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祁县古迹备忘录(59)】
--- 张登遗址 ---
张登自然村隶属于祁县来远镇东山村,位于昌源河右岸的一条不长的山沟(当地人称之为“半沟”)中断半山坡上,是这条“半沟”内最大的村庄。之前我去过三次,连最近这次就去过四次了,不过也只有这一次算是进村里转了转,之前的几次都是为了拍看张登的诸神庙,因为庙就在村口上,不用进村就能看到。这次跟随“祁家山水行”的群员再次来到张登村,休息之余和群主“1973齐步走”到村里随便转了转。当我们走到村东出口处时,我发现村口人为断崖上的土质异常,遂近前进行了查看,发现这可能是一处遗址。
【张登村·局部鸟瞰】
【张登遗址·时代不明·村东口的人为断崖】
我们发现的这处遗迹,是一个火烧现场,位于村东口的人为断崖左侧,遗址外观本来是一块完整的黄土高坡,村民从中间掘开一条宽约三米的进村土路,该遗迹就位于紧邻村庄的一侧突出的崖畔。因为土坡上已经人为修整耕种,原始地貌已不清楚。
目测遗迹距离现在的地面深约3-4m,遗迹暴露的形态为一块宽约3米,高约1米的火烧废墟,废墟边缘不清晰,无法断定是否为灰坑,但其外观形态与古人类遗留的灰坑十分相似。火烧废墟中有小形体的木炭,及其他小形体烧结物,但未发现古人类遗址灰坑中常见的陶片。因此我怀疑这片火烧遗迹可能是自然火灾的遗留。
在火烧废墟内及近边土层内残留着旱地蜗牛壳,在火烧遗迹上部,距离现在的地面约2米处,土层内残留1块晚期(不超过宋金)褐色瓷片。这些都说明,火烧灰烬的时代比较古老,特别是距离耕种地面深约四米,不大可能是近现代遗迹。
最重要的发现是,在该遗迹坍塌的乱土表面有一块陶片,陶片系素面灰陶,大约为新石器时代遗物,但是遍寻火烧遗迹附近暴露的土层及地面,陶片仅此一片。按照“孤例不证”的原则,一块陶片不能说明问题,而且还在地表遗留,极有可能是从别处被携带过来的。如果这块陶片确属该遗迹内的残留物,那么可以说明这一堆灰烬有可能是人为的遗迹,或者附近可能有上古人类活动的遗址。
【张登遗址·时代不明·类似灰坑遗迹】
【张登遗址·时代不明·木炭及其他烧结物】
【张登遗址·时代不明·土层中的卧牛壳】
【张登遗址·时代不明·断崖中夹杂的晚期瓷片】
【张登遗址·时代不明·陶片】
我们只是初步观察了这个遗迹,并未去扰动遗迹本身,遗迹外围的现状是人为的三级台地,村庄位置为第一级台地,灰烬遗迹在第二层台。因为遗迹的这边已经是村民的院墙,于是我顺着遗迹的另一边,仔细观察了同体断崖的很长一段距离,以及该断崖的上一级崖面,虽然附近距离内,偶尔还有灰褐色土层,或者明显混乱的土层存在,可能该处火烧面积很大,但是包括其他崖面上暴露出的灰烬(或类似灰烬色土层),本身都比较纯净,没有明显的人为痕迹,附近地面上也没有再发现其他遗物。
【张登遗址·时代不明·其他地层】
【张登遗址·时代不明·遗址外观】
通过上述情况观察,张登遗址的大致情况应该是这样:火烧灰烬本身比较纯净,烧结堆积物形态比较模糊,不能明显认定是人类活动的遗迹(比如灰坑、陶窑等),很有可能只是自然火灾遗迹;但是也不能排除是古人类用火遗迹。暴露土层里面夹杂的蜗牛壳和瓷片至少能说明,这个遗迹不大可能是近现代遗迹;另外,主要是陶片的发现(不管是否属于这个遗迹),虽不能证明这个遗迹本身,但是至少说明附近极有可能存在其他古人类活动的遗址,因为这么一小块陶片,不大可能是被人从太遥远的地方带来。
由于时间关系,我们未向遗址周边的更大纵深搜索,因此,虽然无法明确认定这个遗迹的性质,但有必要记录下来,供后来者参考。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