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国保”寻踪 --- 再寻狐突庙

(2009-09-22 01:11:01)
标签:

人文

this

舞楼

献殿

斗拱

壁画

旅游

分类: 国保寻踪

【狐突庙】

    其实早在15年前,我和弟弟就曾骑摩托车越过了清徐县城,试图寻找狐突庙,但是无功而返。由于路途比较远,那时的交通还不很方便,所以就没有进行再尝试。而且那时候狐突庙还不是“国保”。

    不觉已时隔15年。今年5月,因为回故乡找一个朋友。弟弟开车送我回去,办完事以后,我突然想到了这个寺庙。弟弟也是个喜欢寻幽访胜的人,二话没说就调转车头直奔清徐县城而来!

“国保”寻踪 <wbr>--- <wbr>再寻狐突庙

【“国保”标志碑】

     除了15年前的那次经历以外,后来我们也到过清徐县城,而且还找到了“国保”--- 清源文庙。但是我们对这边的地理并不熟悉,我凭着看资料时留在头脑中的印象,估摸着向西马峪村前进,结果还是走错了!好在走错的路不远,很快就改正了。

    走进西马峪村后,我们开车慢行,试图看到狐突庙的身影,结果一直走出村子也未能如愿!只好返回来问人。路边的一位大娘挺热心给我们指了路,沿着一条胡同一样的大街,一直往里走,地势开始明显升高,到大街的尽头时向右转,不出100米,一座庙宇就出现了!

“国保”寻踪 <wbr>--- <wbr>再寻狐突庙

【第一眼看到的景象】

    狐突庙,也称狐仙庙、狐神庙、狐大夫祠,或利应侯庙等。是纪念春秋五霸---晋文公---的外公狐突的庙宇,在山西境内存有多处,俺祁县也有。而这座狐突庙是现存最大的一座,整座庙宇坐北向南,始建于北宋宣和五年(公元1123年),历代均有修葺。现存建筑为元代重修的遗构,但是大殿保留宋金风格。“国保”中判定狐突庙(大殿)为宋代建筑。

    奇怪的是,几乎所有的资料都显示狐突庙保存完好,然而事实并非如此。我看到的狐突庙是:山门已被火烧毁,只剩基座,火灾时间不明;钟楼已荡然无存;前院西厢房基本坍塌;后院东配殿顶部已毁。

    另外,在仔细观赏以后,有四处现象不解,我私下称之为“四奇”!

“国保”寻踪 <wbr>--- <wbr>再寻狐突庙

【山门现状】

“国保”寻踪 <wbr>--- <wbr>再寻狐突庙

【烧残的廊柱】

“国保”寻踪 <wbr>--- <wbr>再寻狐突庙

【舞楼基座】

    狐突庙山门,建于1.5米高的石砌台基之上,三开间,实为倒坐舞楼。这种形式并不稀奇,奇怪的是:狐突庙的倒坐舞楼(也就是山门)形制,不是行人从舞楼下穿越,而是进入山门以后,直接从舞楼台面上穿过进入院中,舞楼前有台阶。这是狐突庙的“一奇”。

“国保”寻踪 <wbr>--- <wbr>再寻狐突庙

【西厢房现状及鼓楼的开门】

“国保”寻踪 <wbr>--- <wbr>再寻狐突庙

【鼓楼】

    尽管狐突庙钟楼已毁,但是鼓楼保存完好,那么钟楼的形制当与鼓楼相同。问题是:钟鼓二楼是面朝山门,单檐悬山顶山面朝前。而且钟鼓楼的开门,也是面向山门方向的,这样即使钟鼓楼是十字歇山顶,一样能分辨出明显的方位来。这是狐突庙的“二奇”!

“国保”寻踪 <wbr>--- <wbr>再寻狐突庙

【献殿】

    狐突庙献殿为明代扩建,面阔六柱五间,实为七间,进深四间,这样大的献殿应该不多吧!殿内施通柱六根,并有前后槽辅柱六根,真可谓堂柱林立。前壁左右两侧尽间筑护墙,墙上开六角形棂窗。中间三大间设直棂窗,明间次间均铺斗拱一朵,明间出斜拱。而后壁无护墙,均设直棂窗,明间铺斗拱两朵,次间各一朵。

“国保”寻踪 <wbr>--- <wbr>再寻狐突庙

【堂柱林立】

“国保”寻踪 <wbr>--- <wbr>再寻狐突庙

【前后穿堂门】

“国保”寻踪 <wbr>--- <wbr>再寻狐突庙

【献殿左山墙】

“国保”寻踪 <wbr>--- <wbr>再寻狐突庙“国保”寻踪 <wbr>--- <wbr>再寻狐突庙

【献殿右山墙】

    献殿内存有历代碑碣八方,均为“重修碑记”和“功德名单”。左右山墙上满布靓丽的明代壁画(资料上说:壁画面积约60平米),图幅完整,色彩鲜艳,保存完好。真是幸运:在毫无遮蔽的情况下,又并非藏在深山密林之中,她是怎么躲过这五百年间的大小浩劫的啊?

