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乌马河遗踪(1)---白燕遗址

(2012-02-17 14:51:01)
标签:

遗址

白燕

新石器

箕子

考古

分类: 三晋巡礼

【白燕遗址】

--- 新石器仰韶及龙山文化在晋中的代表地点 ---

    在晋国15万多平方千米土地上的大小河流两岸,遗留着密集的古人类及古脊椎动物活动的遗址遗迹,其中已确定的新石器时代古人类遗址遗迹数量占到全国总数的一半以上,这些遗址遗迹既具有全国范围内同时代古人类遗址的共同特点,又具有晋国地域的个性特征。其中晋中一带的新石器时代古人类遗址是以“白燕遗址”为代表的、相对独立的考古文化区域,这就是晋国中部汾河两岸,及其大小支流上密布的,具有新石器时代仰韶文化和龙山文化特征的“白燕类型”考古遗址群。

乌马河遗踪(1)---白燕遗址【“省保”标志碑】

乌马河遗踪(1)---白燕遗址【白燕遗址位置示意图】

    白燕,乌马河左岸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古老村庄,村中遗留着寺庙、楼阁、墓葬、遗址、民居、石刻等众多文化遗迹。其中尤以位于村西北的乌马河北岸台地上的“白燕遗址”最为著名。白燕遗址上世纪五十年代被发现,并随即被公布为山西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并相继成为第六批、第七批“国保”的候选项目。公元1980年至1981年曾三次被正式考古发掘,出土各类遗物一千余件。其具体情况早已众所周知,网络上有关她的资料很多,此博就不再抄写了,只贴几张现场实景图片与博友共享。

乌马河遗踪(1)---白燕遗址【白燕村·迎祥楼】

乌马河遗踪(1)---白燕遗址【白燕遗址·新石器时代-周】
乌马河遗踪(1)---白燕遗址【白燕遗址发掘回填标记】

乌马河遗踪(1)---白燕遗址

乌马河遗踪(1)---白燕遗址【白燕遗址核心区域---寨疙瘩】

乌马河遗踪(1)---白燕遗址【白燕遗址鸟瞰】

乌马河遗踪(1)---白燕遗址

乌马河遗踪(1)---白燕遗址【白燕遗址·灰坑】

乌马河遗踪(1)---白燕遗址【白燕遗址·墓葬】

乌马河遗踪(1)---白燕遗址

乌马河遗踪(1)---白燕遗址【白燕遗址·陶片】

乌马河遗踪(1)---白燕遗址

【白燕遗址·陶罐·山西博物院藏】

乌马河遗踪(1)---白燕遗址【现场捡拾的陶器残片·贯耳】

乌马河遗踪(1)---白燕遗址【现场捡拾的陶器残片·器足】

     2011年4月10日的早春时节,杨柳吐绿、李杏芳菲、春风和煦、蓝天万里,在去往范村拍摄园智寺返回的途中,因久慕白燕遗址大名,我徒步前往白燕村,寻访参观了这处著名的考古遗址。虽然遗址周围早已田畴万顷,阡陌纵横,但是在空旷寂静的乌马河故道两岸,放飞慕名的思绪,穿越历史的时空,小心翼翼地寻踏着六千年前先民的累累足迹,丧失时空边缘想象的眼睛,依旧能迷离看到白燕先民在乌马河岸边的篝火旁踏歌起舞的魅影,那样的忽远忽近......

乌马河遗踪(1)---白燕遗址

乌马河遗踪(1)---白燕遗址【白燕之春】

乌马河遗踪(1)---白燕遗址

                 【白燕遗址·山西省太谷县·新石器时代-周】
    位于地表封土以下的古文化遗址,其实没有什么观赏价值,只因久慕其名故而一路寻访而来。昨天,在博友“艳燕砚”的博客上看到了她转载的《寻找失落的箕城》一文而被文章作者锲而不舍的精神所感动:同是“访古人”,其作者王文魁先生能如此深度地关注身边的历史遗迹,而我们只是肤浅地看看,拍几张照片,实在惭愧,所以发出这博文,以助后来读者之兴。

    白燕遗址,如今也被称为“箕城遗址”,甚至今天太谷县城的中心主干街也被更名为“箕城大街”,看来太谷是确认了这一历史之谜已被解开。箕城即是被至圣孔子高誉为“三仁”之一的商末太师箕子的封地。中国境内称“箕”的地方很多,你争我夺莫衷一是,但是既被称为“箕”而又拥有如此大规模上古时期文化遗址的地点,大约仅此白燕遗址一处,所以这个事情被太谷县上下确认也不无道理。不过,我觉得应该做的是继续挖掘历史遗迹,寻找更确切的证据,至于这处重要的古文化遗址的名字,还是“白燕遗址”更悦耳。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