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韩城木结构之 --- 三圣庙

(2010-12-17 12:50:44)
标签:

韩城

三圣庙

司马迁祠

铺作

殿宇

分类: 国保寻踪

【三圣庙】

    从司马迁祠大门进入,在游览通道的左侧第三级台地上,有一座建筑群,包括一座山门和两座殿宇,这两座殿宇就是三圣庙献殿和正殿。该庙原位于韩城市昝村镇薛村村内,始建于元至元十年(公元1273年),大约在上世纪七十年代末到八十年代初的时候迁入司马迁祠,被安置在这里作为“司马迁纪念馆”的馆舍。因为我从未见过三圣庙原来的样子,也找不到关于她的些许资料,所以也不知道迁建以后的布局,是不是和原来一样?按照我们见到的韩城未被移动的寺庙古建筑的布局来看,好像就是这个样子。

韩城木结构之 <wbr>--- <wbr>三圣庙
【三圣庙献殿】
韩城木结构之 <wbr>--- <wbr>三圣庙

【献殿前檐】 

韩城木结构之 <wbr>--- <wbr>三圣庙

【前檐铺作】

    三圣庙正殿面阔三间,进深四椽,殿内因装设顶棚,未知是不是“暗五间”,但是从檐下六朵枓栱的设置来看,殿内也应该是“暗五间”,殿内也无柱;前檐栿亦为韩城常见的“通担”,下设壮硕的绰幕枋;枓栱为五铺作双下假昂,重栱计心造,铺作错开柱头设置;第二跳华栱昂头的慢栱以散斗和替木承托撩檐枋;因整条檐栿两头粗细并不均匀,故而在栌枓下以“敦槇”找平;明间的两支栌枓为瓜棱型,其余为常规栌枓。

    后檐铺作枓栱为单跳四铺作单下假昂,其余构造与前檐完全相同。

韩城木结构之 <wbr>--- <wbr>三圣庙
                                 【献殿后檐】
韩城木结构之 <wbr>--- <wbr>三圣庙
                                【后檐铺作】
韩城木结构之 <wbr>--- <wbr>三圣庙
                              【前檐铺作后尾】
韩城木结构之 <wbr>--- <wbr>三圣庙
                              【山面脊槫构造】

韩城木结构之 <wbr>--- <wbr>三圣庙

【正殿前檐】
韩城木结构之 <wbr>--- <wbr>三圣庙

【正殿明间】

    正殿前檐下铺作与献殿基本相同,只是绰幕枋和檐栿以阑额和普柏枋取代。殿内后槽设有两根内柱,但是因为有顶棚,看不到梁架形制;从前檐四朵枓栱的设置来看,可能不是“明三暗五”,而是常规设置;如果殿内外是通置三间,那么从四架椽的形式看来,殿内的后槽柱应该是为装设神龛而虚设的。
韩城木结构之 <wbr>--- <wbr>三圣庙                                 【殿内金柱】
韩城木结构之 <wbr>--- <wbr>三圣庙
                              【殿顶砖雕脊饰】

    问题是从两座殿宇的体量上看去,前殿比后殿要大一些,也精致一些。虽然是韩城寺庙的“常规做法”,但是搞不清哪座应该在前,而哪座应该在后?是不是迁建的时候也像普照寺里的高神庙一样,两座殿宇的顺序被擅自改变了?而且与我们见到的韩城其他未迁动的寺庙相比,这两座殿宇之间的距离也不太符合“韩城特点”,说远不远,说近不近。而“韩城特点”的寺庙殿宇布局是,两座殿宇紧密相连。所以我觉得这个距离可能在迁建时被改变了。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