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三晋巡礼 --- 漳源龙王庙

(2010-05-04 18:24:43)
标签:

斗栱

前檐

正殿

梁架

庙院

分类: 三晋巡礼

【龙王庙】

    五一节放假虽然只有一天,我还是按早已计划好的路线,向武乡、沁县方向迈出了一步。当然,目标是明确的,就是去看那几个“国保”。但是转悠的过程中,却在漳源村意外地发现了一座龙王庙。龙王庙座北向南,处于漳源村中的一座高坡之上,地势局促但视野开阔,山门前就是一座大斜坡。龙王庙东西宽约20m,南北纵深约30m,沿中轴线建有山门、南殿、正殿,两侧附建厢房,左侧的配殿建筑已经完全倒塌,右侧尚存。三座主体建筑的地势既自然,又人为地层层抬高。

三晋巡礼 <wbr>--- <wbr>漳源龙王庙【龙王庙山门】

三晋巡礼 <wbr>--- <wbr>漳源龙王庙【南殿】

    走到龙王爷家门口,看起来破烂的房子,大门居然还关的很紧。照着“惯例”我先不忙去找人,停下摩托车先想着到庙院的周围转转。谁知道刚转过山门右侧,就看到右山门侧面的土坯墙上有个不太高的豁口,也怪我太性急了一点,扭动着笨拙的身体居然就爬了上去。跳进院子里喘了口气,抬头一张望登时大傻:庙院四周就我爬的这是一段墙,其余方向都没墙......

三晋巡礼 <wbr>--- <wbr>漳源龙王庙【山寺桃花始盛开】

    庙院里花树遍地却一片狼藉。山门顶部已倒塌一半,前后檐下均无斗栱铺作,梁架简单,应该是清代以后修葺的样式。南殿建于高约一米的石砌台基之上,台前设左中右三坡踏跺,均粗砂石构建而成,殿宇保存完好,但与山门形制相同。

三晋巡礼 <wbr>--- <wbr>漳源龙王庙【正殿】

三晋巡礼 <wbr>--- <wbr>漳源龙王庙【正殿右角柱】

    龙王庙正殿的地势较南殿又抬高约一米。正殿的前廊及前檐下的柱头和补间均装设有斗栱。但是前廊构造粗糙,廊下的斗栱细小单薄,看上去应当是清代晚期,甚至是近代重修时加建的。而前檐下的斗栱显得很豪放古朴,华栱和散斗上以替木承撩檐枋,假昂嘴为圆和的琴面,后尾以坐斗托乳栿,不用横枋串联,看上去是明代风格。

三晋巡礼 <wbr>--- <wbr>漳源龙王庙【正殿前檐柱头铺作】

三晋巡礼 <wbr>--- <wbr>漳源龙王庙【奇怪的柱础】

    前檐下的柱础很大,直径约50cm,而柱径只有约30cm,可能是后来维修正殿时使用了原来的柱础。殿内为三椽栿对前乳栿,乳粗壮。梁架虽然简洁,用材规整:平梁直接搭放在柱头;柱间以平薄的横枋串联;侏儒柱上不设坐斗,用很细的替木撑脊榑,下平榑也是用一段很细的替木承托。

三晋巡礼 <wbr>--- <wbr>漳源龙王庙【正殿内当心间梁架】

三晋巡礼 <wbr>--- <wbr>漳源龙王庙【前檐柱头铺作后尾】

三晋巡礼 <wbr>--- <wbr>漳源龙王庙【右壁壁画】

    大殿后壁完全坍塌,连拽着左右山墙也倒了一部分,墙壁上精美的壁画也跟着一起遭殃了。左右山墙的壁画被白灰完全覆盖着,只有右山墙后部被人抠出来一片,壁画色泽异常鲜亮,大致无损,也算庆幸。但是后壁上的壁画随着墙壁的倒塌全部破碎,碎片零落满地,碎片上依然严严地覆盖着白灰,看上去至少是清代早期所作。

三晋巡礼 <wbr>--- <wbr>漳源龙王庙

                           【殿内堆积的壁画碎片】

三晋巡礼 <wbr>--- <wbr>漳源龙王庙

 

    大体看上去,漳源龙王庙建筑曾在清代晚期进行重修。正殿木构可以认定至少为明代所造,斗栱和梁架的个别细部特征,也可能有点早期遗风。顺便一提,龙王庙现存的所有建筑,均为单檐悬山顶形式,包括配殿,这种形制也不常见于明清建筑中。漳源村从行政上讲,是属于晋东南长治市,但是从地理位置上讲,却更接近于晋中,而龙王庙悬山顶的前后双坡,已经明显是晋东南一带的“平直板”形态,举架平缓,坡度和弧度也很小了。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