“国保”寻踪 <wbr>--- <wbr>再寻狐突庙

【柱头及明间斗拱】

“国保”寻踪 <wbr>--- <wbr>再寻狐突庙

【柱头及补间斗拱】

“国保”寻踪 <wbr>--- <wbr>再寻狐突庙

【“市保”标志碑】

“国保”寻踪 <wbr>--- <wbr>再寻狐突庙

【前院左视】

    狐突庙前院宽敞无比,献殿与舞楼对峙,是祭祀场所。西厢房尚存残迹,而东边却建有一座高达20米以上的碉楼,碉楼通筑四层,顶部已毁,第一层为石筑,以上为砖砌。碉楼的东、西、南三面的第二、三层皆开窗,北面只第三层开窗,第三层上叠涩出檐。第四层看残留的形制,当时单檐悬山顶,或单檐歇山顶,周护女儿墙。看形制当为清代所筑,实在猜不透是何用途!此为狐突庙的“三奇”。

“国保”寻踪 <wbr>--- <wbr>再寻狐突庙

【雄伟高大的碉楼】

    西厢房完整的两间中,住有专人看护庙宇,可惜任凭怎么哀求也不肯让我们进入后院。大殿的构造,及殿里的宋代彩塑是无缘看到了,非常遗憾!“国保”寻踪 <wbr>--- <wbr>再寻狐突庙 面对坚决的拒绝,我们只有遗憾的离去吗?

“国保”寻踪 <wbr>--- <wbr>再寻狐突庙

【狐突庙外部】

    我弟弟已经调转车头,我发现庙旁有一条小路通向庙后,便信步走去,想看看狐突庙的外围四周的景象。“国保”寻踪 <wbr>--- <wbr>再寻狐突庙其实,我是想看看周围有无豁口,可以侥幸爬进去,尽管我明知道有人看守。当我走到庙后是,惊喜出现了:

“国保”寻踪 <wbr>--- <wbr>再寻狐突庙

【大殿背后景象】

“国保”寻踪 <wbr>--- <wbr>再寻狐突庙

【大殿顶部】

    尽管四周均无“漏洞”可钻,但是我惊奇地发现:大殿的背后,是几与殿顶齐平的土坡,土坡上顺溜下来的土石,把中间的小路垫的很高,不用爬坡也能轻易触摸到大殿后檐下的梁架和斗拱!

“国保”寻踪 <wbr>--- <wbr>再寻狐突庙

【大殿后檐下的柱头及补间铺作】

“国保”寻踪 <wbr>--- <wbr>再寻狐突庙

【大殿后檐的右转角斗拱】

“国保”寻踪 <wbr>--- <wbr>再寻狐突庙

【大殿后檐的左转角斗拱】

    狐突庙大殿平面方形,面阔进深均三间,单檐歇山顶。前出抱厦一间,单檐卷棚顶。前檐铺作无法看到。后檐三柱及补间均铺单跳斗拱,普柏枋相交出头,阑额不出头。但是非常奇怪的是,大殿后檐下左右转角铺作居然不一样:左角柱铺作比右角柱铺作少出一道斜拱。这是“四奇”。

“国保”寻踪 <wbr>--- <wbr>再寻狐突庙

【后檐木架构伸手可触】

“国保”寻踪 <wbr>--- <wbr>再寻狐突庙

【狐突庙外部左侧,可见抱厦卷棚顶】

“国保”寻踪 <wbr>--- <wbr>再寻狐突庙

“国保”寻踪 <wbr>--- <wbr>再寻狐突庙

    从土坡上大致可以看到狐突庙后院的景象,苍劲的古槐遮天蔽日,掩映了整个院落。可惜殿内的彩塑无缘面见了。狐突庙外围树木茂盛,景色清幽,炎炎烈日下凉风习习,水流潺潺,确是优雅宁静之地。极具开发价值!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