期(宋金)遗物。
浊漳河边--- <wbr>武乡襄垣行记
【崇福寺·明·山门外观】
浊漳河边--- <wbr>武乡襄垣行记
【崇福寺·明·柱础】
浊漳河边--- <wbr>武乡襄垣行记
【关岳庙·元·院景】
浊漳河边--- <wbr>武乡襄垣行记
【襄垣皮革厂·现代·门市】
    从挡路的崇福寺再往北走,叫上寺北路,以南的叫上寺南路。就在崇福寺的背后不过百米处,就是元代建筑关岳庙。这两位战神的庙,全国各地满布,但早期建筑全部在晋国分布。最意外的是,紧挨着关岳庙的是一座现代大楼,你要目不斜视,以为身在上海滩了--- 如此精致的现代建筑真不多见。
    从这里再向北走三百米,上寺北路的尽头就是金代的石拱桥--- 永惠桥。之前我一直自卑地认为,古桥是晋国软肋。自从看到介休的明代风雨桥--- 环翠桥以后,我就不自卑了,晋国的桥不比任何地方弱。据说,近年还发现了一座唐代的石拱桥,不仅造作精美,而且保存完好。
    元代木结构五龙庙,就位于永惠桥北头,很多发烧友都拍到了它低矮简陋的门口写着“铁匠铺”的照片,也算晋国的一个“经典”了。这庙正在修缮中,元代的大殿自然可保无虞,这个可怜的丑陋小山门不知道能否继续存在。由于地势关系,这座小门还不在中轴线上,偏于东南一隅。
浊漳河边--- <wbr>武乡襄垣行记
【永惠桥·金·右侧全景】
浊漳河边--- <wbr>武乡襄垣行记
【五龙庙·元·山门现状】
    时间确实不是问题,我们步行走完这些目标物以后,也不过下午七点多些。正常情况下,这个钟点照样可以工作,但下雨是问题。好在主要目标物已经完成,也就不和自己过不去了,收工!我们的住处是一个叫做“聚乡缘”的宾馆,就在龙王庙的隔壁兼文庙的对门,不能不说这真是个妙处。
    我们收工往回走,一整天我两都没吃一口饭了,顺便找个小饭店,简单的填填辘辘饥肠。我是从未来过襄垣,不知道饭菜是否可口。我们点两个小菜,保险一点要一份炒饼丝,味道很好。这小店太实惠了,没吃完。回到宾馆,一夜无话。
浊漳河边--- <wbr>武乡襄垣行记
【我们住宿处·周围情形】
浊漳河边--- <wbr>武乡襄垣行记
【太平灵泽王庙·金·山门外】
浊漳河边--- <wbr>武乡襄垣行记
【太平灵泽王庙·金·庙院】
    第二天一大早六点半吃点早餐,七点出发,寻访城外的两个“国保”龙王庙。原本想加个插曲的,找一个元代的周成王庙,结果歪打正着找到了太平村灵泽王庙,这本就是我们今天的第一个主要目标。虽然后来从太平村的老乡那里得知,周成王庙就在本村前面的很近处,我们也未再前往,留待下次吧。
    拍完晨曦中的太平龙王庙,接下来的第二个目标仍旧是一座龙王庙,即位于太平村正东向不远郭庄村的昭泽王庙。
    郭庄进村的主路被新开的城区大路所截断,临时从一个狭隘的小路进村。昨天下午和晚上的雨致使小土路泥泞不堪,来回往返折腾找路,眼看着村庄就是进不去,费了好大劲总算前进到了庙门口。
    寺庙距离村庄还有一大段距离,且庙前新修的小广场,把原本就不能行车的泥泞土路也截断了,无法继续前往村庄找人。但是又不甘心,费这么大劲进不到庙里,想想也很觉得冤,索性挑一个庙墙的低矮处翻了进去。虽然自始至终有数个途径的老乡看到了我们翻墙,但好在庙里什么都没有,就一金代的空房子,也就不那么紧张了。
浊漳河边--- <wbr>武乡襄垣行记
【郭庄昭泽王庙·金·外景】
浊漳河边--- <wbr>武乡襄垣行记
【郭庄昭泽王庙·金·梁架】
浊漳河边--- <wbr>武乡襄垣行记
【南里信建封寺·明·庙院】
浊漳河边--- <wbr>武乡襄垣行记
【建封寺塔·明·图片转自“疯旅人”的博客】
    从地图所示的地理方位上看,从处于县城东南方向的郭庄村返回县城,是可以途径城东的南、北里信村的。但方位一致是一码事,具体行车是另一码事。在躲避了一起严重交通事故的堵车后,几经询问辗转,还算找到了这两个“里信村”。
