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国保”寻踪 --- 榆次城隍庙

(2009-12-27 21:23:06)
标签:

寝宫

铺作

角柱

前檐

普寿寺

天缘宫

真昂

旅游

分类: 国保寻踪

【榆次城隍庙(4)】

--- 元君殿 天缘宫 寝宫 ---

    城隍庙显佑殿的后板门通向第三进院落,此处也是整个城隍庙的制高点,显佑殿广场的地势最低。榆次城隍庙的院落地面被有意设计成“凹”形,用意不明。院中有三座殿宇和两座影壁。院落的北部,正对显佑殿的是寝宫,左侧为天缘宫,右侧为元君殿。在寝宫和左右两侧的对角处,呈45°方向,各建有一座影壁。这五座建筑构成了榆次城隍庙的第四组建筑单元。

“国保”寻踪 <wbr>--- <wbr>榆次城隍庙
【寝宫】

“国保”寻踪 <wbr>--- <wbr>榆次城隍庙
【寝宫内景】

    寝宫重建于明代成化年间,清代又重修。殿宇面阔五间,进深两间,前檐有廊。建造在高约70cm的砖石基座之上,单檐歇山顶上覆盖蓝色琉璃瓦。前壁明间、次间开隔扇门,左右尽间设格棂窗。殿内的神坛和神像为新作,三壁素面,没有壁画。大殿的四周檐下均铺斗栱,四根角柱和左右的尽间补间都是四铺作双下昂(一真一假),这是我首次见到的“单杪双下昂”。其余均为四铺作单下昂,其中尽间柱头出向内单斜栱。

“国保”寻踪 <wbr>--- <wbr>榆次城隍庙
【寝宫前檐】

“国保”寻踪 <wbr>--- <wbr>榆次城隍庙
【寝宫前廊梁架】

    整个寝宫的木结构,与显佑殿基本一致,相同位置的四周檐下补间用真昂。只是三椽栿对廊下前乳栿,也是“三纵栿”:在明栿和草栿之间,另设一条纵栿,并在前廊内跨出一椽,跨出的一椽上同样设四排横枋形成一椽平棊。明间、次间的补间铺作上内置上昂,托住最前端的横枋。
“国保”寻踪 <wbr>--- <wbr>榆次城隍庙
                             【寝宫梁架 - 三纵栿】

“国保”寻踪 <wbr>--- <wbr>榆次城隍庙
【寝宫前廊右角柱铺作】

“国保”寻踪 <wbr>--- <wbr>榆次城隍庙
【前廊尽间补间真昂】

“国保”寻踪 <wbr>--- <wbr>榆次城隍庙
【山面尽间补间真昂】

“国保”寻踪 <wbr>--- <wbr>榆次城隍庙
【寝宫前廊转角后尾】

“国保”寻踪 <wbr>--- <wbr>榆次城隍庙
【寝宫后槽左角柱】

    寝宫四角柱后尾构制相同:山面纵栿和二椽檩相交,并垂下蜀柱,转角上的大角梁后尾插在蜀柱中。左右两侧的真昂尾夹抱蜀柱,并托住纵横相交的罗汉方。后檐铺作看不到,但是从殿内能看到昂尾压在二椽檩的罗汉方下,第二跳华栱上承翼型拱和垫木,后檐铺作的后尾以平棊枋串联,其外观应该和前廊下一样。

“国保”寻踪 <wbr>--- <wbr>榆次城隍庙
【寝宫后檐补间铺作后尾】

“国保”寻踪 <wbr>--- <wbr>榆次城隍庙
【山面补间真昂后尾】

    寝宫的尽间柱上也像显佑殿一样设有单斜栱,只不过是和显佑殿单斜栱的方向相反(以角柱为中心而言)。这个单斜栱没有后尾,和祁县丰固村普寿寺大雄宝殿角柱上的单斜栱一样,只是一种装饰而已!(按:普寿寺大殿的角柱单斜栱有后尾,和角梁一样。但普寿寺大殿是悬山顶形制,故而她的后尾也是“多余”的。)

“国保”寻踪 <wbr>--- <wbr>榆次城隍庙
【寝宫前檐尽间柱头单斜栱】

“国保”寻踪 <wbr>--- <wbr>榆次城隍庙
【寝宫前檐次间补间】

“国保”寻踪 <wbr>--- <wbr>榆次城隍庙
【寝宫前檐尽间补间】
“国保”寻踪 <wbr>--- <wbr>榆次城隍庙
【寝宫左侧影壁】

    在寝宫与前方左右的元君殿和天缘宫山墙的对角处,建有左右影壁各一座。这两座影壁通体以青砖砌筑,高约3m,宽约4m。壁下为须弥座,已风化;壁顶装有蓝色琉璃脊饰。有仿木构斗栱和出檐,仿木构阑额上挂装金刚各三尊:徒手单膝屈坐,铠甲淋漓,虽头部被毁,其威武的神态亦表现尽致。

    壁面主图案为浅浮雕方砖拼砌的“二龙戏珠”,龙身修长蜿蜒,体鳞清晰密匝,张牙舞爪作飞腾状,异常精美。寝宫双影壁砌建于明成化十二年(公元1476年),五百多年来,浅浮雕居然能保存的如此完好,实属不易。

“国保”寻踪 <wbr>--- <wbr>榆次城隍庙
【寝宫右侧影壁】

“国保”寻踪 <wbr>--- <wbr>榆次城隍庙
【右侧影壁细部】
“国保”寻踪 <wbr>--- <wbr>榆次城隍庙
【元君殿】

“国保”寻踪 <wbr>--- <wbr>榆次城隍庙
【元君殿前檐补间】

    元君殿和天缘宫两座殿宇形制相同,四柱三开间,进深四椽,前檐建廊。素瓦单檐悬山顶,琉璃脊饰,鸱吻新装。前廊下四铺作单假昂斗栱各七朵,柱头铺作耍头宽厚。檐下栱枋一应主蓝色彩绘,与寝宫协调。两座殿宇的基座高约40cm,与寝宫基座相连。

“国保”寻踪 <wbr>--- <wbr>榆次城隍庙
【天缘宫】

“国保”寻踪 <wbr>--- <wbr>榆次城隍庙
【天缘宫柱头铺作】

“国保”寻踪 <wbr>--- <wbr>榆次城隍庙
【我画的草图】

    榆次城隍庙建筑群的外围环境发生了重大改变,周围新建了众多的垃圾仿古建筑,亭台楼阁廊,一应俱全,左边是新建的县衙,门前安置了巨大的辟邪,大煞风景!所幸的是城隍庙建筑群本身尚无重大“破立”。不过说实话,在所谓的“榆次老城”修建之前,城隍庙周围也是一塌糊涂,如今的状况也不算太对不起她,毕竟看上去清利多了。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