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交城山森林公园--- “第一山”

(2011-05-29 18:35:34)
标签:

米芾

山西

第一山

泉州清源山

天宁寺

分类: 三晋巡礼

【交城山国家森林公园】

--- 顺聊几句“第一山”---

    我们的每一处文物古迹、风景名胜各自都拥有许多优美的典故传说,这大概算是所谓的“人文资源”中最重要的部分了。当我们荡漾在秀山丽水、古村老庙之间,听着导游滔滔不绝的讲述,心里会很感惬意。但是地方游多了,导游词听多了,就会发现其中也有许多千篇一律的枯燥,虽然明显是相互抄袭,照样各自不厌其烦地牵强附会,好像离开这几个老掉牙的词汇,我们的名胜古迹就会贬值一样!放着自己独特的优势不去发现,不去宣讲,就拿人家的几个残词剩句做文章。

交城山森林公园--- <wbr>“第一山”【“第一山”石刻两幅(网图)】

交城山森林公园--- <wbr>“第一山”

【泰山上的“第一山”】

交城山森林公园--- <wbr>“第一山”【泉州清源山上的“第一山”】

    在这些让人看的听的厌烦的“典故传说”中,除了全中国的庙都是“鲁班修的”以外,最“著名”的就要算这个“第一山”石刻了吧。在我们游览大小山岳风景区的行程中,大概经常会遇到这三个字,比如大山名山中的东岳泰山、西岳华山、中岳嵩山、武当山、庐山、峨眉山、终南山......  名气或体量都很小的福州乌山、杭州吴山、南通狼山、大邑鹤鸣山、宁波招宝山、莆田鹅头山、泉州清源山等等,甚至俺们晋中的太谷凤凰山上,也大大方方地写着“第一山”。更有甚者,江苏盱眙一座高不过百米的“小土堆”竟然干脆改叫“第一山”了......

    而我最早知道这三个字,是在22年前第一次游览山西交城卦山的时候。这个印象至今清晰,就像这些“名山”各自的旅游资料上介绍的一样,卦山的旅游资料上也忘不了写一句“山上有米芾题写的[第一山]”云云。起初甚感疑惑:那么著名的人物,居然还知道这么一座名不见经传的小山?后来,随着眼界的开阔才知道:何止是卦山?原来米芾这个家伙就会写这三个字,而且满世界的随便描,真不讲究。

    当然,这些由历代“好事者”随便侵权涂抹的“作品”,随着时间的流逝,在浸润了或多或少的历史“滋味”以后,本身也变成了名胜古迹。从那些被描画的乱七八糟的各种字体上不难知道其中的荒唐,当做“笑话”宣传一下也就罢了,竟然还有人不时地“撰文”考究,连篇累牍地证明米芾是怎么把字写到某山上的,真是吃饱了撑的!

交城山森林公园--- <wbr>“第一山”【交城山天宁寺山门上的“第一山”】

交城山森林公园--- <wbr>“第一山”【山西太谷凤凰山上的“第一山”】

交城山森林公园--- <wbr>“第一山”【交城山国家森林公园入山处】

    交城山国家森林公园因位于山西中部偏西的吕梁山东麓,主要区域在交城县境内故名,公元1992年由国家林业部批准建立,林区总面积约23万亩。公园内山脊蜿蜒,奇峰突兀,存活着数千种草本和木本植物,新花烂漫、硕果累累;虬枝老树、抱石穿岩;以及数十种野生动物,鹰飞燕舞、百啭千回;獐走麋奔、万类自由,包括世界珍禽--- 褐马鸡。除自然资源外,公园中尚残留着历代遗址、寺庙、塔碑等文物古迹数十座,其中有“国保”--- 天宁寺。那满世界充斥着的贬值“第一山”根本无法形容。

交城山森林公园--- <wbr>“第一山”【交城山】

交城山森林公园--- <wbr>“第一山”

交城山森林公园--- <wbr>“第一山”

交城山森林公园--- <wbr>“第一山”

【深山藏古刹】

交城山森林公园--- <wbr>“第一山”【醒目地标】

交城山森林公园--- <wbr>“第一山”【松柏森森】

交城山森林公园--- <wbr>“第一山”

交城山森林公园--- <wbr>“第一山”

交城山森林公园--- <wbr>“第一山”

【花香远溢】

交城山森林公园--- <wbr>“第一山”【垒石建筑】

交城山森林公园--- <wbr>“第一山”

交城山森林公园--- <wbr>“第一山”

交城山森林公园--- <wbr>“第一山”

交城山森林公园--- <wbr>“第一山”

交城山森林公园--- <wbr>“第一山”

交城山森林公园--- <wbr>“第一山”

                    【“交城山国家森林公园”历年参观券】

    山中的千年古刹天宁寺、玄中寺是山西开发开放最早的旅游景点之一,至少在上世纪80年代末期之前,一直都是山西省最著名的风景名胜地,远近闻名,游人如炽。只是近年来,由于种种条件的限制,才逐渐沉寂了下来。

    交城山国家森林公园大约自上世纪90年代末期起,与林区内的其他景点分离,刚开始只收取停车费用,后来单独发售旅游门券,相当于“进山费”。不过大约是由于游人少至的原因,很快就取消了。据不太详细的了解,如今若逢庙会等重大活动时,也会发售旅游门券,但是票样不知。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