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潍坊市中小学阅读能力提升工程实施方案
公民的阅读能力是一个国家“软实力”的重要标准,关系到国家的发展和民族的未来。阅读能力是衡量教育水平的重要指标,是世界各国推进教育改革追求的重要目标。阅读对于提高学生的学习水平、促进学生身心健康成长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学习学科知识,培养学习能力,提高思维能力;能够帮助学生开拓视野,丰富内心世界和人生智慧,提升人文素养。长期以来,我市重视中小学阅读工作,相继实施了“朝阳读书”、“主题阅读”等系列读书工程,对推进全员阅读、提升学生综合素养产生了显著效果。为进一步提升学生阅读能力,提高学生阅读水平,引导学生博览群书,建设书香校园,确保全市基础教育可持续发展,经研究,决定在全市中小学实施阅读能力提升工程。现制定实施方案如下:
一、指导思想
1.培养学生喜欢读书的良好习惯,养成乐于读书的浓厚兴趣。
让学生以书为友,广结书朋,“好读书,多读书,读好书,读整本书”,助推人生幸福。小学低年级主要引导学生喜欢读书,从阅读中感受乐趣;小学高年级主要指导学生通过阅读明辨是非、真假和美丑。初中阶段重点通过阅读培养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引导学生热爱生活,关心他人,积极进取。高中阶段重点通过阅读提升人生境界,逐步加深对个人与国家、社会、自然关系的思考和认识。
2.培养学生理解、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各学科知识学习和能力培养奠定基础。
把阅读作为搜集处理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丰富情感、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通过阅读培养学生的联想、想象、品味等形象思维能力,使学生的情感体悟与审美体验等情感态度素养得到进一步提升;通过阅读培养学生的归纳、概括、推断、评价等逻辑思维能力,使学生的信息筛选与整合、问题分析与解决、思想概括与表达等抽象思维品质得到进一步提高。
3.培养学生判断、思辨、质疑和批判的能力,提高创新意识。
培养独立阅读能力,使学生善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对阅读文本作出自己的分析判断,努力从不同的角度和层面进行阐发、评价和质疑;注重个性化阅读,让学生充分调动自己的生活经验和知识积累,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获得独特的感受和体验;学习探究性阅读和创造性阅读,发展想象能力、思辨能力和批判能力,养成深刻性和批判性的思维品质,用现代的观念和科学的眼光审视古今中外作品的内容和思想倾向,取其精华,剔其糟粕,逐步养成严谨、求实的学习作风。
4.丰富学生的精神世界,培养学生的健全人格。
通过阅读和鉴赏,陶冶情性,追求高尚情趣,提高道德修养。通过阅读和体验,培养审美感知和审美创造能力,养成自觉的审美意识和高尚的审美情趣。通过阅读和思考,吸收古今中外优秀文化营养,逐步形成自己的思想、行为准则,树立积极向上的人生理想;增强文化意识,重视人类文化遗产的传承,尊重和理解多元文化。
二、目标和要求
1.增大阅读量,扩大阅读范围。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要求义务教育阶段九年课外阅读总量应在400万字以上,《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要求高中阶段三年阅读总量不少于150万字。在此基础上,要根据各学段学生的特点,适当增大阅读量,获取阅读最大效益。
在以文学阅读为主的基础上,形成涵盖人文、科技等领域的“大阅读”,既完成一定量的指令性阅读(以“基础书目”为主),又满足学生的个性阅读和兴趣阅读(以“推荐书目”为主)。
2.做好“四个结合”,积极营造读书氛围。
各学校要做到自主阅读与组织阅读相结合,纸质阅读与电子媒介阅读相结合,读书活动与课堂教学、体验实践相结合,校内阅读与家庭阅读、社区阅读相结合。让学生通过课堂教学的“精读”和有组织的阅读指导习得读书方法,通过自主性的校内、家庭、社区阅读和阅读体验实践活动,扩大阅读面,满足阅读的个性需求,学以致用。
各学校结合书香校园文化建设,充分挖掘学校资源,营造浓郁的书香氛围,采用设立读书专栏、建设文化走廊等多种方式,形成“开门见书山、推窗闻书香”的读书氛围,让书籍阅读与性情陶冶随时随地发生,让学生真正与书籍结缘。
各县(市区)要大胆创新,积极探索出一套行之有效的阅读策略与方法,逐步形成区域与学校的特色。把阅读提高到学校文化建设的高高度来认识,并以此为契机,促进“书香校园”、“书香家庭”、“书香社区”的形成。
3.加强图书馆、阅览室建设,提供足够的阅读时间与空间。
加强图书馆、阅览室建设,配置丰富的阅读资源,发挥阅读主阵地的作用。学校要在公用经费中按比例列支图书购置费用,要充实征求各学科教师意见,科学配置图书。配齐足够数量的、满足学生阅读需要的“推荐书目”(见附件)中的图书。“推荐书目”中的基础书目为指令性阅读任务,是阅读工程所规定的阅读量的底限。
4.转变学科观念,调整课程设置,确保阅读时间,加强阅读指导。
要更新教育观念,转变学科观念,充分认识阅读在学生各学科学习和人生成长方面的重要作用。打破学科界限,让所有学科都关注学生阅读,所有教师都重视学生阅读,让阅读渗透到所有课程中,形成“大阅读”格局,积极创建阅读特色学校。
学校要加强语文学科教学改革的力度,重点解决好课内阅读问题,要大力推广“语文主题阅读”“大语文教学”“综合文科”“中华诗文诵读”以及各种学生文学社团等富有成效的教改成果,要调整课时,增加校内阅读课,为学生提供时间保障。