    南里信村有建封寺,北里信村有昭泽王庙,这两地都不是我们的规划行程,也属于插曲。到南里信村是为了寻访一座塔,由于时间关系没拍到(其实这个石塔就在寺庙左后方),从博友“疯旅人”博客里转一张图以示留念。北里信村龙王庙也因为关门没能进入,据资料显示,可能是一座元代建筑。此两处,连同之前的周成王庙,及之后的西营龙王庙都成为了下次再光顾襄垣的理由。
    既然“插曲”都未能实现,今天在襄垣县境的行程就算结束了。返回县城后,再次来到襄垣文庙拍摄了梁架后,我们便驱车向北,开往武乡县。
    在即将离开襄垣县境的西营镇(镇子上也有一座元代的龙王庙)城底村,我们寻访了“石勒城遗址”,遗址区域内还有残存着大约二三十米长,高约五米的夯土墙,及地面上密集的陶片。当时草草判断陶片要比夯土墙的时代早,回来以后仔细对比发现陶片的时代也不早,确有可能是同时期的遗存。
    城底村“石勒城遗址”是我们此行在襄垣县境的最后一个目标。离开城底村向东北方向取道,即可到达不远处的武乡县王家峪村,开始今天我们在武乡的行程。
浊漳河边--- <wbr>武乡襄垣行记
【北里信龙王庙·元?·外观】
浊漳河边--- <wbr>武乡襄垣行记
【石勒城遗址·晋·城墙遗址】
浊漳河边--- <wbr>武乡襄垣行记
【监漳应感庙·宋·远景】
浊漳河边--- <wbr>武乡襄垣行记
【监漳会仙观·金·枓栱】
    从襄垣城底村到武乡王家峪近在咫尺,但故事发生往往就在这咫尺之间。我们都是第一次到这一带游历,对路况和村庄方位一无所知。当我们按照导航和问询将要驶入前面的村庄时,遭遇了严重堵车。经路人告知,是前面的村庄在修路,铺设路面的工程导致了堵车。路人一并告知,正常情况下,半个小时以后就可以恢复交通。
    为了连这半个小时的代价都不付出,我们临时决定改变行程--- 先取道西北方向去武乡监漳镇看会仙观,然后再回来继续(虽然我们没有如愿进入会仙观和插曲中的应感庙中:会仙观看门的大哥有些倔强,而应感庙因为天热路远,也未能前往),后来的事实证明,这是个“不错的”主意。
    当我们从监漳镇试图从另一条路赶往王家峪村时,却意外地发现,我们又稀里糊涂回到刚才堵车的地方。更麻烦的是,交通并未恢复。如果我们不先去监漳镇,就意味这一个半小时里,我们会继续在这炎炎烈日下堵着......
    虽然侥幸利用堵车的时间,完成了一个没有完成的目标,但这个不算故事。故事是这堵车的地方就是王家峪,我们所堵的地方就是其村口,只要再前进一步,就是我们的目标物--- 王家峪八路军总部旧址。
    也就是说,我们再设法前进一步,就会进入王家峪村。参观了八路军总部,然后按照原计划继续走即可,结果搞的多绕了几十里,耽误了一个多小时。
    不管怎么说,之后的行程都很顺利了。从王家峪到砖壁村,然后再到下土河村的真如寺,一路顺利地完成了今天的行程。此时是下午四点。
浊漳河边--- <wbr>武乡襄垣行记
【砖壁玉皇庙(八路军总部旧址)·清·山门】
浊漳河边--- <wbr>武乡襄垣行记
【王家峪八路军总部·清-现代·外观】
浊漳河边--- <wbr>武乡襄垣行记
【武乡真如寺·元·修缮中概貌】
浊漳河边--- <wbr>武乡襄垣行记
【武乡真如寺·元·修缮大殿】
浊漳河边--- <wbr>武乡襄垣行记
【浊漳河谷景色·武乡段】
    此次行程主要着眼于扫荡“国保”,也就是关注大路景点。就我而言,除去太谷以外,武乡和襄垣两县共刷了八处“国保”。虽然绝对数字不算多,但这是我第一次以扫荡“国保”为目的的出行。以往的行程中,偶尔也会在一天内光顾很多“国保”,但那都是因为“国保”和我的目标偶然重合的缘故,本意上没有一次是奔“国保”去的。
    本想着,此次顺带“插访”一些少为人知或不为人知的目标,但是长途自驾毕竟时间有限,计划不周,插播的节目只完成了榆社寿圣寺一处,其余全泡汤了。不过,这次行程毕竟涉足了一个从未去过的新境域,了解了不少路况和方位,针对性极强的下一次访问已经遥遥在望了。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