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中国历史文化名城--- 祁县(侯家庄戏台)

(2015-10-22 20:31:04)
标签:

戏台

枓栱

关帝庙

卷棚顶

神棚

分类: 名城遗珍
【祁县古迹备忘录(49)】
--- 侯家庄戏台 ---
    侯家庄属祁县峪口乡山中的一个自然村,座落在伏西河左岸的高坡上,在侯家庄村东北角村口处残存一座戏台。形制小巧的戏台座北向南,建造在条石砌的台基上,砂石基座高约1.5米,长宽均为5.5米;戏台外观为卷棚悬山顶过街式,是除永安戏台以外的第二座该形制戏台,祁县仅此二座。戏台保存完好,但是经过后来的改造,把过街门洞堵塞,形成封闭样式;并在戏台右侧加建了半间临时房屋,破坏了戏台的对称性;台内的墙壁也被重新粉刷,演戏题记全无。不过这些改动都不影响戏台的整体性。
中国历史文化名城--- <wbr>祁县(侯家庄戏台)【侯家庄戏台·清·侧面】
中国历史文化名城--- <wbr>祁县(侯家庄戏台)【侯家庄戏台·清·背面】
中国历史文化名城--- <wbr>祁县(侯家庄戏台)【侯家庄戏台·清·后门砖匾】
    戏台内靠后部装有垂花柱槅扇,将戏台划分为前后台;戏台基座的中间辟有宽约两米的走道,演戏的时候将通道用木板覆盖,即形成完整的台面;戏台背面的墙壁正中间向后辟拱券式门洞,两侧开小型拱券式窗户,门洞上方有砖刻匾额曰“古今”,蕴意悠远,简洁的感叹语气道出了戏台及其上演绎的历史沧桑,古往今来,真真假假,亦实亦幻。
    虽然戏台上没有任何题记,我所能见到的资料上也没有任何记载,但是戏台的木结构形制说明这是一座清代中晚期遗留下来的戏台。其木结构虽然是极其简洁的,但也有个独特的细节值得一提,那就是椽头卷杀。“椽头卷杀”虽然相对罕见,但是实例也很多,然而一般来说,这种形制被认为是一座早期木结构的特征,比如最常见的五台佛光寺、平遥镇国寺、平顺大云院、高平崇明寺、晋祠圣母殿等,这些寺庙全部是唐宋时期的木结构,宋代以后这种形制极罕见,而侯家庄戏台,以区区清代遗作居然也采用这种形制,是否可以说明“椽头卷杀”的时代特征不那么可靠?
中国历史文化名城--- <wbr>祁县(侯家庄戏台)【侯家庄戏台·清·梁架】
中国历史文化名城--- <wbr>祁县(侯家庄戏台)【侯家庄戏台·清·戏台内部空间】
中国历史文化名城--- <wbr>祁县(侯家庄戏台)
中国历史文化名城--- <wbr>祁县(侯家庄戏台)【侯家庄戏台·清·前檐枓栱】
中国历史文化名城--- <wbr>祁县(侯家庄戏台)【侯家庄戏台·清·正面】
中国历史文化名城--- <wbr>祁县(侯家庄戏台)
【侯家庄戏台·清·神棚】
    侯家庄戏台面阔三间,卷棚顶进深五椽;前檐下枓栱设置也是错开了柱头,不过这个设置很明显是为了错开大额枋在柱头的接口,而众多的实例已经证明:木结构中“枓栱错开柱头设置”的形制没有时代特征,这里就不举例子了。
    另外,侯家庄戏台虽然建造在关帝庙(尚存)的前方,而且距离不远,但却背靠关帝庙而不是面对,可见这座戏台并非关帝庙的附属,可能是另外建造的。这也是祁县所有戏台和寺庙关系中独特的一例。在侯家庄戏台的对面约15米处,还存有一座小小的神棚,不知道里面供奉的是什么神仙,据老乡讲:每逢正月初一、十五时候,村民们就会争相到这里敬香,看看谁能敬奉到第一株香。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