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2024年高考数学考前最后嘱咐

(2024-06-02 20:51:01)

2024年高考数学考前最后嘱咐

 

 

保持稳定的心态:

 

人易我易,我不大意。人难我难,我不畏难。动用一切手段与19个敌人作战。但不管如何,要充分做好困难准备,卡壳时不慌,该跳就跳。摒弃套路化的束缚,审清题意,不管题怎么变,总归是条件与目标的沟通,基本方法基本思想不可能变!

快速而精确的审题:

1.考生准备红色笔,做题用红色的笔突出关键信息。

解题就是用条件,条件用完了,基本上解决了(不排除较少的有难度的题,尤其是大题对同一条件可能使用两次甚至多次,或者对同一几何量算两次),读完题就要把几个有效信息刻在脑子里,不要等到发现题无法解时才发现遗漏了条件,白白浪费时间。

2.写出容易遗忘的重要信息。

比如分类讨论之前,要注意题目中参数是否有范围限制、是实数还是整数;求单调区间时函数定义域限制以及有无断点;解三角形时是否有锐角三角形的条件限制;在用距离算最值时,别忘了平方回去;求有公共点两个向量内积时要注意字母顺序,即夹角是内角还是外角;换元时别忘了范围;求最值时拆分出一个式子最后别忘了一些常数项加回去等等。

3.宏观看结构、微观抓关键。

高考中有一定难度的题要想碰上原题几乎是不可能,但我们平时解题积累起来的处理方法总会用得到!

1)从宏观去把握问题的结构特征,再回顾梳理常见结构的常见处理方式,善于联想。不论什么题,总会在“数”与“形”方面呈现相应的结构特征。比如数列的通项求解,往往是一把钥匙开一把锁,不同结构有不同方法;从元次形看代数结构估计哪些适宜代入消元、齐次消元、不等式消元,还是因式分解、换元、代数式加加减减乘乘除除、同结构,或者距离、斜率等,见到方和、有交叉项、指对、分式、根式又有哪些处理手段;在立体几何中,空间角、线段最值、轨迹、翻折等都有对应的解决办法,看到等腰三角形和垂直,想到三线合一、直角三角形中线等于斜边一半、旋转与相对运动等,看到求零点之和或函数值之和,常常是考查函数的对称性;还有对各个不同版块的知识点进行串联,如对“1”的发散思考:及其换元,向量中及其逆运用,不等式中的乘“1”法及圆锥曲线中的设等等。总之,在最后一个月中要对这些最基本的东西再梳理回顾。

2)在微观上要通过分析条件与目标,寻找合理转化与突破口,比如恒成立小题,常常可以通过端点值、猜测极值点、绝对值函数或分段函数的拼接点,这些都是很重的嫌疑犯,可以先从特殊入手;不论图形还是代数式的参数,本质都是一种运动,可以从运动的趋势上作个大致的分析。要注意一些隐含条件的挖掘,在转化方面,一般对繁杂的、奇怪的条件优先转化。

2024年高考数学考前最后嘱咐 

4.审题的视角——换种方式来描述。

在高考题中,本质的东西是不可能创新的,都是基本知识和基本思想去解决问题,但会呈现出新颖的面貌。这其中往往体现在表述上,比如立几题中翻折采取了另外一种等价描述方式,有些采取新定义的方式,看上去很可怕实则审清题意后并不难。包括有些图形题,即便有了图,也要按照图中的条件,自己再走一遍。

5.叙述方式和设问方式。

如考查函数图像平移的时候,是先平移哪个函数,初始函数是谁;充分性和必要性时候,是正常语序还是倒装语序;还要注意大题的设问方式,是平行设问还是递进式设问。即第一问的条件与第二问的条件是否一样。

6.答完题适当检查。

由于时间紧张,不可能有时间重新检查,因此做完时应有意识的检查一下。如求的是正弦值还是余弦值、正切值,正余弦值是否在1以内;椭圆、双曲线的离心率是否为相应的范围内;是否遗漏了哪个条件限制;若给的数字比较奇奇怪怪,则答案往往比较简洁,不会太丑陋;用特例、极限检验一下;数列的通项或求和,用前一二项检验下,只要对了,一般就错不了。

2024年高考数学考前最后嘱咐 

2024年高考数学考前最后嘱咐 

2024年高考数学考前最后嘱咐 

2024年高考数学考前最后嘱咐 

金教授谈高考数学复习和应试经验

金教授,国内高考数学命题专家,浙江大学教务部副部长、教授,多年担任高考阅卷数学组大组长。

填空题:慎重再慎重

在数学的主观题当中,填空题并不像后面的大题,要求给出具体的解题步骤,它只要求考生给出一个最后的答案。这就要求考生在答题时更加慎重,按部就班来进行解题。

比如说,在计算题中按照步骤,最后结论中简单的计算出了点小问题,而其他都是正确的,一般扣分会比较少。但是,假如在填空题中,考生在草稿纸上在最后这一步算错,就只能得零分了。

解答题:步骤需明确

在大题(计算题和证明题)阅卷过程中,一般是过程分和结论分分开给的。

因此考生在答题时还是应该将步骤写明确,这样不但能够获得步骤分,同时也利于自己后来的检查。否则就跟填空题一样,答案一错就没有分了。

如果,其中的一个过程不是很有把握,但又知道下面是怎样解答的,这样的话也没有必要在这个步骤上花太多的时间,直接跳过这个步骤就可以了。

2024年高考数学考前最后嘱咐 

自身:定位需理性

近年来,高考当中出现了一些奇怪的现象,就是一些学生平时的表现还不错,看看卷面就知道这应该是个成绩好的学生,但他们的卷面得分就是上不去。

这主要是学生自身的定位出现了问题。一看这些考生的考卷,难题他们都做的很漂亮,可那些容易的题目却是失分相当严重。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这些考生将过多的时间花在了难题上,这样一来,在容易题上出错的概率就大大增加。其实,难题在考试当中所占的比例仅仅为20%

因此,考生在答题时不要有一定要把难题啃下来的非理性念头。只要老老实实把容易题的分数拿全,那么考试的分数就不会很低。

一两个很难的题目可以先放一放,到最后有时间了,再想想大概用什么定理,大概会有一个怎样的结论。这样一来说不定还可以额外拿一些分数。

答题:大胆再大胆

在阅卷过程中总是可以看到一些考生将原本是正确的答案给涂掉,而重新给出的答案却是错的。在不是很有把握的情况下,最好不要将原来的答案涂掉,可以将两种答题方法都写在考卷上。阅卷老师一般会按照得分高的那种方法给分的。

此外,一些知识面比较广的同学,用中学课本以外的方法进行答题,只要正确也是给满分的。因此,一些考生如果拥有超级武器要用就大胆地用,不要有任何顾虑。

                       —————致敬金蒙伟教授

2024年高考数学考前最后嘱咐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