在严格执行国家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的前提下,针对学校自身特点,与校本课程开发相结合,采取多种形式,设置阅读课程,保证学生阅读时间。原则上每周每班学生集中阅读时间不少于两个课时。采取不同形式,开设阅读指导,主要指导学生认识阅读的重要意义,掌握基本的阅读方法。学校要将阅读指导教师的工作时间和工作业绩纳入工作量计算和绩效考核。
5.要广泛开展读书活动,激发和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学校要经常开展丰富多彩的读书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感受到阅读的快乐与幸福。如开展与作家对话、读书报告会、佳作欣赏会、读书心得交流会、诗文诵读舍等活动;还可设置相对固定的“读书节”,创办读书杂志,成立不同类型的阅读俱乐部等;创造性地开展各种评比活动,如每学期评选一次“书香班级”“书香年级”,组织评选“读书之星”,组织读书笔记展评、作文大奖赛、诗文朗诵比赛、读书辩论赛等活动,以活动为载体,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丰富校园文化生活。
6.积极倡导、鼓励教师读书,通过读书学习提高人生品位、职业修养与专业水平。
教师要有计划地阅读“推荐书目”中的图书(见附件),学校要做好相关图书资源配置,做好阅读书目推荐工作,并对教师阅读提供必要的经济支持;设计开展专题读书活动,如读书论坛、读书交流心得、“推荐一本好书”等活动;进行读书演讲比赛、“读书之星”、“藏书之星”评比等,激发教师读书积极性。
7.各学段阅读要求及目标。
小学阅读要求及目标:
(1)1-2年级,喜欢阅读,感受阅读的乐趣,养成爱护图书的习惯。以绘本阅读为主,阅读浅近的童话、寓言、故事,向往美好的情境,关心自然和生命。诵读儿歌、儿童诗,展开想象,获得初步的情感体验,感受语言的优美。
(2)3-4年级,能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能复述作品大意,初步感受作品中生动的形象和优美的语言,关心作品中人物的命运。在诵读过程中体验情感,展开想象。
(3)5-6年级,能在阅读中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说出自己的喜爱、憎恶、同情、崇敬等感受,在优秀作品的感染和激励下,向往和追求美好的理想。
初中阅读要求及目标:
(1)培养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高阅读品位,拓展阅读视野。
(2)在阅读过程中积累知识,提高语言文字的应用能力,提高理解能力。学习鉴赏和评价作品,对文章的内容和表达有自己的心得,能提出自己的看法和疑问。
(3)把握作品的基本观点,获取主要信息,领会作品所体现的科学精神和科学思想方法,初步领悟作品内涵,有自己的情感体验,获得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有益启示。
(4)通过多种媒介、选择优秀的阅读材料进行阅读,提倡高效海量阅读。
高中阅读要求及目标:
(1)阅读优秀的文学、人文和科学作品,品味语言,感受其思想、艺术魅力,发展想象力和审美力;体味自然和人生的多姿多彩,激发热爱生活、珍爱自然的感情;感受艺术和科学中的美,提升审美的境界。
(2)与文本展开对话,领悟其丰富内涵,探讨人生价值和时代精神,增强民族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养成对语言、文学以及文化现象独立思考、质疑探究的习惯,发展思维品质,增强思维的深刻性和批判性;通过阅读和思考,吸收古今中外优秀文化的营养。
(3)在阅读中,注意观察语言、文学和中外文化、科技现象,增强探究意识和发现问题的敏感性;发展形象思维和逻辑思维。
三、保障措施
1.加强领导,成立各级中小学阅读能力提升工程领导小组。
市教育局成立上主要领导为组长,有关单位、科室负责人为成员的潍坊市中小学阅读能力提升工程领导小组。各县(市区)、各学校要成立相应的阅读工程领导小组,学校要以教研组、备课组为单位,成立阅读指导小组。要根据本地、本校实际制定切实可行的实施方案,加强对阅读工程的指导和管理,保障阅读资源配置,形成区域性整体推进的阅读工程实施推进工作机制。
2.市县两级教研部门负责中小学阅读能力提升工程的具体组织和实施工作。
市教科院成立潍坊市中小学阅读能力提升工程办公室和专家组,具体负责全市中小学阅读能力提升工程的计划制订、组织实施和考核评价。各县市区教研部门也要成立相应组织,引领与推进中小学阅读能力提升工程的实施。
3.建立健全阅读推进机制与评价机制,从制度和机制上确保阅读能力提升工程的实施。
加强对学校推进阅读能力提升工程的督导评估和量化考评,将督导评估结果、读书活动成果作为县市区、学校考核和评优树先的条件之一,确保各项要求和措施落实到位。
开展阅读水平专项检测,并将考评、检测结果纳入学校的年度教学工作整体考评。将学生参加读书活动、读书社团情况纳入社会实践活动考核,作为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重要内容。将阅读内容,特别是基础书目(见附件)的内容按一定比例纳入学业水平考试。
将阅读能力提升工程的工作业绩量化为各学科教研员的年度工作目标予以考评。
4.学校要严格执行有关收费规定。
属于学生和家长自己购买的图书一定要本着自愿的原则,严禁摊派和指令性强制购买。禁止和查处一切打着阅读能力提升工程的旗号违规收费行为。
附件:1.潍坊市中小学阅读能力提升工程领导小组成员名单(略)
2.潍坊市中小学阅读能力提升工程办公室成员名单(略)
3.潍坊市中小学阅读能力提升工程推荐书目(初中)
4.潍坊市中小学阅读能力提升工程推荐书目(小学)
加载中,请稍候......